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這碗小面,是重慶人味覺上的鄉愁,面的精髓都在這裡!
我想,人間最美好的風景就是熙熙攘攘的煙火氣,在煙霧繚繞的飯香下,必然有一個個溫暖的家,家中有至親的人在飢腸轆轆地趴在窗邊等待女主人做的飯,忙碌了一天,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坐在餐桌前倆聊家常,邊吃邊笑,一派和諧的場景。曾幾何時,我們都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光陰下,但是已經習以為常,卻從不自知。
所以今天蘿媽要和大家介紹一種美食,是一碗麵,這碗小面,是重慶人味覺上的鄉愁,面的精髓都在這裡,如果沒吃過就快去嘗嘗!
煙火氣之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道美食——重慶小面。在大學的時候,有一位重慶的同學,我們不只是同學,更是互損的益友,她是一個看見小面就走不動的人,學校旁邊的重慶小麵店都被她吃遍了,後來我漸漸發現,她對重慶小面的愛,不僅僅是這道美食有多誘人,還有濃濃的鄉愁,她可以和賣重慶小面的老闆用重慶話說天說地,用地地道道的重慶方言聊著不痛不癢的話題。或許,在遠在北方的大學中,只有重慶人和重慶人交談的時候,才會體會到人情味。
重慶小面在重慶人的心目中是無可替代的,小面的味道麻麻辣辣,裡面放著許多顆花生豆,嚼一顆,嘴裡香香的,再配上勁道的小面,別提有多香了。重慶小面是開胃神器,酸酸的、辣辣的,想想就很好吃。重慶小面的製作工藝要遠比其他麵條費神費力,重慶小面選用的是半乾的麵條,需要摻水、加鹼面,再憑老師傅的經驗去感受乾濕度,正合適的最好吃,麵條的大小寬窄也是有講究的。
麵條好吃,佐料也是很重要的配料,裡面除了調味的醋和麻油,還有有蔥花、花生豆、辣椒、姜、花生碎、蒜、酸豆角和榨菜等,雖然這些佐料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但是味道卻千差萬別,放在小面中,提味不少,口感也很棒。蒜放入小面中是很講究的,不能直接放蒜泥,而是把蒜搗碎,製成蒜水,味道不會喧賓奪主,既能調味,又不會凸顯出蒜香,蓋過麵條的原有味道。
油辣子是重慶小面中的精髓,眾所周知,由於南方溼熱,重慶人很愛吃辣椒,所以,飯菜中幾乎都會有辣椒的存在,可以說是無辣不歡,重慶小面中的油辣子是採用幹辣椒,炒紅之後,讓辣味浸出來。然後把炒好的幹辣椒壓成辣椒麵,把熱油放進辣椒麵中,大功告成。有一千家重慶小麵店,就有一千種味道,每個師傅的側重點都不同,因為二十多種調料放進小面的碗中,順序或者差幾種調料,都會造成味道的不同。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澆頭,「小面」不是重慶小面的特殊稱呼,而是對所有麵條的總稱,在重慶,吃到的正宗的重慶小面是有澆頭的,澆頭種類很多,有肥腸和牛肉等新鮮肉類,也有豌豆、雜醬等調味的輔料,豌雜麵的主要澆頭就是豌豆和雜醬,肉燥面也是澆頭,味道也很棒!煮麵的時候,麵條即將煮熟,可以放一碗清水,麵條的口感會更有嚼頭,與眾不同!你吃過哪種重慶小面呢?
好了,本期蘿媽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