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吳建國移居上海6年:因為熱愛,所以在乎

2020-12-25 央視網

    中新網11月1日電 臺灣教育界和高新科技領域的知名學者吳建國博士日前接受香港大公報採訪時感言稱,「因為熱愛,所以在乎」。其人生有兩次重要的選擇。第一次是選擇離開美國矽谷回到臺灣;第二次是選擇離開政局動蕩不安的臺灣移居新上海。

    2006年2月8日,臺灣《聯合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校訓──「我在乎你」的緣起。文中寫道:「『在乎』二字簡潔而動人。這是『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具體表現,沒有教條,沒有訓示;有的是無言的愛,有的是無盡的關懷……」。文章作者是臺灣教育界和高新科技領域的知名學者吳建國博士,現任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他也是在海峽兩岸都擔任過大專院校校長的第一人。

    吳建國,祖籍江蘇蘇州,1950年出生於臺灣。197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數學系,1974年赴美國留學,研究高科技,1978年獲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材料工程學博士,1984年被任命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長。

    矽谷回臺博士舉家遷滬

    對於年過半百的吳建國來說,人生有兩次重要的選擇。第一次是選擇離開美國矽谷回到臺灣;第二次是選擇離開政局動蕩不安的臺灣移居新上海。

    吳建國是個骨子裡很傳統的中國人,當他打定主意於2000年舉家來上海定居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上海和老家蘇州都買了一處房子。上海的房子就是現在居住的黃浦江邊的高層,蘇州的房子現在成為了他定期去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處理公務時的固定住所。這正迎合了中國人「安家置業」的習俗。說起房子,身為文化人的吳博士也不禁笑說,七年時間,兩處房子都升值了,一不小心投資成功了!

    其實,對於吳建國來說,來到上海發展的成功不僅僅是在「無心」的房產投資上,更大的成功是他可以在自己的老家──蘇州從事高等教育工作,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忘為蘇州老家多貢獻

    2003年9月,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剛剛成立,蘇州市領導就慕名找到吳建國博士,請他擔任名譽院長。11月26日,站在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禮堂裡,面對著臺下莘莘學子,吳建國耳邊不禁再度響起父親在世時對他們兄弟姐妹的諄諄教誨:「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要回到大陸,為國家為民族做出積極的貢獻。」

    他提出了別具一格又匠心獨具的校訓──「我在乎你」。這校訓一經提出便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說起這個很有創意的校訓,吳建國說:「因為我真的在乎現在生活的城市,無論是上海,還是蘇州,甚至是中國這片博大而寬廣的土地。因為熱愛,所以在乎,所以有感而發。只有學會在乎自己的小家,在乎自己身邊的人,才能在乎集體,在乎國家啊。」

    「臺文化人滬聯會」發起人

    近年來,臺灣文化界人士紛紛來滬發展。吳建國經常會在上海的各種聚會中偶遇來自臺灣文化界的老朋友。吳建國說,「現階段,臺灣文化人要做的是在心理上對大陸有歸屬感,要加強彼此的聯繫。從長遠來看,海峽兩岸的文化,可以從文化交流到文化整合再發展到文化統一。」

    2005年9月,在一次滬上臺灣文人聚會中,吳建國發起了成立「臺灣文化人在上海聯誼會」的倡議,得到了與會臺灣文化界同仁的一致贊同。

    2006年11月9日,「滬臺文化人聯誼會」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吳建國說,殷切期望兩岸文化人,從兩岸文化交流做起,逐步邁向兩岸的「文化統一」。

    在吳建國看來,滬臺文化人聯誼會在滬臺之間應該扮演一個「文化使者」的角色,吸引更多的臺灣本土藝術家們到上海舉辦展覽、演出,到上海考察藝術市場,為將來滬臺之間文化交流做出更多更積極的貢獻。

