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大嬰兒到醫院看病,醫生用棉籤壓舌頭看喉嚨時突然棉籤斷裂不見
棉籤吞下肚了?
丘女士抱著嬰兒在輸液。 記者 趙敏攝
4月23日上午,玉林市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因呼吸道感染到醫院看病,醫生用棉籤壓舌頭看喉嚨是否發炎,沒想到棉籤突然斷裂不見了。家屬稱棉籤落入嬰兒喉嚨被吞進肚子,醫院進行拍片和胃鏡檢查後均未發現。棉籤去哪兒了?目前醫院已安排嬰兒住院觀察。
23日中午,南國早報記者來到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看到當事嬰兒的母親丘女士正抱著該嬰兒在輸液。
丘女士說,寶寶只有6個月大,感冒已有四五天,患了支氣管炎。23日上午9時,她帶著寶寶到該醫院門診部兒科看病,給她寶寶看病的醫生姓彭。看病過程中,彭醫生拿一根棉籤伸進嬰兒嘴巴,壓舌頭看喉嚨是否發炎,不料棉籤突然斷裂,落入寶寶喉嚨,隨後被吞進肚子,彭醫生趕緊把他們帶到住院部耳鼻喉科,讓寶寶住院觀察治療。
丘女士說,事發後,彭醫生態度很好,不僅安慰她不要有太重思想負擔,而且承諾一定會擔負所有責任。
丘女士表示,由於寶寶年紀太小,她不想動手術。目前,醫院已安排寶寶住院觀察,看看能否在排大便時順便排出來。如果過幾天仍未排出來的話,醫院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動手術取出來。
23日下午,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部一名姓周的負責人對記者說,23日上午,患兒呼吸道感染,彭醫生用棉籤壓舌頭看喉嚨是否發炎,患兒不配合,在甩頭掙扎的一瞬間,棉籤的堅硬度不夠,斷裂了,彭馬上想取出來,但沒找到。
「不知道棉籤被小孩吞下去了,還是甩頭時飛到一邊去了。」該負責人說,按常識,棉籤很難吞,如果吞進去,需要用力,應該會傷到呼吸道,出現呼吸困難、嗆喉、紫紺等症狀,但患兒沒有這些症狀。醫院讓人去地上找過斷裂的棉籤,但最後也沒找到。
該負責人說,醫院對此很重視,分管副院長帶著小兒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主任進行了會診。通過拍片檢查,沒有發現棉籤影子。但因為棉籤密度較小,X光可以透過,所以也不能確定是否在體內。醫院決定做胃鏡檢查。
23日下午6時,患兒家屬李先生告訴記者,胃鏡檢查已做完,還是沒有查到異物,醫生要求住院觀察幾天。
為什麼不用壓舌板?該負責人表示,醫院原來用的是壓舌板,後來有醫生認為,棉籤比較方便,是一次性的,也比較乾淨,而壓舌板是反覆消毒使用的。另外,壓舌板寬了點,伸進小孩嘴巴會讓小孩感到難受,棉籤相對小一些。所以,有的科室就用棉籤,有的科室就是棉籤和壓舌板混用。此次意外發生後,雖然還未查到棉籤,為了以防萬一,醫院已全部換用壓舌板。南國早報 (記者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