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啃老族」變得越來越多了呢?

2020-11-22 思維魏視

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愛孩子也應該要有界限。有時候父母的愛不適當,不但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還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探索的能力,把孩子變成無能的一代。

近年來,「啃老族」越來越多。什麼是「啃老族」呢?

「啃老族」——是指已經成年並有一定的謀生能力,但在生活上仍然需要父母來供養。所以我們作為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這些行為,你做得越多越容易傷害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的自我探索性變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啃老族」。

第一、過多的控制孩子行為。從心理學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自我生長和自我探索的能力,父母有時愛得太多,喜歡「事事操心」則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探索的能力。

比如:孩子喜歡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樣的朋友,父母都要來「插一腳」。那麼對孩子來說,感覺自己就像個「提線木偶」一樣被父母操控。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容易變得鬱鬱寡歡。長大後對人際關係各種不適應,甚至恐懼社交。

所以聰明的父母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多地扮演一個陪伴者和引領者的角色,而不只是生活的照顧者。學會觀察孩子不要過多地幹預孩子,這樣,你的孩子會更自信,也會更加積極地適應社會。

第二、不懂得引導、過多的打擊孩子。對孩子來說,學會在社會上生活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在成長中孩子要建立正向反饋的基礎。但是,許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直給予孩子過多的負面評價。比如:「你這孩子真沒出息」,「你怎麼這麼沒用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思維也在形成,一旦被父母過多的打擊,就會容易形成唯唯諾諾的性格,不敢探索、失去自我成長的欲望。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習得性無助」。意思是:「一個人一旦失敗多了,就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一個失敗者」。

當他們走上社會的時候,信息和潛能處於抑制狀態,沒有辦法得到激發。複雜的人際關係,是職場工作非常重要的技能,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做好引導,會讓孩子形成自我封閉的性格。 一旦養成習慣,孩子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不知所措,從而在職場中寸步難行。

第三、父母不捨得放手。無論孩子多大,我們都應該讓孩子自己成長、自己承擔責任,這樣孩子的自我意識才是發育完整的。父母應該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潛力,父母捨不得放手會讓孩子本能地認為自己還是嬰兒、還是小朋友。這種小朋友、小嬰兒的心態又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判斷,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人的一生必須要先由自己去探索,這樣才會逐步地完善自已的人格,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體會與精力會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財富。

「自我,從來都不是自己的想像,而是通過經歷才會有所收穫」。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多去和比自己強的東西去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裡,這樣才能認識自我。我們必須培養孩子積極探索的能力,讓孩子在成長中看到自我的成長、認識到自我可以塑造、更認識到自我可以積極訓練、可以得到更好的引領,那麼孩子就會更加的自信去面對社會。

