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的水可以直接喝 世界首輛氫燃料有軌電車下線

2020-12-24 四川省人民政府

排放的水可以直接喝 世界首輛氫燃料有軌電車下線

  • 2016年04月29日 08時24分
  • 來源: 華西都市報
  • 【字體:

  提到有軌電車,大家腦海裡浮現的應該是民國時期頭頂掛著電線、隨著軌道慢搖慢晃的「鐺鐺車」。4月27日,由西南交通大學主持研製、在中車唐山公司正式下線的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100%低地板商用型有軌電車,不僅剪斷了頭頂的「長辮子」,最高時速能達到70公裡。更牛的是,這輛電車唯一的排放物是能喝的水!據介紹,這是全世界第一輛氫燃料混合動力的有軌電車。

  沒有汙染

  唯一的「灰燼」就是水

  「排放出的水,直接喝都可以!」得知這一重大成果後,華西都市報記者27日晚致電西南交大該項目負責人、學校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維榮教授,他告訴記者,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原理,是氫通過蓄電池在「陽極被氧化,氧化劑陰極被還原」的過程中自行發電。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中間不經過內燃機發電的燃燒;又因為這一過程實質是電解水的逆過程,其發電過程的「排放物」也就只有水和餘熱了。

  排出的水有沒有雜質呢?陳院長告訴記者,這些水非常純淨,可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甚至可以飲用。而整個反應過程的最高溫度也不超過100℃,再加上電堆本身沒有內燃機裡發電的運動部件,因此震動和噪音也低。

  除了顯著的環保優勢,氫燃料電池的經濟優勢也相當明顯。根據中國中車公開資料顯示,燃料電池有軌電車雖然在車上增加了混合動力系統等,使得每列電車投資增加了500萬元;但由於建設制氫加氫站點的投入遠遠低於牽引供電系統的投入,僅此就比儲能式有軌電車基礎設施建設節省投資800萬元/公裡以上,比第三軌加儲能式有軌電車基礎設施建設節省投資3000萬元/公裡以上。

  混合動力

  時速最高70公裡

  傳統依賴儲能式電池驅動的電車,要麼鋰電池笨重、無法快速充電;要麼超級電容續航時間短,都從不同程度限制了電車的運行時間和速度。陳維榮向記者介紹,新型有軌電車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混合動力,它在常規電車裝載電池的基礎上,加入了氫燃料電池技術。「雖叫電池,但因為它是將化學物利用外部系統源源不斷輸送到電極上反應發電,因此它更應該被稱作一臺為超級電容充電的『電化學發電機』。」一次快速加氫只需要15分鐘,可持續行駛40公裡以上,而陳維榮研發的這列有軌電車上,裝載有3個這樣的燃料電池。

  通過超級電容起步牽引、爬坡時瞬時加速,燃料電池則作為電車的牽引電源,有軌電車可以以最高時速70公裡持續運行。

  將超級電容和燃料電池結合,交大花了4年時間。據介紹,從2008年開始,西南交大就率先在國內開展了燃料電池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研究,並於2013年1月研製成功國內第一輛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而此次面世的技術成果,是該校首次掌握並突破了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有軌電車牽引和控制的一系列關鍵技術,並由中車唐山公司整車研製與生產的。在此過程中,該校申報中國發明專利20餘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餘篇,填補了行業空白,也代表了目前世界的最高水平。

  美觀安全

  已投入商業化生產


  在長春、大連等地,有軌電車常被應用在連接中小城市內部交通,以及運量偏大的城際交通。「動力構成和形式的改變,讓這列新型有軌電車剪斷了頭頂的『小辮子』。」陳維榮用頭髮形容電車頂上紛繁的接觸網,「全程無接觸網運行,不僅更加美觀,還更加安全。」

  不僅外觀更好看,這列新型有軌電車的細節構造也是相當人性化。據介紹,有軌電車採用2動1拖3輛編組,設乘客座位66個,殘疾人輪椅區2個,三節車廂最大載客量336人,可根據用戶需求增加到4到6節車廂。此外,車輛採用世界最先進的100%低地板技術,車廂地板距軌面高度僅0.35米,無需站臺,乘客抬腳即可輕鬆搭乘。車輛還設置有無線WiFi網絡系統,方便乘客了解出行信息或者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車輛配置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可以實現列車網絡控制系統和地面伺服器之間無線數據上傳和下載,便於進行車輛狀態監控和維護。

