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的3個表現,希望你的孩子沒中,不要再無條件容忍孩子了
生活當中,我們有很多種身份。首先我們作為孩子,是我們父母的孩子。其次,我們還是別人的父母。在職場上,我們是公司的頂梁柱,是下屬的主心骨。人的一生中,會存在很多種身份。那麼這篇文章,主要來寫寫,作為父母的我們。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社會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了。很多網友會在網上攻擊、謾罵這些啃老族,因為他們明明四肢健全,卻不願意去工作,一直呆在家裡靠父母。甚至有些孩子會因此而自豪,我的父母可以養我。但是我們卻不應該一昧地責怪孩子,孩子能夠這樣,父母也有一定的原因。那麼啃老族都有哪些表現呢?我們作為父母的,應該好好觀察孩子是否有這些特徵,不要被啃老而不自知。
一、好吃懶做
第一個就是好吃懶做,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特別是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可能就會懶得動手。而很多孩子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也會表現得非常好吃懶做。會和自己的父母說:「我今天想吃燉雞,可以嗎?」那麼很多父母就會為了孩子忙碌起來,因為孩子想吃燉雞,我們當然要同意了。而好吃懶做,其實是很多啃老族的一個表現。
他們不是一時的好吃懶做,而是一世的好吃懶做。一直要父母為自己付出,父母還不覺得有問題,單方面一直向孩子付出。這其實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問題,一直寵溺孩子,答應他的一些無理要求。因為父母的容忍,才讓孩子敢於這麼一直好吃懶做。
二、對父母有意見
第二個就是很多啃老族,甚至會對父母有意見,有什麼意見呢?這個月我零花錢不夠,為什麼別人的父母可以給他們的孩子買房,你卻不可以。這一種不僅僅是啃老族的表現了,他們甚至對父母都沒有感恩之心。這一類的啃老族,對父母的意見是最大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對你有意見,對你沒有尊重,甚至沒有喜愛,只是一昧地索取。那麼你也需要思考一下,我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才能教育出一個這樣的孩子。
你要讓孩子知道,沒有無條件的付出,只有無條件的愛。我們確實是愛孩子,才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很多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啃老,卻還是願意為孩子付出。其實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不教會孩子獨立生活,不讓他們脫離父母去生存,那麼等孩子到了中年,還有誰能挽救他們呢?難道要年邁的父母繼續出去工作嗎。如果現在你的孩子不僅僅啃老,還表現得對你有很大的怨言,那麼你真的需要詰問自己了。
三、做事需要父母負責
第三個表現就是做事需要父母負責。很多人在外面犯了事,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找父母,想要父母幫自己負責。即使這些人在外有工作,還是擺脫不了他們是啃老族的事實。身為一個成年人,自己沒有絲毫責任心,在這個社會上是無法結交到更多朋友,甚至是前進的。當然這也源於很多父母的無條件溺愛,他們甚至會為孩子說話:「他還是孩子呀!」真的還是孩子嗎?
總結:啃老族的這三大表現,是最讓人無法容忍的三種表現。孩子有問題,但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問題才是最大的。如果自己不好好反省、思考,那麼你的孩子再想改變就難了。如果你現在還是新手父母,更加應該學會,如何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