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提優惠接駁 民眾看展邊賞南院建築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為使民眾暢遊故宮南院更便捷,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停車場、接駁服務及遊客中心,2019年起委由五都停車場股份有限公司營運,民眾將可享優惠收費,新增「高鐵嘉義站至南院」每20分鐘一班免費接駁車,將更能提供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貼心服務。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處長彭子程表示,「不只展覽好看﹗」南院的建築景觀也值得細細品味,為讓民眾輕鬆遊賞園區並滿足不同族群的參觀需求,園區接駁服務提供無障礙接駁車(高爾夫球車)及中型巴士兩種車款,兩者單趟只收費15元(新臺幣,下同)、當日不限次數搭乘30元,身障人士及必要陪同一人免費。

    此外,停車場的收費也更省荷包,小客車每小時20元,當日最高150元;大客車及機車按次計費,大客車150元、機車10元,小客車及機車之身心障礙車輛不收費。

    故宮南院表示,為了服務搭乘大眾運輸的旅客,即日起,周二到周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30分,高鐵嘉義站至故宮南院提供免費往返接駁服務,每20分鐘一班,民眾可至高鐵嘉義站3號出口及故宮南院南側門客運站搭乘,歡迎多加利用。

 

來源:ETtoday新聞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記者幾年前趕在旅遊旺季拜訪臺北故宮,當時因中文語音導覽器早被人佔盡,只能以英文導覽器勉強代替,為了穿越人潮,在侷促的展室中多看文物一眼,也是被折騰得夠嗆。 聽說臺北故宮的「兄弟」南院籌建過程長達15年,其間遭遇天災人禍導致工期延宕。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如馬英九所說,恰逢臺北故宮建院90周年,這份生日賀禮,「來得正是時候」。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南院的整體設計由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負責。他介紹,在設計中運用「龍」、「象」、「馬」等元素,象徵亞洲三股主流文明——華夏、印度、波斯在歷史長河中的互動交流與獨特的生命力。同時,建築物也透過書法藝術的飛白、濃墨、渲染筆法概念,以3個行雲流水般的量體融入嘉南生態地景中。 此外,整體建築結合綠色工法、綠色材料、綠色設計及綠色能源,打造節能減碳的「鑽石級」環保建築。
  • 「南院」是冷宮也是棋子,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
    「南院」建在嘉義縣太保市過去的甘蔗田裡,當年陳水扁的「深情」喊話曾經打動人心:「過去這片土地滋潤了我們的物質,將來會滋潤我們的心靈。」但現在70公頃的佔地,除了20公頃的展場建築外,其餘50公頃都是荒地,設計圖上的亞洲各國園區早已不提,「成為亞洲羅浮宮」的口號也成了笑話,只有「本土」和「亞洲」的初衷堅守了下來。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故宮南院」;無獨有偶,面臨同樣問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於2015年確定了「故宮北院」的設計方案。兩個故宮行動的一致性令人稱奇。以下為「南院」、「北院」的建築賞析,它們的同於不同,呈現出社會形態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12月28試營運 上菜見客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將於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昨開放讓媒體進南院拍攝、採訪,圖為夕陽西下時分,南院主建築與率先完工的至美橋相映成趣。(郭吉銓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今年底開館試營運,故宮隆重上「菜」見客。院長馮明珠宣布,南院定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翠玉白菜》也將從當天起於南院「至寶廳」展至明年10月2日。    另一人氣文物《肉形石》與《清乾隆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臺》則自10月4日起接力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臺北故宮南院目前工程完成95%,預計10月底完工。昨邀請中外媒體參觀,馮明珠說,將在臺北故宮本院及南院成立「至寶廳」,未來包括翠玉白菜、肉形石、金甌永固杯等將在兩處交換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點亮南臺灣(圖)
    臺北故宮南院,昨晚點燈,聚光燈投射在建築體上,彷佛成為嘉南平原最明亮的珍珠。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劉學聖/攝影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昨晚舉辦點燈儀式,雷射光線由至美橋亮起再打亮博物館外牆及星空,讓現場來賓及民眾驚豔不已,現場驚呼聲不斷,成功為試營運打響第一炮。
  • 臺北故宮南院恐「人財兩空」(看臺灣)
    臺北故宮南院(右)景觀圖。(資料圖片)2015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大操大辦進行試運營的場景猶在眼前,如今沒過兩年,就顯露出「退燒」跡象。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今年上半年參觀人數較去年減少30%,觀光人潮不如預期,衝擊飯店、零售等周邊產業發展。
  • 臺北故宮北院150件精品首次同時「出宮」赴南院展出