  陳維榮向記者透露,目前這列有軌電車已投入商業化生產。他非常希望將這一成熟的技術應用到在建的成都IT大道有軌電車。

  □資料連結

  從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有軌電車算起,有軌電車已經走過了百餘年之路。目前,僅歐盟成員國有軌電車線路就超過1萬公裡,因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低碳環保」的特點,已成為非常普遍的公共運輸方式。 (記者 楊曉蓓)

責任編輯: 李莎莎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首輛氫燃料列車下線:15分鐘加滿跑40公裡
    4月27日,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重要成果,世界首列商用型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這是在有軌電車領域又一項重大創新,代表了該領域的世界最高水平。
  • 部署未來綠色環保出行,摩比斯研發氫燃料電池技術
    跟燃油車要加汽油一樣,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補充氫氣作為燃料。將氫氣儲存在儲氫罐中,跟吸入的氧氣反應生成水,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進而儲存到動力電池中。這時電動機從動力電池中獲取電能,驅動汽車行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出現,給未來移動出行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 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一項讓世界瞠目的發明在我國誕生了!
    南陽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很可惜的是這個讓世界發抖的消息還沒有上熱搜。 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讚!》。文章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 氫燃料列車已上線運行 中日歐競跑下一代新能源競賽
    燃料電池列車最高時速140公裡,行駛距離1000公裡,與柴油列車相同。據悉雖然價格「高出1-2成左右」,但能在10年左右收回成本。報導稱,燃料電池列車在車輛上安裝燃料電池和儲氫罐。通過燃料電池,利用氫和空氣中的氧氣發電,驅動發動機。在行駛時只排放蒸汽和水,環境負擔小。在德國,約四成鐵路仍未實現電氣化,如果改為燃料電池列車,二氧化碳排放能減少45%。
  • 30輛氫燃料公交車高明上路,快看看有沒有經過你家門口
    12月18日,佛山市高明區首批30輛氫燃料公交車上線試運營。這是繼2019年12月28日高明區氫燃料有軌電車上線運營後的又一「氫城」力作,高明、佛山的「氫城製造」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列車將在阿爾卑斯山試運行」
    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列車Coradia iLint將在阿爾卑斯山路線在奧地利南部進行試運行。試運行將至少持續到2020年11月底。 Coradia iLint由歐洲運輸公司阿爾斯通建造,利用燃料電池技術將氧氣和氫氣轉化為電力。據該公司介紹,它的時速可達140公裡,噪音低,「只排放蒸汽和水」。Coradia iLint已經在德國部分地區搭載了乘客,並於2020年初在荷蘭一條65公裡長的鐵路上進行了10天的測試。
  •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下線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8月25日消息,8月22日上午,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株機公司)研製,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洲下線。該車將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捷運系統車輛亮相中車株機據了解,該列車採用高能量型超級電容供電,7模塊編組(即七節車廂),一次充電可運行5公裡,最高時速70公裡,並採用三組60000法拉高能量型超級電容,能夠儲存80度電量,是目前國內容量最大的超級電容單體,當車輛進站時,在旅客上下車的同時完成車輛充電;滿載時一次充電平直道可運行5公裡以上,續航能力大幅提升。
  • 中國第一臺氫燃料車!續航1千公裡只排放水,「鷹展」門很霸氣
    現在說到新的能源車,大家想到的是普通的電車,確實,現在90%以上的新能源都是純電車,現在,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開始生產屬於自己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因為它佔據了未來汽車市場的地位,今天想說的不是純電車,而是中國第一臺氫燃料車型格羅夫乘用車。
  • 充電30秒就能跑5公裡,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下線
    充電30秒就能跑5公裡,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下線 2020-08-22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首輛氫動力列車問世,一罐氫氣從北京開到上海!
