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小夥突然腦梗,搶救後眼睛受損,警示:這個習慣正是「禍根」

2021-01-09 名醫在線網

小王今年30出頭,是標準的宅家一族。

幾天前的早上,小王一覺醒來頭暈乎乎的,心想著是不是工作太忙太辛苦,沒想到睡完回籠覺,還是感覺頭暈,甚至起來走幾步都不太穩當。心想著大概是沒吃早飯,餓暈了,於是他連喝了兩罐可樂,再次躺到了床上,心滿意足地刷起了手機。

但是刷著刷著頭暈不說,小王還發現視線模糊了,手機屏幕上的字幕還重影了,眼前的物件都一個變倆!這時候,小王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在家人的陪同下,小王到附近的縣醫院看病。接診醫生初步懷疑小王是腦梗死,隨後的頭顱磁共振結果也支持了「腦梗」診斷。

這讓小王一家子接受不了。30多歲的壯小夥,沒病沒痛,怎麼可能是中風呢?

△ 患者的磁共振片,紅圈中就是腦幹梗死

隨後,小王經過全面檢查,醫生發現他大血管情況尚可,腦梗屬於小動脈閉塞引起,但因為腦梗位置特殊,腦幹梗死,造成了眼球運動的指揮部損壞,一個眼球移動受限,另一個眼球活動正常,造成了視物重影。

腦卒中年輕化,警惕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

臨床上,年輕的腦卒中患者已經並不稀奇了。因為不良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給自己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高血糖會導致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促使血栓形成,造成腦梗死。糖尿病患者發生腦血管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者的4-10倍,其中約85%為腦梗死。

其中有不少人跟小王一樣,發生腦梗時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患有其它疾病。

溫馨提醒:突發暈眩、口角歪斜、言語含糊、視物不清等情況,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就診。特別是單純的眩暈不穩感,容易疏忽,但後循環的腦梗死起病時往往表現為眩暈症狀,如果延誤治療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警惕腦卒中的前兆

腦卒中在發病前,都會有一些輕微的症狀出現。約1/3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數天或數周,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一般發作僅持續幾分鐘就消失,極其容易被患者忽視。

如果您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往往預示著腦卒中的來臨,應積極到醫院救治,不可延誤病情。

①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無力、嘴歪、流口水。

②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③突然感到眩暈,搖晃不穩。這是由於小腦供血不足,影響其平衡功能。上述預兆可以是暫時性的,過些時候就消失,也可能反覆發作,或逐漸加重。

④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

⑤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頭痛由間斷性變為持續性,或伴有噁心嘔吐,這可能是腦出血的信號,應特別注意。

對於上述症狀,不一定每個患者均有表現,但只要有症狀出現,就是可能發生腦卒中的警報,要特別警惕。

夏季易發腦卒中的原因

1、水分補充不足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為了散熱,大量出汗,水分補充不及時,很容易導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機率,從而誘發腦卒中。

2、空調使用不當

夏季高溫時,很多人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進出房間很難適應一冷一熱的溫度變化, 腦血管勢必會不斷收縮、舒張,增加腦部循環障礙的風險,誘發腦卒中。

3、情緒波動

炎熱的天氣,常令人煩躁、易怒,這些情緒的波動會影響人體血壓水平,導致血壓驟升,誘發腦卒中。

腦卒中如何預防?

沒有發生中風的患者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各種危險因素,達到推遲腦血管病發生或者使其不發生的目的,主要措施有:

1、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應該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或者腎病的患者,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抽菸、飲酒的患者要戒菸、戒酒,有心房顫動的患者要抗凝治療。

3、無症狀性的頸動脈狹窄要進行監測,如果狹窄率大於70%,要考慮是否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或者內膜剝脫術,同時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對心腦血管病進行一級預防,但只推薦在高危人群當中進行。

4、注意運動和鍛鍊,平時的膳食應該多樣化,使營養攝入合理均衡。

中醫推薦一個日常「防腦梗」小金方

準備:玉米須、決明子、桑葉、葛根、荷葉、梔子、木瓜、菊花

玉米須:有利於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壓,玉米須含有類黃酮物質,有效地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決明子: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從而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抑制了膽固醇的合成,有效降血脂。

桑葉含有多種生物鹼、胺基酸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

三絳清靈茶正是由以上幾種材料配成,每天喝兩杯,300ml開水衝泡5分鐘。

最後,提醒大家,不良生活方式一時爽,暗藏風險可不容小覷!健康生活其實不難,就從平時的小習慣開始,一點點改變吧!

