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故事不長我講給你聽……
原創: 李 森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當年,每到春節前,回城探親是知青們最企盼和最開心的事情:一是可以見到分別已久和十分想念的父母和親人,二是可以吃到那些香噴噴的很久沒吃到的媽媽味道。而再次回農場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些年,知青們就是不斷地重複這樣的痛苦與歡樂。
每次回家探親前,知青們早早地準備好了一些黃豆、葵花籽、白面、豆油、木耳等農產品帶回家,一是孝敬父母;二是在當時食品物資十分匱乏的年代,也算稀缺之物;三總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吧。那時我們的工資是每月32元,平時省吃儉用積蓄下的錢,基本上也都扔在鐵路上了。
1978年年末,我準備回天津看望父母,小舅子跟我說他火車上有熟人,可以送我回天津,不用買票,省錢。我很怕麻煩人欠人情,他說回來給他帶條恆大煙就行了。
幾天後,小舅子帶我到哈爾濱三棵樹火車站,把我交到他同事的姐姐楊姐手裡。楊姐爽快地答應下來,讓我跟她值乘的下一趟車走,告訴我準確的上車時間和地點。我就提前寫信將情況告訴了天津的哥哥,讓他接站時,多買一張站臺票好接我出站。
一切都準備妥了,臨走之前,我又給天津的哥哥發去了電報,告知火車的車次、乘車回期、幾點到天津。
小舅子幫我拎著兩個裝著黃豆、葵花子、大土豆的旅行袋,把我送上了車。在車上,楊姐對我一路上照顧,我有時在列車的播音室裡坐坐,有時到列車員休息的臥鋪卜睡上—小覺。楊姐還給我買來了飯,叫我真有些過意不去……
早晨三點四十分,火車到了天津站,停車10分鐘。楊姐幫我拎著旅行袋在車門處,讓我先下車找哥哥,可我在站臺上來回跑了兩趟也沒見到哥哥的蹤影。眼看車就要開了,急得我全身直冒汗。楊姐見狀,急忙告訴我,先把兩個人旅行袋放在車上,她給我帶到濟南去,等轉天的下午5點我再來取旅行袋,這樣,我空手比較容易出站。
話音剛落,列車啟動了,我只得和楊姐揮手告別。我傻傻地站在站臺上,看著我的兩個旅行袋隨車去了濟南。
沒有車票怎麼出站?我還不如剛才在車上時補張小站的票,可哪知道哥哥沒來接我。好在我那時兩手空空的,就沿著鐵道線朝前方走去。軌道縱橫交錯,天黑光線昏暗,我儀憑著交通信號燈能覆蓋的光亮,在枕木或是碎石渣道上朝著既定方向一步一跳或小跑著。大冬天穿著棉大衣,走得我已經大汗淋漓了。迎面過來一位手拿路燈的鐵路員工,看到我問了一聲:幹嘛的?我靈機一動隨口回答:找老張!他嗯的一聲就過去了。我心想哪來的老張啊,好可笑啊。
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當我邁過一個大欄杆,發現竟然出站了,這不快到海河邊了嗎?
當時,唐山地震剛過,眼前到處都是臨建棚,因我家住在天津勸業場附近,距離天津東站不太遠,我走了一個多小時,在天快亮的時候到了家。
我急忙敲門,妹妹開門看到是我時一愣說:二哥,聽大哥說你不是下午三點四十到天津嗎,怎麼……我是哭笑不得,我一想可不,我發的電報真是沒寫清楚是早三點四十分,還是下午三點四十分,妹妹笑著挖苦我是為了省兩個字的電報錢吧……
一家人看到我回來了,高興得很,我說我還是先睡一覺吧,回頭還得去火車站取行李啊。
轉天下午五點前按楊姐的約定,我和哥哥買了兩張站臺票提前進了天津站,等著從濟南開過來的列車。不一會兒的功夫,火車過來了,老遠我就看到了站在車門前的楊姐。等車停穩後,我和哥哥緊跑兩步接過了楊姐和另一位列車員手裡的旅行袋。我和哥哥同楊姐簡單交談了兒句,楊姐告訴我下幾趟返回哈爾濱的車次,讓我回哈時還乘她的車回去,她可以直接送我出站。停車只有六分鐘,我和哥哥急忙謝謝楊姐的關照,臨開車前,我忙把兩盒天津大麻花和一小袋豬排骨塞給了楊姐。
當車開走後,站臺上的旅客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我和哥哥才急急忙忙地一前一後拎著旅行袋往出站口趕去。這時候,已經沒有人出站了,檢票員看到我拿著站臺票,拎著旅行袋,便問我是接誰的?我說接的人剛出去。他說你把那人叫回來,再回來取東西。我還沒來得及回話,只見我哥哥又一手拿站臺票一手拎著大旅行袋呼哧帶喘地趕了過來,正好,檢票員一起把我倆給扣下,我只好說我們是來接從濟南捎過來的東西,隨後打開了旅行袋進行檢查,袋裡面除了黃豆、土豆、瓜子還有半盒哈爾濱香菸和呼蘭火柴盒,還有一些其他的哈爾濱票證,證明這兩個旅行袋是從哈爾濱過來的。沒辦法,我只能承認,最後的處理結果是將兩個大旅行袋過秤,按火車託運快件,由哈爾濱到濟南,再由濟南到天津的路程,補交快件託運費。唉!真是讓我叫苦不迭呀!
一轉眼,返回哈爾濱的日子到了,這次我順利地又坐上了從濟南返回的列車,我還給楊姐帶了兩條天津恆大煙和兩條天津墨菊煙送給她愛人。上車後我把那次出站的經過說給楊姐聽,楊姐哈哈大笑不止,我也隨著一陣傻笑……
一路安全順心地到達了哈爾濱車站,並由楊姐順利地把我送出了哈站。
為了感謝小舅子的「功勞」,我也給小舅子帶了兩條天津恆大煙。回來一算帳:賠了!名言告誡是「吃小虧可佔大便宜」,而我卻反其道而行之,結果是沒佔著便宜反倒吃了大虧!
哈哈,這段有趣的逃票的經歷令人至今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