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秋生 通訊員杜進才
量尺寸、切割、上漆、組裝、加固,在張春亮手中,一塊塊廢舊木模板搖身一變,成為工地上一道亮麗風景線。
張春亮是中鐵城建集團三公司天津寶坻二期還遷房項目分部經理。從一期工程開始,工閒時他就組織作業人員一起搞起了工地小發明,利用廢舊木模板自製安全宣講臺、安全教育二維碼方塊、花壇和垃圾箱等。
「那麼多廢舊材料,扔了多可惜。」張春亮回憶說,當時寶坻一期項目設置安全體驗區,需要製作安全宣講臺,標準圖冊要求一般為鐵質,價格較高,容易磕碰,還不方便維修,他們想:為什麼不嘗試一下木質材料呢?
說幹就幹。張春亮和幾位同事親自上手臨時當起了木工,按照圖冊尺寸要求好一通忙活,好在工地現場工具齊全,還有老師傅指點,安全宣講臺「研製」成功,和廠家定製的區別不大,還更加輕巧耐用。
這一下激發了張春亮的「創作」欲望。他帶頭製作木質方塊和底座,每個平面貼上安全教育二維碼,手機一掃即可接受安全教育,了解事故案例。1個、2個、3個……沒用兩天,20個二維碼方塊擺進了安全體驗區,成了「網紅」安全教育新平臺。
兩項「大作」問世,張春亮的研發熱情愈發高漲。他從製作安全宣講臺中獲取靈感,如果上部的開口做大,灌滿土,貼上中國鐵建標誌,這不就是一個具有企業特色的小花壇嗎?
「寶坻一期項目是標杆工地,每月都接受觀摩,小花壇的製作一下子增色不少,大家紛紛點讚。」對於自己的得意之作,張春亮毫不掩飾內心的自豪。「如果租用花壇,成本不說,運輸也不方便,自製花壇移動便捷,自製垃圾箱也是如此。」
據張春亮介紹,研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小花壇,既要保證外形美觀一致,還要兼顧使用功能,做出了好幾種方案的樣品才最終敲定。「一個花壇需要拼接幾十塊木板,大家都是抓緊晚上或者工閒時段趕製出來的。」
現在寶坻二期項目已全面推廣這些變廢為寶的「小發明」,張春亮還對花壇進行改進,中間做出隔斷,既保證了花草的生長,又減少用土量,更加方便運輸。
「建築工地遍地是寶,這些接地氣的小發明實實在在節約了成本!」近日,張春亮所在項目創新工作室持續開展研發攻關,幾項提升作業效率的小發明即將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