責編:韋梁春

相關焦點

  • 暨大生物醫藥產業園吳建國:順德政府對企業扶持是行之有效的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負責人、暨南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院長吳建國表示,能取得這麼多成效,肯定離不開(順德)政府的支持。順德對企業吸引力是較大的,對科技平臺打造的信心是蠻高的,對企業服務和扶持是多方面、且行之有效的。
  • 很在乎一個人的愛情句子 , 因為很在乎,所以很珍惜!
    1、當你真的在乎一個人,多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也變得重要起來。2、因為很在乎,所以很珍惜。3、當你真正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時時刻刻想起他;夢醒之後腦子裡全是他;當你真正在乎一個人的時候,手機響了你會以為是他;當你真正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你總是希望他的世界只有你;當你真正在乎一個人的時候,最害怕的事是他會離開你
  • 瑜伽,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David Williams從1973年開始追隨Pattabhi Jois練習阿斯湯加,並於1975年邀請Pattabhi Jois去美國授課。後來,他在美國的恩西尼塔斯開設了第一家阿斯湯加瑜伽教室。之後,David常駐夏威夷,並在全球各地教學。
  • 因為熱愛,所以運動
    因為熱愛,所以運動 2012-08-15 15:02 作者:李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兩岸學者齊聚上海共憶臺灣光復苦難與輝煌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周年,兩岸學者匯聚華東師範大學對兩岸議題進行討論。
  • 我們大陸人想要成功移居臺灣,史上最全攻略在這裡!
    昨天我們提到了大陸人如何移居臺灣的問題。很多朋友都留言說希望可以看到更詳細的移居臺灣攻略。所以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作為一名大陸人,按照現行規章制度,到底應該如何移居臺灣。先要給大家講一下大概情況。在臺灣的長期居留和移民規定中,對於大陸人的要求和一般外國人並不一樣。因為外國人取得臺灣身份對應的是移民,但大陸取得對應臺灣身份的概念叫「取得戶口」。
  •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電影《飛馳人生》的結尾,屏幕上出現一行字:此片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熱愛」二字,是電影的核心,那一刻,又被觸動。不禁自問:你還敢不敢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一切?一大家好,我是Amy,很高興今天能在這裡做分享。從開始到現在,我在洛基英語學習了十個月左右,感覺收穫很多。
  • 教研李雯專訪:因為熱愛,所以專注
    因為熱愛,所以專注童格教育教研中心副經理-李雯老師李雯老師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傳統文化,從2010年就開始做國學教學研發的工作;除了工作以外,平時還喜歡喝茶,做傳統工藝,寫毛筆字等,享受傳統文化帶給自己心靈上的平靜。
  • 電影《沉靜如海》,因為太在乎,所以很難過
    因為她為他傷心,也為這段感情註定沒有結果而傷心。這一次他沒有像往常一樣道晚安然後立正,說完話他就走出門去了,在這種意志瓦解的時候他已顧不得其他的東西了,來只為了向讓娜述說,讓娜情感的轉變第一次軍官來訪:憎惡。第二次軍官回來:因維爾納的教養而惡感減消。但仍在維爾納身上存在對德國人的敵對情緒。
  • 臺灣與大陸,到底誰「不在乎」?
    臺灣《中央日報》今天的一篇文章吸引了筆者關注。文章寫道: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與過去的大選很不一樣。從1996年臺灣第一次開始選舉領導人,大陸就很關心誰來執政,但這一次雖然關心,卻有那麼一股不在乎誰執政的味道。
  • 上海的臺灣人住得怎麼樣?
    臺灣《商業周刊》進行的一次「移居上海大調查」顯示:在已移居上海的受訪者中,近三成在上海購置了房產,另有四成表示準備在一年內買房。半數以上的移居者對上海的生活表示滿意和相當滿意,其中1/3的人認為,上海生活與臺灣差不多。      掀起臺灣人在上海購房熱除上海的生活日益方便外,還在於上海誘人的房價。據說,上海的房價和臺灣高雄不相上下,是臺北房價的1/3。