相關焦點

  • 23歲小夥突然暈倒,腦梗離世,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
    23歲小夥突然暈倒,最終因腦梗離世深夜,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醫生初步檢查,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結果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
  • 53歲大叔腦梗入院,搶救後偏癱,醫生嘆息:廚房1種調料是禍根
    前天晚上12點多,一名男子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ICU進行搶救,經過初步的檢查,該男子是由於血脂水平過高而導致的腦梗突發,經過將近四個小時的搶救,終於保住了這名男子的性命,但是卻落下了偏癱的後遺症。
  • 醫生提醒:2類食物,或是腦梗的「禍根」,為了健康,勸你少吃
    而腦梗,正是一種高危的血管疾病,其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據統計,我國每年有200萬人因腦梗喪生,其中65%的人都存在著不良飲食習慣,如此高的比例,恰恰證實了腦梗多發的原因。腦梗「禍根」已公開!2類食物,勸你少吃腦梗又被稱為「腦卒中」,是血液循環受阻,導致的腦部神經缺氧、缺血,引起的腦組織壞死或軟化現象,而腦梗的禍根,正是以下2類食物。
  • 54歲阿姨腦梗離世,醫生勸告:廚房一種調料是禍根,害了不少人
    遼寧鞍山的李阿姨今年剛54歲,年前兒媳生了孫子,李阿姨就從老家去城裡給兒子看孩子,讓夫妻兩個人能夠安心工作,這一看就是一年的時間,大孫女正是調皮的年紀,小孫子又不老實,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是李阿姨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結果沒想到竟然因為腦梗去世了。
  • 66歲男子突發腦梗,醫生嘆息,禍根是這種常見的調料,放太多了
    吳大爺今年66歲,前段時間卻住進了醫院,咋回事呢?原來就在前幾天的時候吳大爺正在小區裡邊遛狗,正走著呢突然感覺到一陣頭暈頭痛,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狗狗見狀拼命的大叫,終於引來了路人的注意,將吳大爺送進了醫院。
  • 38歲男子腦梗住院,搶救無效離世,醫生直言:飯後一個習慣害了他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家住江西南昌趙先生今年38歲,從事健身器材銷售工作,平常和客戶溝通較多,一般沒有時間隨時喝水,經常買各種飲料喝,趙先生說飲料不僅補充水分還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在五年前趙先生體檢發現顯示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偏高,醫生建議及時吃藥進行控制。趙先生堅持了兩年後來中斷了,身體也一直沒有出現過大的異常,就自以為自己的血脂已經恢復正常了。
  • 25歲小夥,腦梗離世,年輕人,有3件事,要控制好,別不當回事
    這天夜裡,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醫生初步查看,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可不幸的是,搶救了幾個小時後,連接小夥的心電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最終還是腦梗離世了……為何這麼年輕的小夥,會患上腦梗?
  • 54歲男子眼睛看不清去就醫,卻被送進搶救室!專家:這個習慣要重視
    在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門診大廳,54歲的李先生很疑惑,「我只是最近眼睛看東西不清楚想找醫生看看,血壓沒道理測不出來啊。」再一次測量血壓,還是測不出!護士連忙扶著李先生,小心翼翼到了急診。血壓爆表被送進搶救室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賽英了解情況後,讓李先生躺在搶救床上休息了一會,再次測量血壓,終於有了數值,235/156mmHg!「我的血壓怎麼會這麼高?不可能啊!」李先生驚呼。「你有什麼不舒服嗎?有沒有胸悶胸痛?」王賽英主任問到。
  • 28歲小夥,肝癌離世,不熬夜不喝酒,一個習慣是「禍根」
    28歲的小偉躺在病床上,人已經在彌留之際了。醫生在進行完最後一次搶救後,也已經撤離了,沒有辦法了,只能讓小偉的父母和兒子最後再多待一會了。
  • 55歲阿姨腦梗離世,醫生直言:廚房一種調料是禍根,害了不少人
