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關注作者,和老師一起學數學。
學習目標:
1.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2.經歷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物體的過程,,明確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過觀察、操作、想像、判斷等活動,培養空間想像力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從觀察的物體中抽象出平面圖形。
學習過程:
一、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1.觀察圖形,理解題意。
題中的物體是由4個小正方體拼擺成的,前後共兩行,前面一行有3個小正方體,後面一行有1個小正方體。通過觀察,辨認三個平面圖形分別是小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
2.擺正方體,觀察圖形。
學生用學具照著書上圖形操作,從不同方向觀察,並且連線。
3.交流看法。
學生做完題以後,老師指名說說為什麼這麼連線。
4.教師根據書上圖形,分析做題方法。
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
1.分析第一個圖形。
照著書上圖形擺小正方體,分別畫出從上面、從左面、從前面看到的圖形。
2、分析第二個圖形。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離的遠近,拉在同一個平面上。
3.分析第三個圖形。
總結規律:從同一位置觀察由相同個數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鞏固練習。
1.擺一擺,看一看。
從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不同。
2.易錯題分析。
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從左面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上面看到的圖形與左面、前面不同。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感謝您的關注,我會分享更多小學數學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的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有價值,希望您能收藏、轉發、點讚、評論,一起幫助更多的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