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北方,主要有兩種農作物,玉米和小麥。作為一個河北人,我的成長中也是伴隨著一茬又一茬的玉米。如今6月份,原本是小麥剛收穫,玉米剛種下的時候,卻也是「春玉米」上市的季節顧名思義,就是在春天種下的玉米,現在正是鮮嫩的時候,主要是用來煮著吃的。煮玉米更多地保留著玉米的原始香味兒,嚼起來軟糯彈牙,不僅味道好而且也特別有意思,很多人都愛吃。
玉米與稻穀,小麥並肩,屬於我國三大主糧之一。玉米屬於全穀物食品,相比於精米細面而言,玉米中的營養成分更加豐富全面,因此有「黃金作物」之稱。另外玉米中熱量比較低,很多減肥的朋友都喜歡將玉米作為主食來食用。玉米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做菜,燉湯,榨玉米汁等,當然最簡單最方便的就是直接煮熟後食用。很多人早上來不及做早餐,都喜歡吃上一根煮玉米,飽腹又健康美味。
煮玉米香濃美味,簡單方便,但是想要煮出好吃的玉米,還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煮玉米時選擇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做錯了,口感差別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煮玉米的小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選用冷水煮玉米
想要煮出又香又糯的玉米,控制好水溫很關鍵。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會選擇用熱水來煮玉米。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熱水下鍋,會使玉米的表面突然受熱,容易造成外熟裡生的現象,導致煮出來的玉米又老又硬還夾生。
正確的做法是選擇冷水下鍋,這是因為冷水煮玉米,水溫是慢慢升高的,使得玉米受熱均勻,這樣煮出來的玉米又糯又香,並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玉米的營養成分。
第二、保留最裡邊的玉米皮
我們購買的鮮玉米都是帶著厚厚的一層皮的,這層皮可以防止玉米中的水分流失。我們在煮玉米的時候需要將這層皮剝掉,但是也不要全部剝掉,需要保留最裡邊的一層。玉米須也不要去掉,這樣做的目的一來可以有效地保護好玉米粒;二來可以很好地鎖住玉米的香味兒,並且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
第三、加入鹽和小蘇打
將玉米下鍋後,我們還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和小蘇打。
加入食鹽可以使玉米的味道更好,少量的鹹味,可以使玉米吃起來更加清甜。當然食鹽的量一定不能太多,否則鹹味會將清甜的味道掩蓋下去,味道也就不好了。
加入小蘇打可以使玉米煮起來更加軟爛,並能能使玉米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而被我們人體所吸收。
因此在煮玉米的時候不要只放清水,還需要加入少量的食鹽和小蘇打。
第四、煮玉米時間不要過久
我們在煮玉米的時候,冷水下鍋,水開後再煮15分鐘左右就熟了。如果玉米比較嫩的話,熟的會更快一些,可以少煮一會兒,大約10分鐘左右就會熟。如果玉米是比較老或者是糯性比較高的玉米,那麼其中的澱粉含量會相對更高一些,熟的會比較慢,我們可以再多煮5-10分鐘左右。
這裡不建議大家煮的時間過久,時間太久的話會使玉米的味道變淡,口感變老,並且在長時間的煮的過程中營養成分也會流失更多,從而降低食用價值。
另外玉米煮熟後,需要將玉米撈出,控幹水分,晾涼食用。因為玉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不僅味道會變淡,口感也會變硬。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有關於煮玉米的小技巧,總結下來就是:冷水下鍋,加入少量的食鹽和小蘇打,水開後煮15分鐘左右,煮熟後撈出控水,不要長時間浸泡。大家今後在煮玉米的時候不妨注意一下。這樣 煮出來的玉米不僅又香又糯,而且還更多地保留了玉米中的營養成分。
我是小茉莉,專注營養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會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製作方法,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成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