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進步的根本驅動力:思維的維度

2020-12-16 談笑風生趣財經

以前在某乎平臺上寫一些問題的回答,本意是希望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來吸引不同觀點的意見,從而驗證自己的想法並學習新的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類似於投石問路、拋磚引玉。

但是,當某些回答被系統算法評定為熱門回答之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甚至點讚,總有一些非常不友好的人會來不假思索地批評,網上俗稱這種人叫「噴子」。一開始,我還真的會據理力爭、詳細回復。隨著被噴的次數越來越多,自己都有點快被氣炸的感覺。

再然後,看到有個比較經典的留言,讓自己稍許有些釋懷:你的回答有1萬個人看,1千個人點讚,1百個人留言,10個人噴你;你不去為有1萬個人看了你的回答而高興,也不去感激有1千個人點讚,卻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那10個噴你的人身上,傻不傻!

這個經典留言從感性的角度,很大程度上疏導了我的消極情緒。從那以後,我不再那麼糾結極少數不友好的人噴自己的觀點。有的時候,甚至有點期待別人來噴自己,因為感覺這樣可以提升自己的胸襟、肚量、修養,並改進自己的脾氣。

說實話,做到這個程度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現實教育我,正常人面對別人的善意批評都不能完全做到波瀾不驚,遇到噴子就更加不能心平氣和了。情緒總是能夠先於理智來幫助我們判斷一件事情。我總是喜歡在自己的文章裡面探討「根本原因」、「核心道理」、「基礎原理」,面對被噴的場景而難以淡定,根本原因恰恰就是最強大的人性啊。

接受別人的意見、被別人挑戰自己的固有觀念、甚至承認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一個想法是錯誤的,這些都是逆人性的,阻力極大的。除非,你不要等別人來挑戰你的觀點,而直接自己挑戰自己的觀點,實現螺旋式的自我升級。

家裡的長輩很小的時候就教育我們:上等人不教育自成才,中等人教育成才,下等人教育也不成才。什麼樣的人能夠自成才?成才的關鍵是什麼?關鍵就是頭腦發達。那麼「頭腦」又是什麼?是多吃補腦子的食物和藥物嗎?當然不是,是頭腦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東西叫思維,多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成體系了,叫思維體系。

我將思維體系分成五個維度,希望按照麥肯錫「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來劃分。有緣人看到這篇文章,如果有高人能夠提出改進意見、甚至指出錯誤,本人將感激不盡。當然,如果被無腦噴了,那就繼續鍛鍊肚量吧。

一維:就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不試圖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二維:依靠初始信息建立了自己的基礎認知體系,並永久性地堅持下去。當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或者描述的事情與自己腦子裡存儲的那個版本有出入、或者事情的發展沒有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向進行時,會堅持自己的想法而反駁其他任何版本,哪怕是已經成為現實的事物。這種思維體系的建立據說和「鴨子認媽媽」的原理很像:鴨子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物體,就會終生認定為自己的媽媽。

三維:雖然自己的基礎認知體系的建立是基於初始信息,也就是第一次聽到的、看到的、學習到的、經歷過的,等等。但是,不盲目堅持這個基礎認知體系,在碰到不同觀點、同一件事情的新版本的描述、或者事件的發展朝向自己理解的不同方向進行的時候,會查找信息來驗證哪一方是正確的,直到獲得一個自己認可的真相。只是,在沒有碰到不同觀點的時候,不會主動去驗證自己的固有認知體系,也不會去擴展自己的認知範圍。

四維:在三維的基礎上,會主動學習和吸收新的信息,從而擴展自己的認知範圍。在不斷的學習和吸收的過程中,通過交叉驗證,檢驗自己固有的認知體系,從而使其獲得更新。通過認知體系的更新與擴展,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由此解讀和判斷一切事物的發展。

五維:在四維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律,持續升級(甚至重建)自己的思維體系,朝向哲學家的終極方向前進:參透宇宙。

按照上述的分類方法,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在一維的高度,根本就沒有思考能力可言了。這種人相信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少的,他們要完全依賴別人的想法和意見來處理一切需要思考的事務。這種人一般屬於需要社會照顧的弱勢群體。

值得重點分析的,就是二維高度的人們。我不敢說這種人佔當今世界總人口的大多數,但是根據我們日常生活的經歷,以及尤其是最近疫情的發展,暴露出這種人在世界範圍內是數量巨大的。

二維高度的人,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認知體系,而沒有思維能力,更不用談思維體系了。他們應該是在人生前二十年左右(可能多一點或者少一點),就完全建立和固化了對一切事物的認知和判斷。然後的餘生,他們的大腦都是在做一種「匹配」和「對比」的機械式工作。就是說,他們每遇到一個觀點或者事物,就去腦海中尋找類似的、可以匹配的對應信息,然後進行對比。差不多或者一樣的,他們就認可;差很多或者乾脆有點不一樣的,他們就否定。

