乾縣有四寶,鍋盔餷酥豆腐腦,澆湯掛麵味真好

2020-12-20 美食牙

乾縣有四寶,鍋盔餷酥豆腐腦,澆湯掛麵味真好。飲食與文化息息相關,尤其在陝西這個地方,更是與風土人情聯繫緊密。一模一樣的東西,經由當地的井水做出來,味道就是與其他的不一樣。許是沾了些不可複製的人文情懷,乾縣人對這幾樣民間食品尤為鍾愛,是以才成了今天的「乾縣四寶」。

劉師傅是陝西乾縣人,今年36歲。早年間因為一場意外,他的腿受傷骨折,再也幹不了重活,就做起了餐飲生意,主要經營乾縣四寶。乾縣四寶是乾縣著名小吃,主要有鍋盔、餷酥、澆湯麵,還有豆腐腦。這些東西在陝西隨處可見,但每個地區所做味道皆有不同,乾縣的地方特色尤為鮮明。

「烙饃像鍋蓋。」陝西八大怪中,鍋盔也佔有一席之地,實在是因為此饃形狀怪異,厚的能當碗用,才得以「鍋盔」之名。鍋盔的來源頗有講究,相傳唐代修築乾陵時,士兵太多,做飯困難,便以頭盔為鍋,燒烤麵餅,居然也頗為好吃。這是鍋盔最初的形態,後來經過改進,成為現在平底鍋烙的「鍋盔饃」。用精麵粉,製成直徑8寸,厚6寸的圓餅,以爐火燒烤,至外表黃白相間即可。成形的鍋盔聞之酥香,食之美味,並且便於攜帶,久放不壞。

鍋盔夾辣椒,可謂是極品美食了。陝西人民過去做苦力的多,吃幾個鍋盔,再來一碗豆腐腦,肚子能吃的鼓鼓囊囊的,大半天都不會餓。乾縣豆腐腦亦是美味。由於水質特殊,做成的豆腐顏色雪白,肉嫩細膩,攪能不散,再加上調料講究,醋水用香料熬過,是以味道極為爽口。

澆湯麵以精麵粉手工製作,細如髮絲,卻極有韌性。在沸水中煮熟後撈出,再以涼水撈成小撮。以雞蛋烙餅,韭菜,白菜心切碎調製酸湯,澆在撈好的麵條中,這便是「澆湯麵」。澆湯麵酸香可口,尤其美味,麵條細如絲般,是以也是適合老少婦幼的食品。

餷酥也是乾縣四寶之一。馬油和面,冰糖,青紅絲和綿白糖作餡兒,入鍋油煎,餅便會發起成泡。不過現在馬油難得,多以大油替代,面與調料揉成夾層香餅,放入鏊子烘烤,期間要不時抹油翻面兒。烤好的餷酥油而不膩,酥香無比。劉師傅家的四寶總共不過8元,但鐵定能吃的舒服且飽。饃就著豆腐腦兩下吃完,若是渴了,再喝點麵湯,胃口再大的人也差不多了。