  • 上海與臺灣學者參加研討會 研討兩岸經濟轉型互補
    昨天,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和臺灣《旺報》社主辦,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經濟轉型發展:方向與優勢互補」2016年滬臺研討會在上海國際貴都大酒店舉行,來自滬臺兩地共5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沙海林於5月12日會見了來滬出席滬臺研討會的臺灣學者。
  • 理想居住城市需交通便利、機能好,港人移居臺灣愛這城市?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18年到2019年,臺中是港澳人士來臺設籍人數成長最快的城市,而不只外國人喜歡選臺中定居,就連臺灣移居的城市臺中也是首選,到底臺中的魅力在哪裡呢?帶您一塊來看。來臺中定居香港人A先生(化名):「這個是我們去年買下來的,之前我們就在對面住,我們很喜歡這個社區,因為空間很大。」A先生夫妻倆,帶著小孩來臺三年半的時間,開設了移民顧問公司,幫助其他香港人移居來臺的業務,現在不僅拿到了臺灣身份證,也買了自己的家,選擇臺中當作永久定居的落腳點。
  • (原創)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我對創業教育的熱愛既是時代發展對大力開展「雙創」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對教育充滿神聖使命感的具體體現。我於2004年開始從事創業教育,通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創業師資培訓成為了一名SIYB創業教師。
  • 因為愛你,所以裝著毫不在乎(夜讀)
    我們沒有想過太多,因為緣分而相識,因為緣分而成為朋友,世間的種種跡象表示,其實愛是需要付出的,可不管怎樣付出,是否得到回報,都會讓人一直延續下去,有時愛真的讓人好無奈,即是捨不得,又不得不去放下,因為太愛,所以裝著無動於衷,裝著毫不在乎。
  •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22年來,從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審判長到副庭長,再到庭長,朱豔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踏實。 「維護公平、捍衛正義」「公道人心、為民解難」;「江蘇省優秀法官」「全國優秀再審裁判文書一等獎」「二等功」……在朱豔辦公室的書櫃裡,一格整齊地收藏著一面面錦旗、一份份感謝信,一格放著一張張榮譽證書。
  • 上海學者:承認臺灣「治權」有利有弊(四)
    一方面臺灣的民商事法律為大陸司法機構適用,其治權能力獲得大陸的進一步承認。另一方面,法律的產生有制定和認可兩種方式,其中認可是指國家機關對於社會上已經存在的某些習慣或行為規範,賦予法律效力。大陸根據兩岸交往的現實需要,確認臺灣法律中的某些規定具有法律效力,本身就是一種認可,是自主立法的表現,是行使治權的表現。所以國家司法機關適用臺灣法律,是兩岸以「享」的方式來處理臺灣的司法治權。
  • 求神問道風靡臺灣政壇:因為恐懼所以迷信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如果覺得自己不順、與人不合,通常不會相信自己的溝通技巧有問題或是心理有毛病,而是會說自己運氣不好,流年不利,所以在臺灣相信心理諮詢師的人不多,相信算命先生的很多。尤其是在景氣不好、社會動蕩的年代,這種信風水、信算命的習慣已經是一種顯文化。
  • 大陸大學教職邀請函令臺學者心動:在臺灣有志難伸
    有位年輕學者表示,他當年留學海外取得學位之後,沒有留在海外的主要原因是家人的關係,如果是在幾個小時就能回臺的範圍,他是會予以考慮的。也有一些年輕學者在今年離開了臺灣的大學教職、跨海到大陸任教。他對臺灣大學教育界的感觸可以說是臺灣年輕學者的共同感覺,那就是「無法施展抱負」。
  • 像海賊王一樣的菇涼Luffy:因為熱愛,所以優秀.
    Luffy 馬金詩杭職化學系2016屆畢業生愛好:宅舞 韓舞 爵士 健美 拉丁(想鬥舞的請後臺留言,科科)格言:因為熱愛,所以優秀!然而身邊不斷有小夥伴因為懈怠而放棄。永遠相信,付出總能遇見回報。在自信英語修完影視班課程以後,我講英語的勇氣biubiubiu往上增,漸漸認識了不少老外朋友。✪ 因為熱愛,所以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