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入秋快一個禮拜了,眼看著天氣變得越來越乾燥,但是夏天的餘熱卻絲毫未減,如此高溫加上乾燥的天氣,我們的飲食也應該多多注意,天氣悶熱時容易食欲不振,吃不下飯菜,因此在這夏秋交接之際,非常適合多多煮粥喝。你們今天就來說說煮小米粥的小技巧。
小米,古人稱其為粟,所以又叫粟米,曾經在古代也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非常適合用來煮粥喝,味道清香甘甜,營養價值比大米更豐富,小米粥還有「代參湯」的美譽。小米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種胺基酸,經常食用能起到鎮定安眠、清熱解燥、健脾健胃、滋陰補血和抗菌消炎的作用,還能有效的緩解口腔潰瘍,增進食慾,去秋燥,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
煮小米粥時,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香甜
煮小米粥時到底冷水下鍋好?還是熱水下鍋好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很多人都認為,隨便用冷水還是熱水下鍋都不會對粥的味道產生太大的影響,其實不然,這是因為很多人都做錯了,所以做出來的味道才不好喝。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水下鍋。很多人都用熱水下鍋煮小米粥,覺得更容易煮熟,確實用熱水下鍋,能更快的將小米粥煮熟,但是熱水下鍋煮出來的小米粥不香甜不好喝。因為熱水下鍋的小米粥,還沒開始煮之前,小米的外層就被燙得半生不熟,而小米的裡面卻還完全是生的,這樣煮出來的粥,外表很容易黏膩,裡面卻不容易熟,所以熱水下鍋煮出來的粥很容易看上去爛糊,吃起來卻夾生。
而冷水下鍋就不一樣了,未煮之前就相當於用冷水在浸泡小米,能夠將水分浸泡至小米的內部,放入鍋中加熱後,小米裡外都會隨著,水溫的慢慢上升而變熱,這樣小米裡外受熱均勻,小米就會充分散發出來它的香味,裡外都非常軟糯,更容易煮熟,喝起來自然就軟糯又香甜。
以上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記得點讚關注和分享哦,謝謝支持。
(本文由美食百科小學堂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