相關焦點

  • 陝西乾縣四寶是哪四寶?有啥好吃的?
    答|百度派 @夢深乾縣四寶包括鍋盔、掛麵、餷酥、豆腐腦,均為唐代修築乾陵時兵士們機遇偶合發明和創造的,傳播至今成為乾縣頗負盛名的小吃。乾縣鍋盔相傳在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曾徵用數十萬民工,用飯便成題目。不耐飢餓的民工便馬馬虎虎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千餘年來經乾縣人不絕改造,形成獨具風姿的食品。做鍋盔時先將精選的麵粉掌握好水溫和成極硬的去世面塊,需置於案上用木槓壓,壓勻後參加起面和礆水再壓,直到麵團皮光色潤,用溼布蓋嚴盤性。
  • 你可知陝西「四寶」是指哪四寶
    1.豆腐腦:傳說,修築乾陵時士卒工匠們用黃豆磨成豆漿,衝沸後飲用,後來有人不慎將石膏掉入豆漿中,豆漿即凝結,有人放膽去嘗,很是好吃。此後便有意在做好的豆漿中加適量石膏讓其凝結,一種新的食品就這樣產生了。因見其狀酷似腦髓,故起名豆腐腦。一直流傳至今。
  • 【閱讀】離鄉情更切|更是心心念那碗乾縣豆腐腦!
    我是地道的秦人,不打折扣的乾縣土著。久居他鄉,腸胃時有不適。使人不得回想兒時母親的biangbiang面,乾縣的豆腐腦。在你一愣神間,一碗香味四益的豆腐腦擺在你面前。       鹹喚起你味覺甦醒、酸中合胃液附助消化動力、辣則增加人體熱量,使人精神熱烈,擁抱生活!       乾縣豆腐腦帶有明顯的地方特徵:乾縣位居關中腑地——史稱八百裡秦川。高原地表下巖石密集,豆腐腦均採用底下井水,是天然地下礦泉。水質清澈甘淳。      主料黃豆選自本土梁山、馮陽北坡為最佳食材。
  • 陝西十大怪的鍋盔,街頭小吃可比天下美食
    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叫做"鍋盔",即用鍋烙進去的硬面盔甲。"鍋盔"也由此而聲望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尚間斷至今。鍋盔料取麥麵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
  • 豆腐腦,你最愛吃哪裡的?吃甜的還是吃鹹的?丨知味青年
    豆腐腦是我國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經常會與豆腐花、豆花混用。因為中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地理形勢複雜,經過5000多年的沉澱,每個地方都有一套自己的飲食文化體系。而豆花,則是將豆腐腦再凝固一點的一個形態,比豆腐腦更有凝滑,豆花再放入模具裡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成了豆腐了。當然,因為地域的不同,叫法也不同,況且吃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口感區別,豆腐花和豆腐腦也混為一談了,現在多以吃法來區別開來。
  • 【非遺】乾縣豆腐腦的前世今生
    他們圍著豆腐腦攤子,或坐或站,一手拈著蒸饃,一手捧著小瓷碗。如脂如膏的豆腐腦上,鮮紅的油潑辣子汪成一窪一窪赤潭。小勺子在瓷碗裡攪動著,舀起一塊塊鑲著紅瑪瑙的潤玉。人,便在這玉的浸潤裡精神煥發,傾刻間紅霞染腮,神採飛揚。  乾縣豆腐腦忠實的擁躉和資深的食客,多是在晚上吃豆腐腦。  當華燈初上,乾縣城的街燈流光溢彩的時候,喜歡吃豆腐腦的乾縣人,便悠著方步,哼著小曲,向自己心儀的豆腐腦攤子踱去。
  • 乾縣省道邊上的30年老店,20元的羊肉泡有2兩肉,早上5點就在排隊
    大家都知道西安的羊肉泡饃很出名,其實乾縣也有好吃的羊肉泡,因為乾縣的鍋盔很出名被稱之為乾縣四寶,所以乾縣的羊肉泡饃裡的饃饃用的不是白吉饃而是鍋盔,和西安泡饃口感不同,吃起來更過癮,而且肉多實惠,很多乾縣人一大早就要來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泡饃,而107省道上這家正宗李家羊肉泡饃,可以說是很多乾縣人的心頭好
  • 雨雪天路過藍田縣普華鎮馬樓村吃一碗豆腐腦,喝碗雜肝湯嘹咋咧!
    近日回老家,路過普華鎮馬樓村,吃了一家路邊店的豆腐腦和雜肝湯,感覺很是不錯有必要分享給大家。最近西安的天氣陰冷,天空不時飄著雨夾雪,回藍田辦事,路過普華鎮馬樓村,所找的人恰巧外出,便趁機在路邊尋找一攤點填一下微微發餓的肚子。
  • 特色豆腐腦的製作方法
    6、點腦:制豆腐腦是把凝固劑倒入容器內,充分攪動後,立即把熟漿衝進去,稱為反點。點後立即加蓋。脹漿約10分鐘後,大豆蛋白質可凝固好,即製得味美且有營養的豆腐腦。  實際操作中一般掌握為燒開即可,沒必要要沸過3分鐘;  4、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衝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衝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 家庭自製豆腐腦,三分鐘學會,比早餐攤好吃百倍
    作為北方人,老蔣喝遍北方各城市的特色豆腐腦,像饒陽豆腐腦是肉湯+肉醬,乾縣豆腐腦是五香醋+油潑辣子,河南豆腐腦是胡椒+陳醋。、香菇60g、紫菜3g、蝦皮1g、雞胸肉60g配料:澱粉、老抽、生抽、蒜、韭菜花、香菜做法:木耳、黃花菜、香菇泡發,切丁,雞胸肉切片燒水,水量為你容器的1.5倍剛好,水微開,放入香菇、黃花菜、蝦皮作為底湯,
  • 豆腐腦當然「味為先」
    作為著名的中國特色傳統小吃,豆腐腦在中華兒女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無論是早飯中餐晚飯,一碗熱呼呼的豆腐腦總能讓人們的味蕾得到滿足。而說起豆腐腦的味道,網友直呼「瘋狂打call『味為先』,吃過『味為先』之後,心裡就再也裝不下別家豆腐腦啦。」
  • 百姓的早餐豆腐腦
    豆腐腦,在各地的吃法不同,在安徽省淮南地區有雞汁豆腐腦、在長江兩岸的吃法也不盡相同、我在西北地區生活,早年遇到的是用瓦罐裝著做好的豆腐腦,沿街叫賣招攬生意,再後來就文明的多了,在店裡或店裡固定攤位,改用碗裝,放在籠裡蒸熟,賣給食客。它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