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列車已上線運行 中日歐競跑下一代新能源競賽

2020-12-2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日媒稱,9月18日,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Innotrans)在德國柏林開幕。世界最大的中國中車和德國西門子等各國鐵路相關企業展示最新車輛和服務。在國內市場增長乏力的日本企業中,除了日立製作所之外,JR東海也首次參加,摸索拓展日趨擴大的鐵路產業的海外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18日報導,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利用通往會場的專用線,展出超過100輛車輛,以及「物聯網(IoT)」相關的安全運行等技術。61個國家的3062家企業參展。

報導稱,力爭2018年內與德國西門子整合業務的法國阿爾斯通展出世界首款氫動力燃料電池列車。2015年收購義大利企業的日立製作所宣傳面向義大利的雙層新型車輛及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監測車站內部可疑物的服務。

在這次展會上,氫燃料電池車輛成為關注熱點。報導稱,德國正在加快打造「氫社會」,也就是使用氫的環境負擔小的社會。德國9月16日啟動通過氫和空氣來發電並行駛的燃料電池鐵路的全球首次商業運行。日本旭化成在德國西部力爭實現通過可再生能源來製造氫的設備的商業化。在「氫社會」方面,日本在全球領先。據悉2017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確定了實現「氫社會」的基本戰略,包括到2030年左右,實現以氫為燃料進行發電的商業化。而官民攜手致力於二氧化碳減排的德國政府正在追趕日本。

阿爾斯通的燃料電池鐵路車輛。(德新社)

據報導,法國鐵路車輛企業阿爾斯通在德國薩爾茨吉特的工廠製造了16日啟動商業運行的燃料電池列車。藍色的車體外部有表示氫的「H」字樣。

報導稱,在行駛於漢諾瓦近郊的地區鐵道路線的14個編組中,兩個編組改為燃料電池列車,到2021年將全部更換。燃料電池列車最高時速140公裡,行駛距離1000公裡,與柴油列車相同。據悉雖然價格「高出1-2成左右」,但能在10年左右收回成本。

報導稱,燃料電池列車在車輛上安裝燃料電池和儲氫罐。通過燃料電池,利用氫和空氣中的氧氣發電,驅動發動機。在行駛時只排放蒸汽和水,環境負擔小。在德國,約四成鐵路仍未實現電氣化,如果改為燃料電池列車,二氧化碳排放能減少45%。

據報導,阿爾斯通在2014年著手開發。之所以能在短短4年裡實現商用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德國政府的推動。阿爾斯通的德國和奧地利部門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研發的列車「在解決尾氣排放問題這一點上獲得好評」。列車還考慮在北美和亞洲銷售。

報導稱,在實現氫社會方面,日本一直領先於世界。在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車(FCV)領域,豐田2014年推出世界首款量產車「未來」(MIRAI)。2017年配備大容量燃料電池的巴士首次投入運行。針對燃料電池列車,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自2001年啟動開發,但目前尚未實用化。

在汽車領域,德國西部的科隆市將在2019年春季引進30輛有望先於乘用車開始普及的燃料電池巴士。在日本,東京都2017年引進了兩輛,2018年增加3輛,力爭到2020年前達到100輛。

德國戴姆勒和德國奧迪等德國車企一直致力於開發燃料電池車,但最近將經營資源投向純電動汽車(EV)。力爭首先普及行駛路線固定的鐵路和巴士,推進氫基礎設施的完善。

報導稱,4月,旭化成在德國西部的前煤礦小鎮黑爾滕(Herten)建立了從水中提取氫的水電解裝置的實證基地。該公司自2015年前後在神奈川縣等地運行實證設施,但選擇德國作為商業化的基地。原因之一在於可再生能源。

在通過轉化天然氣來產生氫及利用火力發電電力進行水電解時,不會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為零。在2017年1-6月通過可再生能源獲得整體36%電力的德國,容易製造出二氧化碳為零的清潔氫。

據報導,以豐田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 )為代表的世界氫相關能源和製造業等企業組成的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預測稱,到2050年,氫將佔到能源整體的兩成。基礎設施等需要每年200億-250億美元的投資。

