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一人一半剛剛好》繪本分享感悟

2020-12-11 智慧媽咪育兒圈

晚上和寶寶一起閱讀了繪本《一人一半剛剛好》,寶寶很喜歡,這已經是寶寶第N次閱讀了。

這是關於分享的小故事,兩個小姐妹,不管什麼東西都要非常公正地一人分一半。可是,有的東西好分,有的不好分。

小姐妹倆首先運用了數學的方法,從數量上(糖果)、從體積上(蘋果)來分;再進一步展開想像和創意,通過形狀(彩紙)、形態(綢帶、木馬)的改變去分,姐妹倆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通過平分難度的逐漸升級,最終帶來了一個讓人溫暖而又意外的結局。

這本書吸引寶寶的首先是簡單明朗而又色彩鮮豔的圖畫。五顏六色的糖果放在一個大玻璃瓶裡。我首先會讓寶寶數一下瓶子裡一共有多少糖果,寶寶數了一下,說10顆,這時我問寶寶:「一人一半,每人分多少顆?」寶寶又數了下,說每人5顆。

這時可以利用姐妹倆分完糖果後的圖畫,教寶寶簡單的加減運算。問寶寶:「瓶子裡有幾顆糖果?瓶子外有幾顆糖果?」寶寶分別數了下,說:「瓶子裡有1顆,瓶子外有4顆。」這時問寶寶:「1+4=?」寶寶數了一下,說5。

同樣問寶寶另一個問題:「穿紅衣服的姐姐手裡有3顆糖果,手的外面有2顆糖果,姐姐一共有幾顆糖果?」寶寶也很容易回答出正確答案。當然,也可以用減法進行訓練,比如可以問寶寶:「姐姐手裡一共5顆糖果,拿掉了2顆,姐姐手裡還剩多少顆?」寶寶略加思考,也能給出正確答案。

分蘋果用刀子一切兩半,寶寶很好理解。

可是,兩姐妹分5張紙,怎麼分呢?她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剪刀把每張紙都剪成兩半,這時,我問寶寶:「把5張紙都剪成兩半,一共多張紙了呢?每人分多少張紙呢?」

寶寶居然脫口而出:「一共10張紙,每人分5張。」不得不佩服,寶寶真是太棒了。

但是,我們的閱讀遇到了難題,就是姐妹倆分木馬的時候,通過改變木馬的形狀來分,最後分成了兩隻動物。其中一隻動物像小鳥,另一隻動物看不出像什麼,尖尖的頭,圓柱形的身體,問寶寶,寶寶調皮地指著尖尖的頭說是鼻子,指著圓柱形的身體說是屁股。寶寶的想像力也真是沒邊了。

最後分的是小貓,那怎麼分呢?結局很溫暖,那就是兩個人合作,一起抱著小貓。

這本繪本不同於一般關於分享的作品,五味太郎在這個故事裡,巧妙地融合了數學啟蒙、認知、創意、合作等概念,使這本書不僅是單純的教孩子與人分享的故事,同時還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可謂一舉多得。

