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翁筆精墨到《道德經》跋文書就

2020-12-23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楊斌鵠通訊員辛凡)首屆國際道德經論壇使周至樓觀臺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欣賞樓觀臺說經臺碑林書法藝術的時候,無不讚嘆。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碑林中《道德經》的跋文碑書法竟然出自周至縣退休幹部龐宗世之手。

今年60歲的龐宗世童年時即開始習字,後來無論是從軍還是轉業回鄉從事檢察工作都從未間斷。1983年,他和朋友創辦了周至縣第一個書法社團,從2000年開始堅持七年義務為周至老年大學講授書法,為全縣各村題寫了村名碑,其書法、人品受到稱頌。去年,他應邀為樓觀臺石刻碑林書寫跋文碑,長達610字的文章全部用小楷寫成,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稱讚該作品「筆精墨到」。

相關焦點

  • 「大同教育」八井子中心小學讀誦社團活動——滋養心靈筆精墨妙,浸潤書香聲情並茂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學生經典誦讀水平,促進我校書香校園文化建設,本學期,我校利用每周五上午第三節課開展「師生經典誦讀」社團活動,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 臺灣六旬翁當兩岸閩南語「信鴿」 吟唱古詩詞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昨日,到南安豐州進行文化交流的臺灣學者蔡金安,用閩南語即興吟唱了一首《將進酒》,歌聲抑揚頓挫、鏗鏘有力。­  被閩南語文學感動致力閩南語詩詞吟唱­  頭戴草帽、吟唱詩詞聲音洪亮……昨日,記者見到了這位飽含古風古韻、精神抖擻的六旬老人。­  當記者問及為何要推廣閩南語時,蔡金安打開了話匣子。­  「這源於我對閩南語的熱愛,十幾年前,在偶然機會中,接觸到由黃勁連等推動的臺語文學營,被閩南語文學細膩、豐沛的感情所感動,從此就『愛』上了閩南語。」
  • 六旬翁強姦16歲少女致其懷孕 7年後遭尋仇被砍傷
    六旬翁強姦16歲少女致其懷孕 7年後遭尋仇被砍傷     之後,民警快速趕到現場將兩位受害者送往遵醫附院搶救,遺憾的是,羅某老伴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經搶救,羅某脫離了生命危險。  摧殘花季少女  經審訊和調查,案情真相大白,這一切,都是受害人羅某惹的禍,7年前,他強姦了周的女兒,給周家帶來了不幸。
  • 李亞——百花百鳥寫照傳神,又能筆精墨妙寫出詩意文心,承古顯今
    李亞作品 凌雲能把畫兒畫到目前這個水準,要說他沒下過退筆成塚廢畫三千的苦功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覺得國畫各分科裡,想真正畫好小寫意花鳥畫其實非常難!別看初學國畫常以此開蒙,但真正能做到為百花百鳥寫照傳神,又能筆精墨妙寫出詩意文心,還能形成自家面貌的中青年畫家,當下屈指寥寥。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德經》。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古代奇書」,被譽為「萬經之王」。全書僅僅5126個字,可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還一路暢銷到國外,據說德國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擁有它。
  • 愛因斯坦的書架上有本《道德經》
    有報導說,在歐美,《道德經》各種譯本的銷售數量已經超過《聖經》,榮登世界圖書銷售排行榜的首位。當真是《老子》天下 第一了!不管這個報導的數據是否屬實,老子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得到高度重視,並產生了重大影響,是確鑿無疑的。
  • 把筆捆在手指上寫書 六旬殘疾人寫了一部55萬字長篇小說
    原標題:把筆捆在手指上寫書 六旬殘疾人寫了一部55萬字長篇小說 盧胡松是浙江桐廬縣分水鎮盛村村的一個普通農民,但在村民們的眼裡,他並不普通。1999年的一場車禍,讓當時52歲的盧大伯半身癱瘓,臥床不起。肇事的司機在車禍中死亡,他得不到分文賠償,為了搶救他的生命,家裡把積蓄都花光了。
  • 一起來聊《道德經》之《道德經》是怎麼來的
    一提起《道德經》我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這樣的:這是一本尋仙問道的無上功法,修煉到一定層次,方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取人首級於千裡之外,修煉到更高層次,則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與天地同壽,與日月爭輝,可長生不老,亙古不滅。
