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港味靚,沙嗲味魅,西洋菜靚湯養生!曬曬廣東四口之家晚餐,三菜一湯吃得香,好吃又經濟,從不點外賣!
廣東人講究食補,借五行相生之道,依時節取當令食材補身。
南洋的傳統飲食「沙嗲」,70年代由印尼華僑傳入香港後,早已融入香江飲食文化,成為街坊茶餐廳必有的滋味。
「沙嗲」印尼文稱Sate,是印尼國寶級美食,通常肉用醬汁醃過再烤,肉類有雞肉、牛肉、豬肉、羊肉或魚肉,醬汁揉合了花生、椰糖和辛香料,造成它獨特的口感,甜中微鹹。沙茶醬即是沙嗲19世紀初南洋傳來中國的變身。
港式沙嗲牛肉頗為經典,變化吃法可改用豬頸肉(松阪豬),取其豬肉最珍貴的部分,有油脂又爽脆。
豬頸肉先用紹酒、麻油和沙嗲醬醃過,那沙嗲的辛香揉進肉裡,再燒熱油用大火伺候,和著蔥段、辣椒炒出噴香滿屋的味道。
上桌時油亮亮的,帶甜的沙嗲醬香與微微飄散的辛辣感,還沒開飯就已忍不住想偷吃了。
沙嗲豬頸肉
材料:
豬頸肉300g、紅蔥頭片2粒、紅辣椒碎半支、蔥段適量
醃料:
沙嗲醬2湯匙、鹽1/4茶匙、糖1/2茶匙、紹興酒1茶匙、生粉1湯匙、麻油1茶匙
做法:
1. 豬頸肉切片,加入醃料拌勻醃半小時
2. 燒熱1湯匙油,爆香紅蔥頭,加入已醃好的豬頸肉炒熟
3. 放紅辣椒及蔥段炒勻
常見於廣東人飲食的根莖瓜果類食材,是祛溼健脾的妙方。
如「檸汁蓮藕炒雞柳」、「香蒜腿蓉蒸絲瓜」,清炒或隔水蒸滋味皆美;
脆爽藕片襯託了雞柳的油嫩,畫龍點睛加了檸檬調味,清鮮酸爽;
檸汁蓮藕炒雞柳
材料:
去皮蓮藕250g、雞柳200g、紅椒1/4個、蔥2小株
醃料:
生抽2茶匙
調味料:
檸檬汁2茶匙、鹽1/2茶匙、米酒1茶匙、糖1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蓮藕切薄片。紅椒切絲。雞柳切條,用醃料醃半小時
2. 燒熱油,雞柳炒至半熟
3. 下蓮藕及紅椒絲,加少許水炒約5分鐘至蓮藕熟透
4. 加鹽及胡椒粉調味拌勻。灒米酒、檸檬汁及糖拌勻
那絲瓜則去了皮,一整盤青綠像是冬陽般點亮了餐桌,和火腿絲紅綠交錯,蒸過後點上蒜蓉、淋上滾油,在綠裡炸開一股香氣,讓人胃口大開,精氣神仿佛也被補得飽足了。
香蒜腿蓉蒸絲瓜
材料:
絲瓜1個、火腿2塊、蒜茸2湯匙、生油2湯匙、生抽適量
做法:
1. 火腿切碎、絲瓜去皮後直切對半切再切段後鋪於盤中備用。
2. 放上火腿絲,入鍋以隔滾水蒸約15分鐘
3. 熱油鍋爆香蒜茸、以生抽調味後,淋上蒸絲瓜即可。
至於冬時正值盛產的西洋菜,廣東人用作清熱利尿的燉湯,將味帶苦澀的西洋菜配上幹身帶濃鹹香的陳腎(臘鴨腎)以降火,並加了南北杏潤肺化痰、蜜棗賦予甜香等,在爐上滾開了再轉小火慢煲,成就出甜美濃鮮的湯水,為全家人補氣養生。
西洋菜陳腎湯
材料:
水4公升、西洋菜600g、幹陳腎2個、豬腿肉200g,南北杏各10克,蜜棗2粒,鹽、果皮各適量
做法:
1. 將幹陳腎、果皮用水浸透洗淨、汆燙。南北杏、蜜棗洗淨
2. 刮除陳皮內裡的瓤;豬腿肉汆燙備用
3. 4公升水煮開,水滾後先放西洋菜,再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煲約30分鐘
4. 轉小火煲煮約2小時,以少許鹽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