相關焦點

  • 看繪本,贏大獎~崇明區圖書館「7天親子共讀打卡活動」明天啟動!
    看繪本,贏大獎~崇明區圖書館「7天親子共讀打卡活動」明天啟動!通過保冬妮老師的直播,很多父母認識到了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也學會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小技巧。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地培養,親子共讀更加需要作為一項日常的家庭活動。繪本資源難獲取?孩子閱讀習慣難以養成?沒有分享交流共讀經驗的場所?親子共讀難以堅持?快快加入崇明區圖書館舉辦的集訓營吧,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繪本界超獨特的「拼接」閱讀,親子共讀還能這麼酷
    親子共讀是近幾年被家長普遍關注的話題,但是有多少家長真正理解「共讀」的含義?又有多少家長真正做到了親子共讀?親子共讀這種陪伴孩子的方式因此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很多家長的親子共讀模式都還停留在單方面地給孩子講故事階段,不少父母苦於沒有掌握互動的辦法,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交流才是最恰當的。其實,親子共讀的真諦是真實的陪伴與分享,父母要真正做到參與其中,與孩子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將「閱讀互動」的主題踐行起來。
  • 「親子共成長·共繹無毒夢」禁毒繪本親子共讀
    為了落實毒品預防教育宣傳「六進」(進學校、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場所、進企業)工作,2020年8月15日,在杏林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集美禁毒協會攜手西亭社區居委、西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禁毒繪本親子共讀課程
  • 英文繪本親子共讀,你準備好了嗎?
    經過這10來天的反覆求證、搜索,終於找到一個適合6歲及以上的大童寶貝且「潤物細無聲」的方法,那就是:大量的繪本閱讀。    然而大量的繪本閱讀,如果全部放在課堂,顯然效果不佳。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支持——親子繪本共讀。這樣,不但給爸媽和孩子提供了一個溫馨的互動途徑,還提供了一個個生動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語境。
  • 親子共讀變成父母共讀,別讓堆積成山的繪本失去本該有的意義
    「暗號」對上了,大家都很開心,這位同學隨後又搖搖頭說:「現在都主張親子共讀,我和我愛人翻了好多遍的繪本,爛熟於心,可孩子竟然不愛看,真是頭疼。」他的觀點再次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都表示,家中繪本堆積如山,可是親子共讀卻變成了父母共讀,孩子根本不愛看,還有人提出質疑:親子共讀還有意義嗎?
  • 親子共讀,你錯過了什麼?關於親子共讀的10條建議
    之前我一直覺得親子閱讀的好處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親子關係、還有就是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帶著滿滿的目的去做這件事。兒子2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兒子讀繪本,今年兒子快7歲了,這期間給兒子買了上百本的繪本,但縱使讀了上百本的繪本,關於親子共讀,我還是有些挫敗感,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
  • 親子共讀經驗分享
    親子閱讀也是給孩子安全感的機會。在和女兒讀書的過程中發現,女兒最喜歡坐在我的腿上,讓我抱著她一起閱讀,這樣她會感受到滿滿的愛,也會讓她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還能體會到和媽媽一起閱讀的快樂。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體驗,愉悅的情感體驗也會影響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愉悅感越強孩子越喜歡和父母親子共讀。
  • 親子共讀:性別教育繪本 |性教育系列課程
    本期性教育線上課程,我們邀請了性教育老師丹婷,帶領家長朋友們一起共讀性別教育繪本,學習如何通過繪本為孩子提供性別教育。本次課程主要從四個方面和家長朋友做介紹。1、繪本對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意義2、關於性別教育主題繪本的推薦3、體驗閱讀性別教育主題繪本4、親子共讀繪本的教育建議首先和大家分享的是:繪本對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意義。繪本是通過文字和圖畫共同表達故事信息的藝術。繪本是美術語言、文學語言、教育語言的有效結合。
  • 丁堰幼兒園開展「小鱷魚的糖果牙齒」親子共讀分享活動
    丁堰幼兒園以繪本《小鱷魚的糖果牙齒》為切入點,向家長展示了一節繪本共讀分享活動《小鱷魚的糖果牙齒》,受到家長朋友的一致好評。《小鱷魚的糖果牙齒》繪本分享交流中,家長們挖掘出許多共讀、共講、共情的繪本內容。如圍繞「糖果」話題和幼兒一起說說糖果的種類;了解不同動物的牙齒以及預防蛀牙的方法等。