據參考消息網記者了解,近年來,可燃冰、頁巖氣、氫能等新興能源嶄露頭角,在綠色清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優勢越發突出。而氫燃料發動機更被是認為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它們噪音小、環保且更加節能高效。容易被外界誤解的是,氫燃料電池車與純電動車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因各自物理特性不同,純電動車適合乘用車和城市內的短途交通,氫燃料電池車更適合運用於長途、高動力的場景,例如城際大巴、物流等。目前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已經培育出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2017年10月,中車唐山公司研製的世界首列商用型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全球首次商業運營,標誌著我國在新能源軌道交通領域實現重大突破。2018年2月底以來,由東方電氣和蜀都客車聯合製造的四川首批10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陸續在成都市郫都區投入載客運行。

2017年10月27日,中車唐山公司製造的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停靠在河北唐山開灤1878站。(新華社)

但在發展氫能的道路上還存在不少障礙,最主要的就是氫燃料價格較貴,國內也面臨相關產品造價較高的問題。因此在8月31日-9月2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透露,在十三五末期及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聚焦兩大領域之一就是車載氫燃料技術的研發,強化動力電池技術的提升。

當然,推動國內燃料電池技術自主化、產業化,打通產業鏈關鍵環節及出口方面,我國也取得新成績。9月11日,山西美錦能源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於2018年9月10日,與馬來西亞砂拉越經濟發展公司就氫燃料電池客車的供應和交付籤署了諒解備忘錄。據悉,此次飛馳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馬來西亞,實現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零的突破。