    2018年9月17日,歐洲(法國)鐵路製造商阿爾斯通(Alstom)宣布世界上第一輛氫動力列車正式進入客運服務並準備進行批量生產。德國乘客登上了世界上第一輛氫動力列車,兩種型號的低噪音、零排放列車將進入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商業運輸系統,這預示著無排放鐵路運輸的新紀元已然開啟!
  • 全球首列自動駕駛有軌電車「小綠」來長水了
    今年5月,長水機場S1衛星廳將正式啟用。可是S1衛星廳和T1航站樓之間直線距離達1.6公裡。這麼遠的距離,乘客要如何去乘坐飛機呢?別擔心,交給長水 "小綠"。記者:「長水機場S1衛星廳和T1航站樓之間直線距離達1.6公裡,所以我們的乘客想要在兩站之間穿行的話,距離還是有點遠,那麼之間要靠什麼呢?就是靠我身後正在緩緩駛來的有軌電車,長水機場一共是定製了5列有軌電車,其中一列有軌電車配備7節車廂。目前這些有軌電車,正在進行試運行時間的調試,我們也是非常有幸拍到了它珍貴的一幕,接下來在經過授權之後,我們也要登上這輛非常可愛的迷你小綠。」
  • 體驗終極環保出行 探秘現代氫燃料電池汽車「夢工廠」
    不僅如此,NEXO還首次應用了設計成三槽一體化的氫儲存系統,獲得了與同級內燃機車輛水平相當的寬敞載物空間。而為檢測儲氫罐的安全性,現代汽車為NEXO進行了射擊試驗、爆破試驗等儲氫罐安全認證試驗,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氫閥門部位的直接碰撞試驗、倒車時的氫閥門下部打擊試驗及火災安全性評價等碰撞試驗項目,再次驗證了在惡劣環境下的氫燃料安全性。
  • 「水變氫」技術背後:青年汽車尚未申請相關專利
    浙江青年汽車集團在河南南陽承接的 「水變氫」技術,持續引發外界關注。今日(24日),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車就宣布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正式下線,並宣稱「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就能行駛。
  •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
    只產生水的終極環保技術 利用氫能源產生的電力驅動行駛的FCV被視為終極環保汽車,為實現「零碳排放社會」, Honda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產品,加速打造零碳排放社會。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 池 (PEMFC)由陽極、質子交換膜、陰極組成,利用水電解的逆 反 應,連續地將氫氣和氧氣通過化學反應直接轉化為電力,並且可以通過多個串聯來滿足電壓需求。由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不受卡諾循環限制,能量轉換效率高,各種汙染物的排放基本上等於零,因此在20 世界 60 年代,美國已經將 PEMFC 供於 Gemini 宇航飛行。
  • 泉州造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下線,可「貼地飛行」!
    泉州造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日前下線,將可「貼地飛行」。這是泉州中車唐車公司為南平市武夷新區旅遊觀光軌道交通項目研製的車輛。車輛選用4輛編組,每輛車僅由1臺轉向架支撐,車與車之間由鉸接裝置連接,使列車能夠適用鐵路行業內最大的坡道以及最小的線路豎曲線、水平曲線,滿足市中心和景區複雜的線路環境。
  •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運抵長水機場
    酷似海豚的車頭、流暢的車身線條,再配上清新的蘋果綠——沒錯,昆明機場旅客捷運有軌電車到貨啦!有顏有內涵自動駕駛,充電30秒運行5公裡▲ 車廂外觀11月30下午,這輛新到的有軌電車正在捷運系統車輛及綜合維修中心進行組裝調試。據介紹,該列車滿員載客500人,每列7組車廂編組。
  • 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河南南陽「水氫發動機」事件的發酵,讓人們再次關注到了氫能源。所謂的「氫能車」究竟是什麼?它與燃油車、電動車有什麼不同呢?  目前,所謂「氫能車」指的就是氫燃料電池車。但與鋰離子電池不同,氫燃料電池實際上是一種氫與氧的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
  • 世界文化遺產義大利那不勒斯市的有軌電車
    2004年5月18日,有軌電車重返維多利亞廣場的計劃被提出。 2009年8月,有軌電車4號線重返維多利亞廣場;次年9月,1號線和2號線也沿新建部分開始啟用。
  • 是什麼讓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成本居高不下?
    國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綜合製造成本平均約為150萬元左右/輛,同類性能的電動車和燃油車造價僅為其1/6和1/10。三是制氫技術落後。目前國內製氫大多來自甲醇與煤氣,雜質較多且影響使用。適用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電解水制氫純度較好,但傳統電解水制氫方法——鹼性電解槽、壓縮機製冷氫液化等技術效率較低,成本較高,尚難以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