  • 親子共讀,究竟要堅持到幾歲?陳安怡親身感悟,深度分享
    親子共讀的方方面面都在這篇文章裡非常有價值~文/陳安怡,畢業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親子共讀經典書籍
    性相近,習相遠……」日前,觀山湖區新世界社區舉行「巾幗領讀,好書『童』享」閱讀活動,家長與孩子共讀經典書籍。  當日的活動首先是經典誦讀,在專家的領讀下,新世界社區的家長和孩子高聲誦讀《三字經》,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隨後,一名孩子的母親走上講臺,與家長、孩子們一起分享兒童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的閱讀感受,圖文並茂的解說不但吸引了孩子們,也引起了家長們的興趣。
  • 最適合親子共讀的有趣繪本——《章魚小香腸雙胞胎》
    文中說:父母在給孩子閱讀繪本或者故事書的時候可以不要「講」,要「讀」,父母就按照書中的文字原原本本的一個字不落也一個字不加的讀給孩子聽,重複閱讀幾天之後,父母可以有意識的把書中的某個字換掉或者省掉,看看孩子是否能夠發現並且指正家長。如果孩子指正了就說明孩子具備很強的記憶力,說明孩子很聰明。
  • 親子共讀,讓我們陪伴孩子說出精彩繪本世界
    這是我和媛寶專屬的甜蜜親子閱讀時光。由小朋友自己點認漢字,我帶讀句子的親子閱讀,不但是對媛寶愛和陪伴的一種展現,同時通過我豐富的聲音情感傳遞,讓孩子度過一段快樂的共讀時光。01親子共讀要注重互動親子共讀,不僅僅是聽故事或是說故事這麼簡單,更注重在「互動」這個環節。
  • 親子繪本共讀可以很有趣
    原創:書海共勉1、親子共讀,你痛了沒有?親子繪本共讀,是目前家有幼童的日常。人有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在人的所有感覺發育中,視覺最先發育。而繪本,正是發育視覺的利器,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從一歲後,寶寶喜歡看色彩鮮豔的圖片,我們就開始給娃選繪本。
  • 暢銷四十年不衰,號稱日本繪本巔峰,這套繪本藏著親子共讀的真諦
    在繪本種類越發繁雜的如今,一套既能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又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這套《可愛的鼠小弟》,或許就是你們苦苦尋求的答案。2017年該套繪本還獲得了當當網評選的年度口碑童書獎,是名副其實的繪本界經典。那麼這套繪本到底好在哪呢?
  • 盈媽分享2-18個月親子共讀經驗
    我理解的真正意義的親子共讀從我娃兩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了.儘早讓寶寶通過適當的視覺刺激和訓練,可以有效地促進大腦發育.下面我按月齡發展詳細說明我的操作:一、第一步:在1.5-2.5個月期間可以啟動第一步,實際意義的最早接觸親子共讀,給寶寶看黑白卡,只有黑色和白色呈現圖案的卡片.
  • 親子共讀就是媽媽念給孩子聽?別傻了,教你五種高效共讀法
    我給孩子買了幾百本繪本天天念給孩子聽,發現孩子該吃手還是吃手,該尿床還是尿床,碰到困難還是亂發脾氣,是不是看繪本沒有作用啊?佩哥兒回覆:不是這樣的,低幼階段通過閱讀繪本可以解決許多孩子發展期的困惑,還能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家長總認為親子共讀就是家長念給孩子聽就行了,其實這樣是不行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高效親子共讀的五個方法。
  • 打開繪本遇見愛,感悟閱讀共成長!
    「讓童趣繪本浸潤幼兒心田」園本特色活動。「打開繪本遇見愛,感悟閱讀共成長」為主題的黨日活動。、親子閱讀的技巧等方面與家長進行交流,引導家長為孩子創設閱讀環境,與孩子共同閱讀,根據孩子的需要選擇適合的繪本。
  • 如何有效進行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親人與寶貝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一段美好時光。但是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家長讀給孩子聽,而是一個重要的親子交流、感情培養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依然堅持親子共讀的陪伴時光,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無可替代,爸爸媽媽的聲音對孩子們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寶貝之於我們的意義。每天能夠聽到爸爸媽媽溫暖的聲音就已足夠將幸福無限放大,也能治癒這一整天的不開心。
  • 家庭教育智慧課堂|親子共讀《小貓頭鷹》
    為提高公眾對於家庭教育的認識,發揮親子閱讀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傳播「因愛而讀,以讀獻愛;人人閱讀,人人受益」的閱讀公益文化理念,浙江省錦麟公益基金會攜手江幹區婦女聯合會,持續邀請故事媽媽和故事爸爸向更多家庭分享一系列親子閱讀的經驗,感受家庭閱讀與親子共讀帶來的美好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