  • 從上善若水,翻開道德經-
    而在老子的成書時間上,歷史至今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關於這方面,我的了解以及研究還遠遠不夠的,只是淺薄的了解到各個版本、各個哲學史家們爭論以及爭論的研究報告和書籍而已。然而既然讀道德經,這些引申的閱讀和研究是必不可免的,簡單的提及一下。
  • 《道德經》之問:什麼是「道」?看《道德經》到底是什麼
    一提到《道德經》,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那句循環洗腦的「道可道,非常道」。儘管《道德經》家喻戶曉,聞名中外,還被許多人稱作「萬經之首」,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卻很少,而理解甚至領悟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是很可惜的,《道德經》裡蘊藏著華夏民族的智慧精髓,這對於當下、未來的中國以及世界都是有必要意義的。
  • 道德經;醍醐灌頂急開悟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大悲老子,真乃聖人也,縱觀道德經,其反覆描述,大道的奧秘,揭示宇宙之真理。吾輩得聞,如旱苗逢甘霖,如魚兒得細水,實受益匪淺!餘把本章分成三個部分,以便來觀照,先來看第一部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孔德不是孔夫子的德,這個萬不可混淆哦!何謂孔,孔,金文會意字,如嬰孩吃奶狀,故用力過甚,急,大,我們經常說,使出了吃奶的勁,這個勁,你說大不大?
  • 黃明哲道德經完整版
    更重要的是,無數人開始真正了解到馬東這個人,了解到他的才華,馬季兒子的標籤也逐漸代之以央視著名主持人、製片人的頭銜。聰明又受歡迎的人都在從《道德經》中取經他說,接觸《道德經》越早,吃的虧越少《道德經》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 道德經心得
    這,就是偉大的《道德經》。這部經典,產生於人類第一次軸心文明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群星璀璨」。在這個時代裡面,印度有釋迦牟尼,西方有蘇格拉底。中國有孔子、老子。老子據說誕生在公元前585年左右,每年的農曆2月15號據說是老子的聖誕日。釋迦摩尼誕生在公元前565年左右,孔子誕生在公元前551年左右。
  • 道德經清心寡欲的句子
    ——老子《道德經》2.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道德經》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畫風清雅 筆精墨妙——王經春人物畫作品賞析
    不解只是丹青緣吳憲生/文(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經春學的是中國人物畫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出版社,成為一名出色的美術編輯,編輯出版了很多優秀的美術圖書、大型畫冊,在美術出版界頗有口碑。經春在浙江美院期間,即對中國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中國畫的傳統,頗下過一番功夫,故能深得其中之味。記得上花鳥課時,陸抑非先生就常以經春的畫作臨摹解說,可見他走在了其他同學的前面。
  • 「學悟」《道德經》弘揚經典 啟迪智慧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 「臨川四夢」與「湯翁宇宙」
    湯翁劇作之所以擁有貫穿古今的影響力,核心在於「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並非各自成篇,毫無關聯,而是由其人生哲學、社會理想與仕途感悟一以貫之,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飽滿,情感激蕩高昂的「湯翁宇宙」。萬曆五年開始,28歲的湯顯祖頭戴「舉業文章八大家」的光環兩次赴京會試均因拒絕首輔張居正的籠絡而名落孫山。
  • 道德經解讀
    」道德經」第一次看到這本經書之時應該是我十五六歲的時候,通過朋友張氏看到的,當時我年紀還小,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閱讀這部經文之時是在韓國初遇異類
  • 學習《道德經》體會
    通過老師半個月對《道德經》的養生的講解,拉近了《道德經》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 道德經的作者究竟是誰?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老子是人不是神!為什麼人們要將一個人撰寫創作的作品無限放大為天地宇宙無所不包的「道」呢?為什麼人們在閱讀了《道德經》這部經典之後忽略了人的存在呢?難道說《道德經》不是老子這個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