    (圖:臺灣《聯合報》/臺北故宮 提供)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6月29日起舉行「泥土的坐標」院藏陶瓷展,300件南北院展品中,150件來自北院,13件汝窯名瓷也首次同時「出宮」。該展策展人、臺北故宮助理研究員翁宇雯形容,臺北故宮南院300坪(1坪約等於3.3平方米)展場等於「一坪一精品」。
  • 馬英九臺北故宮南院植樹 與嘉義縣長大和解
    臺北故宮南院全景。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嘉義縣長張花冠三年前為了臺北故宮南院無法如期開館,炮轟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承諾跳票,還設置跳票計時天數的廣告牌;昨天馬到臺北故宮南院植樹,張感謝馬英九,臺北故宮南院在她縣長任內完工試營運,雙方互動融洽上演大和解。
  • 臺北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展廳 展櫃可防彈
    華夏經緯網6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書畫展廳,即日起盛大推出《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為妥善保存珍貴文物,又能讓民眾近距離看文物,南院特製立軸櫃,大幅將畫作與觀眾間的距離從過去70公分以上縮短至20公分,且材質不但可讓櫃內維持一定溼度和溫度,還具防彈功能,號稱全臺唯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的書畫展廳。
  • 臺北故宮發布新圖冊迎接嘉義南院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發布新圖冊迎接嘉義南院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18日電(記者傅雙琪、李寒芳、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將於28日開館試營運。博物院18日在嘉義發布8本開幕首展圖錄和兩部影片,讓觀眾先睹為快。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將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
  • 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將動工 2015年運營
    新華網臺北10月6日電(記者 李凱李寒芳)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吳敦義6日宣布,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籌建各項工程將從本月中旬陸續動工,該園區佔地70公頃,2015年全面開放運營,未來將主要推廣亞洲藝術。同時,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也將於近日公布「大故宮計劃」,該計劃若付諸實施,場館面積將在現有面積基礎上擴大5倍。
  • 綠營批臺北故宮南院展「統戰獸首」 暴其「逢中必反」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29日報導,成龍28日是以「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捐贈人的身份受邀出席臺北故宮南院開幕式,據了解,成龍當初為避開大陸政協委員身份,通過妻子林鳳嬌主動接觸故宮,表達捐贈意願,原本希望能陳列在臺北故宮北院,因北院空間不足,最後移往南院中庭。
  • 「皇帝的多寶格」特展 臺北故宮南院祭出619件精巧珍玩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故宮南院於25日盛大推出「皇帝的多寶格」特展,一次展出619件多寶格珍玩,飽覽清皇帝最愛的古玩奇珍,帶領觀眾體驗皇帝專屬多寶格的機妙與賞玩樂趣,處處精彩、充滿趣味。
  • 馬英九向嘉義保證一定修建臺北故宮南院(圖)
    民眾與警員發生衝突歡迎馬英九的兒童歡迎馬英九的兒童  馬英九向嘉義保證一定修建臺北故宮南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韋博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22日重申在嘉義設分院,不論名稱、定位與預算從未改變。
  • 嘉義臺北故宮南院本月中旬將動工 2015年運營
    新華網臺北10月6日電(記者 李凱 李寒芳)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吳敦義6日宣布,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籌建各項工程將從本月中旬陸續動工,該園區佔地70公頃,2015年全面開放運營,未來將主要推廣亞洲藝術。
  • 臺北故宮南院獸首 潑漆已被清除
    華夏經緯網1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由影星成龍捐贈給臺北故宮南院的龍、馬獸首,日前傍晚被潑紅漆,臺北故宮南院處事後已用清潔劑清除,並呼籲遊客理性看待南院。  家住臺北市的33歲陳姓男子、19歲陳姓女子,2人日前傍晚前往臺北故宮南院中庭,分別在影星成龍捐贈12獸首的龍、馬頭上潑紅漆,並在柱子噴上「文化統戰」字樣。
  • 臺北故宮南院再度轉型 前院長:大英博物館會變來變去?
    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9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主題將重新定位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臺灣福爾摩沙」。對此,博物館界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以臺北故宮現有館藏與研究,不足以撐起新主題。另一派認為,新一代博物館是「沒有界線的博物館」,臺北故宮不必局限於館藏,應連結其他博物館打造新方向,南院的新嘗試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