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現在,我們理應自然抵制老一輩的一些迷信做法。但有些事情確實又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就比如前兩天同事遇到的這個事。
幾天前,同事和老公帶著三歲多的女兒貝貝一起回了趟老家,因為有一天在親戚家聊天聊high了,忘記看時間,十點多才帶女兒回家。可沒想到的是,回家後女兒卻不好了。時不時就莫名其妙地哭起來,還說自己怕怕。孩子的姥姥心疼不已,很耐心地撫慰寶寶,最後詢問寶寶到底怕啥。小姑娘才邊哭邊指著門後說:「那裡有大公雞。」但是大人呢,自然是什麼都看不到,這時候C位姥姥出場了,拿著把菜刀,走到門後一陣亂砍,氣勢洶洶:「讓你再嚇唬孩子!」可結果竟是,寶寶神奇般地好了,以後再沒說過怕,也不哭了!
小編分享這個案例,自然不是為了宣揚迷信。只是有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兒,真的是有些玄乎。比如晚上八點後不要帶孩子出門,是老一輩人家的說法,說的是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髒東西,晚上一些鬼怪都會出來活動,孩子若不小心招惹了他們,就會生病。如果非得帶孩子出門,那必須在孩子的衣服口袋裡裝一些米才可以闢邪。不同地區的說法還略有差異。
小編是怎麼看的呢?我一直覺得,我們對生命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身為人父人母,我們雖然不信鬼怪,卻也沒必要帶孩子去冒險。畢竟,晚上帶孩子出門,壞處不止一點。
壞處一、影響孩子睡眠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那就不要影響孩子的睡眠。跟長高密切相關的生長激素有一個分泌的高峰期——晚上11點~凌晨2點。除了必須保證孩子在這個時間段處於睡眠狀態,更要儘可能讓孩子處於熟睡的狀態,因為熟睡時生長激素分泌得更多。那就意味著,11點的時候,孩子必須已經入睡1-2個小時了,也就是孩子9點左右就必須躺床休息了。如果家長8點後還帶孩子出門,那孩子就一定得晚睡了。
壞處二、容易著涼
不管是什麼季節,什麼城市,在咱們都是鋼筋水泥的城市裡頭,晝夜溫差都是比較大的。孩子的抵抗力一般都比較低,禁不住夜晚的風一吹,很容易著涼感冒。特別是夏天開空調的時候,孩子玩耍時跑了一身的汗,再涼風一吹,外套一脫,想不感冒都難。
壞處三、容易發生意外
孩子的特徵就是活潑,喜歡跑跑跳跳,但是夜晚的時候視線不好,大人雖知道提防著點,但孩子就不會顧及這麼多了。放任天性地玩耍,雖自由自在,卻容易發生意外。磕了碰了這種小事還好,萬一摔倒了,或者從高處跌落了,這種悲劇定會讓你後悔莫及。
壞處四、導致寶寶養成吃夜宵的壞習慣
如果太晚回家,再加上孩子嬉戲時消耗了身體的熱量,那勢必孩子肚子就會餓得咕咕叫,回家後吵著鬧著要吃的。家長拗不過孩子,今天給一塊麵包,明天給幾塊餅乾,長期以往就會讓寶寶養成吃夜宵的壞習慣。寶寶的腸胃本來就弱,晚上吃多了又不容易消化,其實是不建議家長給寶寶吃夜宵的。
關於夜晚帶寶寶出去的壞處,大家還有哪些要分享?快來評論區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