「啃老」習慣的養成會給父母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為之計、謀深遠」,永遠不要忘記孩子自身潛能的開發,而我們需要通過積極的引導與陪伴激發孩子成長與探索的欲望,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啃老族」現象為什麼越來越多?你了解「啃老族」嗎?
    導致啃老族的原因:現在的啃老族的誕生多半是因為兒時父母過於溺愛的行為而導致的。大多數啃老族們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習慣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會上獨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養成了懶惰和只接受別人的勞動果實的習慣,因而長大了還只會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啃老族」的行為與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為什麼當代社會出現了很多成年之後還依賴父母生活的「啃老族」?
  • 中國「啃老族」為什麼會越來越多呢?
    據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國內啃老族佔據中國60%家庭。對此,很多網友表示,」啃老族」帶給社會雖然是負能量,但是在我們這個社會 「啃老」的現象是非常普遍,這不光是富人的孩子要啃老,就算是並不算富裕的家庭的年輕人也要啃老。不像西方國家的年輕人,只要年滿18歲,就要自力更生,父母就不會再讓你啃老了。
  • 老吾老:為什麼90後啃老族越來越多?聽一下老人怎麼說
    根據一些數據,我們發現90後這個人群,啃老5年以下的人佔61.4%,而且我國現在有65%的家庭都存在著啃老的問題,30%左右的青年基本上很多都靠父母養著,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啃老族出現呢?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啃老族越發的上漲呢?一些老人說出了實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怎麼會有越來越多「啃老族」呢?看看啃老族形成的這三個原因
    「啃老族」是社會共同的產物,肯定不是一點、兩點原因的導致的。怎樣才算啃老族?啃老族實際上最初起源於英國,英文全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簡稱NEET,後被臺灣地區音譯稱為尼特族。
  • 「你為什麼啃老」,啃老族越來越多,60、70歲父母早已流下了眼淚
    前言「啃老族」如今在這個社會已經越來越普遍,他們大多擁有勞動力,擁有健全的身體,但是卻不肯工作,只待在家中,等著父母來撫養。這其中當然也與父母從小的教育有關,要想改變是十分艱難。這一家的兩位老人臉上常常憂愁,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有問過久居於此的街坊,原來兩位老人還要負擔起他們兒子一家的開支。這我就十分不解,為什麼成家了還要父母提供經濟來源,後來我才慢慢了解到一些事情。
  • 為什麼老乾媽變得越來越難吃呢?看完之後解開多年的疑惑
    雖然說這些美食固然美味,但是少了調味料的襯託的話,吃起來還是感覺差了些呢。小愛對美食的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吃的時候都會陪上一些調味料和醬料呢。為什麼老乾媽變得越來越難吃呢?看完之後解開多年的疑惑。不過話說回來,這段時間網絡上有個話題,那就是為什麼老乾媽變得越來越難吃呢?估計很多朋友們都想知道,不急往下看看你們就明白。
  • 同樣是自私,為啥「丁克族」比「啃老族」幸福那麼多?理由很簡單
    從現目前的社會狀況來看,雖然"丁克族"與"啃老族"都是一種自私的舉動,但是"丁克族"的生活要比"啃老族"幸福許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丁克族"與"啃老族"的對比1、社會輿論壓力不同"丁克族"不願意生育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確實是源自於孩子的撫養壓力,這也的的確確讓長輩感到失望。
  • 「啃老族」怎麼表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啃老族」怎麼表達? 2007-06-06 12:19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啃老族」是當今緊張而忙碌生活的產物。有這樣一個句子:這個啃老族已經30歲了,但仍然依靠他的父母生活。
  • 用英語表達「啃老族」
    「啃老族」是當今緊張而忙碌生活的產物。有這樣一個句子:這個啃老族已經30歲了,但仍然依靠他的父母生活。有人是這樣翻譯的:   This Neet is already 30 years old but still lives on his parents。
  • 「啃老族」是怎麼煉成的 | 校長專欄
    「啃老族」又稱「傍老族」或「尼特族」,這個詞最早源於90年代末的英國,是指那些有工作能力卻整天宅在家裡,經濟上完全依靠父母生活的年輕人。調查表明,歐洲、美國和日本,15—35歲的年輕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屬於「啃老族」。
  • 如何看待農村的啃老族?你知道什麼是農村啃老族嗎?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的是關於農村的啃老族,也不知道為什麼腦子裡面突然就浮現了這幾個字,我所理解的農村啃老族,大概就是那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到了合適的工作年齡卻一直宅在家裡,不願意跟隨城市的潮流與同齡的朋友工作,沒有自己的積蓄沒有更高的追求活在當下的年輕一族吧。
  • 為什麼如今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胖?
    為什麼如今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胖?甚至現在的孩子一出娘胎,就比20年前要胖。這是肥胖蔓延的又一個方面,近來已經在世界範圍引起廣泛重視。現在不僅是肥胖的孩子比以前多,而且這些孩子在出生僅6個月後就開始明顯肥胖,這顯然是一種與他們的行為或者意志力毫無關係的現象。
  • 啃老族的3個表現,希望你的孩子沒中,不要再無條件容忍孩子了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社會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了。很多網友會在網上攻擊、謾罵這些啃老族,因為他們明明四肢健全,卻不願意去工作,一直呆在家裡靠父母。甚至有些孩子會因此而自豪,我的父母可以養我。但是我們卻不應該一昧地責怪孩子,孩子能夠這樣,父母也有一定的原因。那麼啃老族都有哪些表現呢?
  • 學霸、低頭族、啃老族、飯友的翻譯是···
    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越來越多了學霸、低頭族、啃老族、飯友…… 你知道英語中怎樣地道地描述形形色色的人嗎
  • 平成廢宅後,日本又現繭居族,危害值得中國「啃老族」借鑑...
    那「繭居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上世紀,由於經濟泡沫化,日本原本穩固的勞動結構開始瓦解,隨之出現了一群找不到工作或不願低就的青壯年男性。他們幾乎不與外界接觸,年紀不小卻仍要依靠父母養。就是這樣的一群人,被稱作是「繭居族」或者「啃老族」。日本內閤府今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40至64歲的「繭居族」現已高達61.3萬人,其中有76.6%都是男性,半數以上繭居超過7年。2015年的時候,15歲至39歲的「繭居族」人數才54萬。而現在,「繭居族」不只人數增加,連年齡層都上升了。
  • 不孕不育的中國人,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多了
    吐槽歸吐槽,在鋪天蓋地的小廣告亂象背後,不孕不育,已經是越來越多國人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誰在不孕不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在不採取避孕措施的情況下,規律性生活嘗試懷孕超過12個月後未能實現妊娠,即為不孕不育。通俗來說,就是懷不上孕,生不出孩子來。在中國,不孕不育的夫妻正在增多。
  • 「啃老族」折射人才消費短視
    調查稱,面對就業壓力,「啃老族」悄然出現,他們多為獨生子女,父母溺愛導致獨立生活能力低下、吃苦耐勞精神不強、依賴心理嚴重。尤其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快,就業壓力加大,一些學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對家庭有較大的依賴感,「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啃老族」的現象。對此,媒體和專家學者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第一批「啃老族」的父母已不在,「沒得啃」的他們,現狀如何?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啃老族」這個詞彙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作為成年人的自己仍然不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依靠著父母的幫助度日。在國外,啃老的現象並不存在,因為父母們會在孩子成年後直接地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你應該自己照顧自己!」
  • 聽聽安卓「啃老族」怎麼說
    至於為什麼會不習慣甚至不想換,因為沒有過多的交流我也無從得知,但是我卻從一位安卓啃老族更換iPhone之後的體會的分享中找尋到了線索。這是某位粉絲用親身經歷跟我講述的,其作為一個忠實玩機黨見證了安卓機的發展歷程,從第一部入手的三星S5830到後來的華為Mate40Pro,再到後來的iPhone12 Pro,可以說這是一個安卓啃老族的到新興人類的蛻變。
  • 日本骨灰級「啃老族」,宅家幾十年,把人間啃成地獄
    一、日本老齡化嚴重,啃老族數量眾多作為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日本當地的生育率非常低,日本的年輕人們也不願結婚,這是導致人口結構老化的一大原因。而這些不願結婚的年輕人也大多都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甚至還有不少年輕人就直接與父母一直住在一起,久而久之他們便成了「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