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粘人還愛哭?分離焦慮期到了,家長試試這5個方法緩解

2020-12-18 齊姐育兒

6歲以下的寶寶大多都有分離焦慮,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特別離不開大人,一察覺到家長要離開就大哭大鬧,連送去幼兒園都能幾個星期不消停,那麼你家孩子也很有可能出現了分離焦慮。

寶寶最早在4-5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10-18月時最為嚴重,但是一般來說在2歲的時候就會減緩症狀,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可是甜蜜的負擔,看著孩子這麼喜歡自己固然是高興,但是他完全離不開家人,又讓人喘不上氣,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減輕這些表現呢?

先了解寶寶分離焦慮的表現

分離焦慮在最開始表現是孩子的反抗,他們往往又哭又鬧,伴有劇烈的動作,接著孩子看起來會很失望,依舊會哭但是沒有劇烈的反抗動作了,並且哭的時候也會斷斷續續,只是安靜地坐著,慢慢地孩子就會接受幼兒園,只是在放學的時候,家長接孩子,他又會很委屈的哭。

一、創造和諧家庭環境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沒有安全感,突然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會讓他痛苦,因此家長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很關鍵,這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如果一個孩子能感到父母相愛、家庭穩固、家長對自己的關心,那麼他就會變得樂觀自信,分離時即使會有些難過,也會很快適應。

二、建立穩定依戀關係

孩子又哭又鬧也是因為與自己最熟悉、親密的人分離。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與園所中的老師構建新的依戀關係,多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和老師關係不錯的樣子,也可以多和孩子談談老師,讓孩子感覺老師與父母是朋友,儘快產生熟悉感。

三、參與幼兒園預備班

不少幼兒園現在會安排預備班,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方面熟悉環境、熟悉老師,另一方面讓孩子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接觸,他也會很快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如果沒有預備班就帶著孩子多在幼兒園周圍走走。

四、幫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的生活與家庭有很多不一樣,在幼兒園不再有父母的照顧,老師也要顧及其他的同學,這或許會讓孩子有些不適應,因此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自理能力,到了幼兒園也不用麻煩老師,除此之外幼兒園的早操時間、用餐時間、放學時間等等,也要讓孩子多多了解。