    家住吉林長春的姜阿姨,今年55歲了,兒媳婦剛剛生了個大孫女,姜阿姨就高興的從鄉下來到城裡照顧兒媳婦,天天給兒媳婦做營養餐,還特意從網上找了很多菜譜,也給小孫子餵奶,換紙尿褲,一宿一宿的陪睡,整天忙的跟個陀螺似的,雖然身體累,但是心情卻非常好。
  • 56歲阿姨腦梗離世,醫生勸告:這一滋補食物是禍根,害了不少人
    河南商丘的鄭阿姨今年55歲了,去年兒媳婦兒剛生了二胎,鄭阿姨就到兒子家裡幫忙看孫子,這一看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大孫子剛四歲,人們常說孩子這麼大是「狗都嫌」的年紀,一點也沒錯,每天瘋跑,得時刻盯著他,生怕磕著碰著,小孫子倒還好,他媽媽帶著,鄭阿姨每天看著大孫子,還得給兒子兒媳做飯,雖然很辛苦
  • 47歲阿姨腦梗離世,醫生勸戒:廚房一種調料是「禍根」,害了不少人
    江蘇無錫的張阿姨今年47歲了,兒子結婚兩年了,兒媳剛給生了個小孫子,張阿姨是歡天喜地打包行李,辭掉工作去城裡給兒子看孩子去了。這一看就是一年多的時間,結果沒想到,張阿姨竟然因為腦梗死了。
  • 天冷腦梗多發,76歲總經理突然「半邊癱」
    「電話打得好好的,突然半邊身子不能動彈了……」18日中午,市區某公司總經理,年已76歲的王先生(化名)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公司職員聽到呼救,趕緊將其送醫。 「通過電話大致了解到患者,很可能是發生了急性腦梗死。」揚州市中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李皆發接受採訪時說。
  • 64歲大叔,一年兩次腦梗,醫生:早上這3件事是禍根,最好別做
    提到腦梗,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曾經腦梗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飲食不加控制,或者有著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腦梗的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腦梗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所以一旦救治不及時,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
  • 32歲男子,三年兩次腦梗入院,搶救無效離世,只因一個習慣害了他
    35歲的武先生從事銷售行業,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熬夜加班導致第二天沒有精神,所以經常喝咖啡來提神醒腦。 在32歲的時候公司組織體檢,被查出「三高」,醫生建議武先生要按時吃降壓藥,改變原有的生活狀態。可是武先生覺著自己的身體很好還那麼年輕,就沒有聽醫生的話。
  • 26歲男子,腦梗離世,年輕人對於3件事,要有所控制才好
    這天夜裡,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 醫生初步查看,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 可不幸的是,搶救了幾個小時後,連接小夥的心電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最終還是腦梗離世了……
  • 加速腦梗的禍根是什麼?神經內科醫生:6個習慣務必要遠離
    王先生最近剛過30歲生日家裡又添了個小寶寶,每天上班都充滿了動力。這天早晨他收拾好廚房準備上班時,突然發現自己右半邊身子毫無力氣,坐下來歇息一下沒有任何好轉跡象,走路也搖搖晃晃的。王先生心裡開始慌了,自己要是得了什麼大病可怎麼辦。
  • 50歲後,腦梗高發,晨起出現2種異常,或是腦梗在「興風作浪」
    50歲以上人群是腦梗的高發人群,雖說血栓在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形成,但大多數都是在50歲之後爆發。 近幾年來腦梗雖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它的主要發病人群依然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
  • 因為這些壞習慣 25歲小夥突發腦梗險癱瘓
    近日,浙江大學明州醫院就收治了一位25歲的小夥。年紀輕輕竟然突發腦梗死,右側身體險些癱瘓甚至致命。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壞習慣。刷著手機,卻發現右側身子麻木了幾天前的早晨,小徐一覺醒來頭暈乎乎的,心想著是不是工作太忙太辛苦,沒想到睡完回籠覺,還是感覺頭暈,甚至起來走幾步都不太穩當。
  • 32歲小夥突發腦梗離世,醫生提醒:4種食物是引發腦梗的「加速器」
    32歲小夥突發腦梗離世,醫生提醒:4種食物是引發腦梗的「加速器」 2020-10-22 1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