相關焦點

  • 「德國開始建設氫燃料列車加氫站」
    德國Bremervorde已經開始建設氫燃料火車加氫站。從2022年開始,該加氫站將為14個阿爾斯通Coradia iLint氫燃料電池列車機組服務。 該站每天將擁有近1600公斤的氫氣,此容量將使14個機組每天能夠補充燃料,並提供1000公裡的行程,這通常是全天運行所需的全部。 該項目由德國聯邦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部的氫和燃料電池創新項目資助。2017年11月,阿爾斯通中標為Salzgitter站點提供14臺Coradia iLint氫燃料列車並為其提供30年的維護合同。
  • 新能源的理想終點? 氫燃料電池現狀簡析
    氫燃料電池車長期以來都持續被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和汽車企業認定為新能源汽車的最終形態。對於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工作其實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陸續開展,各大車企也在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儲備工作。
  • 新能源不只是純電動,還有氫燃料、甲醇、增程式,你看好哪種?
    2018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達到44.1%,均已超過國際能源安全警戒線。中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很高,對於早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國而言,並非好事,因此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的發展即是恰逢其時,也是必然之勢。 那麼,2019年,商用車市場到底誕生了哪些新能源、清潔能源車型呢?
  • 「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列車將在阿爾卑斯山試運行」
    世界上第一輛氫燃料列車Coradia iLint將在阿爾卑斯山路線在奧地利南部進行試運行。試運行將至少持續到2020年11月底。這列火車定於本周開始載客,它的部署將被用來評估它在具有挑戰性的阿爾卑斯線路上的運行情況。 Coradia iLint由歐洲運輸公司阿爾斯通建造,利用燃料電池技術將氧氣和氫氣轉化為電力。據該公司介紹,它的時速可達140公裡,噪音低,「只排放蒸汽和水」。
  • 現代汽車集團AII IN新能源:純電動品牌IONIQ和氫燃料電池將成為...
    現代對新能源領域的宏大願望再一次展露。11月4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現代汽車集團幾乎帶領旗下所有明星車型出現在了展會上,成為總展出面積最大的汽車展商。其中現代、起亞、捷尼賽思三大品牌共同參展,IONIQ純電動概念車、氫燃料重卡XCIENT Fuel Cell等產品悉數出現在現代進博會展臺上。
  • 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新能源汽車,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
    特斯拉的成功,使得電動汽車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唯一代言人,新能源汽車的另一個發展分支——氫燃料電池汽車似乎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成熟程度遠低於電動汽車,但是其未來的發展或許比電動汽車還要更加長久。
  • 韓國用「氫燃料列車」來對抗日本世界首列電池驅動高鐵
    日本最近推出了用電池行駛的新幹線車輛,而在韓國國內,現代汽車集團正在加快開發融合電池和制氫技術的列車。7日,據鐵路車輛行業透露,從1日開始新高速鐵路車輛「N700 S」將在連接日本東京和大阪、福岡的長1069.1公裡的高速鐵路路線「東海道、山陽新幹線」上運行。N700S是13年來首次投入該路線的新型車輛,當外部供電中斷時,光利用電池動力就能行駛。
  • 西門子開發氫動力列車,取代柴油:15 分鐘加滿燃料,最高時速 160 公裡
    西門子鐵路系統 (Siemens Mobility)和德國聯邦鐵路公司 (Deutsche Bahn)已經在聯手開發氫動力燃料電池列車和建設氫加油站,並將於 2024 年進行試驗,以期在德國當地鐵路網上取代柴油發動機。
  • 續航長、氫耗低、用途廣,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卡了解一下!
    對此,我國民族重卡企業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在上個月的品牌戰略暨第六代重卡發布會上亮相了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重卡,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成了緩解客戶「續航焦慮」的一劑良方。要想實現長途重型商用車新能源化,就必須解決續航裡程問題,而氫燃料電池技術就是必由之路。關於這一點,目前在整個商用車行業已達成共識。
  • ...氫燃料電池核心配套組件 應用於日本本田clarity新能源汽車的...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2月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斯特提問, 公司氫氧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目前有那些合作?訂單如何?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已成功交付下遊客戶蓋瑞特(原霍尼韋爾)氫燃料電池核心配套組件,應用於日本本田clarity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製造。
  • 體驗終極環保出行 探秘現代氫燃料電池汽車「夢工廠」
    2月初,現代汽車於韓國開展了一場精彩而頗具未來感的氫燃料電池車探索之旅,邀請近40家中國核心媒體,通過場地試駕、探訪南陽技術研究院和麻北新能源技術研究所等環節,深度體驗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的強大性能,展現出現代汽車對綠色移動出行、連接移動出行、自由移動出行三大出行方向的開發哲學。
  • 四部委:新能源車補貼前售價須低於30萬元;戴姆勒放棄氫燃料電池...
    今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繼續有效。 工信部:繼續鼓勵出臺用電補貼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戴姆勒因成本過高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計劃
  • 是什麼讓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成本居高不下?
    「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整車採購成本,是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的兩倍以上。」福田汽車新能源系統集成副總工程師兼燃料電池客車產品總監魏長河近日在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20)上指出的問題,正是阻礙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推廣應用的首要難題。
  • 現代發布FEFuelCell,敢問氫燃料電池路在何方?
    儘管目前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正不斷取得技術突破,然而現狀卻是,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中的比重極小,幾乎為零。加氫站僅在全球某些特定地區存在,市面上在售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屈指可數,並只在特定地區發售。公眾對氫燃料電池汽車可謂知之甚少。但這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有著新能源汽車幾乎所有的優點,甚至被認為真正屬於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類型。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燃料電池電堆開發方面,已形成包括明天氫能、新源動力、武漢理工新能源、弗爾賽、等在內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電池電堆生產廠家,在電堆上遊配套方面,MEA、碳紙、質子膜、石墨雙極板和金屬雙極板等均已實現國產化。
  • 重塑科技發布PRISMA 鏡星系列 氫燃料電池頭部企業帶來哪些啟示
    我國已形成商用車領域先行先試局面去年此時,氫能戰略因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頻頻登上汽車圈熱搜,2019年也因此被視為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元年。由於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功率大、續航長、提速快、性能好等特點,借鑑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經驗,行業內諸多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率先在長途客車、物流車等領域優先開始推廣。
  • 大陸已正式啟用德國燃料電池實驗室
    氫燃料電池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未來將在移動出行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外媒報導,大陸集團正在向燃料電池技術領域拓展業務
  • 氫雲周報:南海出臺新氫能產業規劃,常熟發布2020氫產業工作重點
    據悉,順德計劃在2020年投放187臺氫能源公交車上線運營。荷蘭推出新一代電動拖車,年底上市近日,氫雲鏈從海外媒體了解到,總部位於荷蘭的一家電動汽車公司Terberg推出了採用最新的技術的新一代電動拖車。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
  • 氫能重卡Nikola即將上市 氫燃料電池或受關注
    中信證券表示,Nikola氫能重卡在手訂單已有1.46萬輛,目前已暫停接受預定,與客戶商討量產交付,說明商業模式已獲得市場認可,對國內的借鑑意義有1)選擇在固定線路運行的車隊客戶,一方面便於確定加氫站位置,另一方面確保加氫站利用率;2)燃料電池商用車在「固定路線/封閉園區+配套加氫站全生態解決方案」的模式下有望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