五、老師家長及時溝通

家長不能把孩子放在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多多與老師溝通也能幫助孩子更快適應,既可以從老師處了解到孩子目前的狀態,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因此及時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不少家長看著孩子在自己離開時哭得這麼難過就會產生罪惡感,心疼孩子受罪,其實家長們沒有必要這樣想,因為分離焦慮帶來的壞處不僅僅是你和孩子受罪,還會影響到寶寶今後的心理健康,因此儘量減少讓孩子焦慮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粘人、總纏著媽媽,把握2個分離焦慮期,孩子倍增安全感
    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大寶1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是寶爸陪著孩子,我出去買菜,孩子無意間摔倒了,而寶爸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根本沒有注意到,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孩子就特別喜歡跟我在一起,很是抗拒和寶爸待在一起。
  • 寶寶「分離焦慮」,這3個方法輕鬆緩解,寶媽少頭疼!
    很多寶媽會發現一個問題,寶寶到了六七個月的時候會特別黏人,只要寶媽想要離開去上班或者是出門一會兒,寶寶就會開始哭鬧,嚴重的甚至一直會哭鬧到媽媽回來為止,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寶寶6-7個月的時候開始,會形成一種「物體永久」意識,他們以為父母離開,就不再回來了,這種情況,一般要持續到孩子1歲半到2歲左右。這個階段,寶寶非常依賴家長,所以,耐心安撫非常重要,千萬不能對寶寶的粘人表現出不耐煩或者家長採取偷偷溜走的方法,這樣只會讓寶寶更加沒有安全感,加劇分離焦慮。
  • 愛哭、粘人,別怪寶寶越大越難帶!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
    除了上班、上幼兒園這種較長時間的分開,有時候媽媽上個廁所只需要幾分鐘的「小別離」,寶寶也能嚎得驚天地泣鬼神,很多媽媽已經練就一手抱著娃蹲馬桶,一手解決擦PP和提褲子的神技了。分離焦慮,讓媽媽感受到寶寶對你獨一無二的依戀和愛的同時,也被 「甜蜜的負擔」束縛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幾乎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分離焦慮。
  • 家有「粘人精」是什麼體驗,寶媽:崩潰,如何應對寶寶分離焦慮?
    ,由於認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通常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分離焦慮期」。,這也就是寶寶進入的第一個「分離焦慮期」。根據美國相關統計:多數嬰幼兒在8-9個月時開始出現「分離焦慮期」,在1歲左右進入「峰值」,而2歲後又慢慢緩解,直至消失。這時候就有寶媽忍不住問了,不是說寶寶8、9個月大才分離焦慮嗎?我家寶寶已經3歲了,怎麼還是分離焦慮呢?
  • 難搞的分離焦慮期到了,這幾個方法幫助寶寶輕鬆緩解焦慮
    當寶寶成長到一定時期,分離焦慮就成了許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齊齊的寶寶一歲半了,每當齊齊要出門上班時,寶寶就蹭蹭蹭地衝過來,一把抱住齊齊的大腿,哭著喊著不讓齊齊走。剛開始齊齊還能讓婆婆幫忙轉移寶寶注意力,再偷偷地溜走。可時間一長,寶寶似乎知道了媽媽的套路,把齊齊看得更緊了,只要發現齊齊有出門的跡象,寶寶就緊粘著齊齊不放。
  • 孩子特別愛粘人?或許缺乏安全感,家長應該多點陪伴
    前段時間,和睿智燈塔的一位王媽媽聊天,她說:「我的孩子都快2歲了,可是還是特別粘人,只要我在家他就一直跟在我身邊,我想做點其他事什麼都幹不了,一旦我稍微離開,他就嚎啕大哭。這讓王媽媽非常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既不能不管孩子,也不能一直呆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太粘人怎麼辦?
  • 如何緩解寶寶入園分離焦慮?家長不妨試試這3大方法!
    眼看9月就要到了,自己3歲的女兒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小A擔心自家這個愛哭哭啼啼的小姑娘適應不了幼兒園生活!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提前預防!隨著寶寶的成長,已經到了要去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但是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應該怎麼解決呢?
  • 家長如何緩解與幼兒分離的焦慮?
    這困擾的主要原因還是分離焦慮。兒童分離焦慮期是指兒童與他的依賴對象,比如父母或者親人分離時產生一種焦慮的情緒。多數兒童跟父母或者親人分別的時候都可能產生焦慮,這是一個正常的情緒反應。那麼,要如何緩解這種焦慮呢?
  • 一離開媽媽就哭,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緩解方法媽媽們值得收藏
    3.環境發生變化導致不適應孩子的適應能力有限,當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由於不能快速適應變化的環境,所以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環境,孩子會由一開始的恐懼,到情緒上的悲傷,再到行動上的掙扎哭鬧,這其實是孩子適應不了陌生環境的一種表現。
  • 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嚎啕大哭?試試這4個方法,應對「分離焦慮」
    每年一到開學季,幼兒園裡總是迴蕩著孩子們的嚎啕哭聲,這種情況時常持續好幾天。其實這通常是因為孩子有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造成孩子有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多,無外乎是孩子年齡小、不適應突然和父母分離、不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只要提前做好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準備即可。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作為幼師,我深刻地知道,孩子的「分離焦慮期」來了。這個時候,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講一大堆道理:「幼兒園多好呀,有滑梯,有很多玩具可以玩,老師教你很多知識。」「上幼兒園能交到好多好朋友,多有意思啊!」然而,大人不喜歡聽的大道理,孩子其實也不喜歡聽。
  • 孩子特別愛哭,是幸福感太低?安全感不足是根源,家長可以這麼做
    關於某些孩子從小特別愛哭、特別難帶的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尤其是一個有著多年照顧二寶經驗的全職爸爸,我的感受挺深的。 為什麼孩子愛哭,不好伺候?
  • 男孩愛哭會變"娘"?幼兒園愛哭不影響男孩成長
    「這個小男孩很愛哭,差不多持續半個月了,現在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呂園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因為可樂平時媽媽在帶,平時又很溺愛孩子,到了幼兒園新環境後,缺乏安全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比其他孩子差,現在老師還在重點關注可樂,幫他儘快融入集體。實際上,不止可樂患上了入園焦慮症,而他的媽媽張敏(化名)也患了焦慮症,甚至比孩子還嚴重。
  • 家有粘人寶寶?4個維度幫你分析本質原因
    時時處處特別「粘人」。關鍵概念:「分離焦慮」主要表現是當寶寶面臨跟父母的分離時,會產生一系列的不適應行為比如:抱著不放、害怕、情緒激動、愛哭、避免跟其他人交往、對陌生人和陌生情境特別害怕分離焦慮是幼兒成長過程中要必經的一個階段一般從6個月開始,到兩歲之後會緩解
  • 為什麼我的寶寶分離焦慮特別嚴重?
    小區有個小孩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他媽媽一直很擔心,為什麼呢?因為她家寶寶太粘人了,一刻走不開。果不其然,這位寶寶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一直哭。在學校不吃不喝,接回家才吃。而媽媽也更焦慮,甚至在教室外站了一個小時聽她家孩子哭。老師無奈道:這個媽媽你回去吧,你的分離焦慮比小孩還嚴重,小孩會受你影響的!
  • 又哭又鬧,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該怎麼哄,四個方法緩解分離焦慮
    孩子不懂可以哭,可以鬧,但父母要知道這是必經的一個過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場考驗父母不但要自己克服分離焦慮,同時也要幫助孩子必須邁過去緩解分離焦慮核心在孩子,只要孩子適應,父母也就適應了下面,我就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幫助父母和孩子儘快度過這個「分離焦慮」階段方法一:花式稱讚幼兒園儘可能多地在孩子面前花式稱讚幼兒園,包括幼兒園的環境優美,老師和藹溫柔,玩具好玩,同學有趣等等,總之把自己能想到讚美的話都說一遍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試試這8招!
    最近很多寶媽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問如何緩解寶寶「分離焦慮」,因此今天我們編譯了這篇短文,給大家一個參考。1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
  • 孩子分離焦慮,不想上幼兒園,父母可以試試幾個方法
    說了這麼多,家長心中早已對分離焦慮有了一個籠統的認知,那麼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父母們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方法加以應對1.學會讓孩子自己處理之前聽說過這麼一件事,有位媽媽,孩子都已經到了上中學的年紀,每天放學都回家,可還是一到校門口就哭著不願意和父母分開,而由於擔心孩子學習成績退步,媽媽就每天都在教師外面陪著孩子一起上學。上面說的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同等程度的分離焦慮其實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體現。
  • 有分離焦慮的孩子更愛哭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分離焦慮的症狀也開始出現。八個月之後的嬰兒很害怕和爸爸媽媽分離,為此以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兩三歲前後,孩子簡直成了父母的小尾巴,分離焦慮症狀也更明顯和強烈。那些被媽媽主要負責帶大的孩子,更是一分一秒都不能離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