這種思維維度的核心就在於「固化」二字,中短期內完全沒有改進和升級的可能。長期很難說,搞不好人家五十年以後突然覺悟了呢。這種思維維度的人,是最容易產出「噴子」的人群。因為他們看到一個新觀點,或者是和自己印象中對一個事物的不同版本的描述,他們就本能地否認新信息,而維護他們的固有認知。一部分不吐不快的人就自然出來噴別人了。

那麼,面對這種人應該怎麼辦?這幾年網上不是流行一個詞叫「閾值」嘛,用這個詞來描述的話,就是改變這種人的觀點的閾值極其高,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源和力量才能突破這個閾值,產生改變的效力。那麼請問,我投入這麼巨大的資源去改變他們,圖什麼呢!

三維高度的人,我願意一廂情願地認為,佔我們社會總人數的大多數。當然,我必須承認我並沒有事實依據來支持這個美好的願望。為什麼說「三維高度的人佔社會大多數」是個美好的願望呢?因為只有達到這個思維維度,人們才能真正開始持續地進步。而社會的進步是依靠個體人的進步所帶動的,如果大多數人都不進步,社會就非常麻煩了。這個事情網上有非常靠譜的意見領袖專門發文講過,世界很多國家正在「印度化」,包括唯一超級大國美帝。

三維高度的思維的重要特徵,就是面對不同觀點或者事物描述的時候,會通過查找信息來驗證到底自己的固有認知是正確的,還是眼前的不同版本是正確的。這個動手查詢和檢驗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如果自己的固有認知是正確的,那麼這個認知會得到強化。如果新版本信息是正確的,那麼自己的認知體系就得到了一次更新。以後遇到同類的事情,自己就能夠做出更加正確的判斷。

但是,三維高度還是有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地方,那就是進步的隨機性。三維高度是不會自主更新和升級自己的認知體系的。如果沒有碰到新觀點、新版本描述、新的事態發展,那麼人就會在渾然不知的狀態下繼續依靠自己少年和年輕時代形成的固有認知體系而行事。換句話說,如果以前建立的認知是對的,那就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對了;如果以前的認知是錯的,那也同樣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事情做錯了,關鍵是錯了以後還不知道錯在哪裡。

四維高度的思維的重要特徵,是它真正開始朝向「成體系」的方向發展了。換句話說,前三個維度的思維,根本不叫「思維體系」,而只是認知成了體系。前三個維度要麼根本沒有思維,要麼思維是獨立的、斷點的,類似於沒有串線的珍珠。

之所以說四維高度開始能夠成體系了,是因為四維開始主動學習、主動拓展認知邊界、主動驗證固有認知體系內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個事件描述,等等。在這樣的主動學習過程中,知識密度開始產生。當知識密度的提升達到一個臨界點也就是流行的話叫「閾值」,很多曾經看似不相關的信息會被串聯起來,從而有種「突然之間明白了很多事情」的頓悟的感覺。

而真正重要的,就是剛剛描述的那個「看似不相關的信息被串聯」的過程,這就是思維體系的建立過程。這個神奇的過程很難具體描述,但經歷過的人會發現,自己突然可以看懂很多事情、可以解釋很多事情,當然說句半開玩笑的話,會突然覺得自己以前怎麼那麼蠢。

舉一個例子,請問大清朝是怎麼倒閉的?這個東西歷史書上有寫,你可以按照那個課本內容去念。關鍵問題在於,課本上一般寫的是「對貧苦民眾的壓迫」、「生產關係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列強的侵略」等等之類,你都理解透了嗎?如果考試要考,大家一般就是死記硬背什麼「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不但背書很痛苦,而且很難記憶。如果記不牢,考試就寫不出來。

這時候,如果有人問你,俄羅斯財政困難,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你能夠聯繫到「大清朝倒閉」這個問題上面嗎?這段歷史是這樣子的:

由於卡爾·本茨在十九世紀後期發明了汽車,而美國的亨利·福特於1908年生產出第一輛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在美國率先引爆汽車產業革命。而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催生了大規模的橡膠需求。橡膠類的股票就在全世界的證券交易所迅速地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如果橡膠價格可以人為控制,或者說,橡膠的產量無論如何也無法大規模地提升,那麼橡膠的價格就能持續保持高位,從而支撐橡膠類股票的價格。但是,英國人發現馬來西亞是個種植橡膠的好地方,於是迅速地在馬來西亞推廣橡膠種植,並很快導致橡膠市場供應過剩。最終於1910年下半年導致橡膠類股票泡沫破裂。

大清朝當局在當時的遠東最繁華的第一大城市的上海的交易所有一筆資金,在這次橡膠股票泡沫破裂的過程中損失殆盡。為了填補財政窟窿,大清朝迫不得已走了川漢鐵路國有化這步棋,導致了史上著名的保路運動。而為了應付保路運動,大清朝將湖北訓練的新軍調往川漢鐵路現場辦公,導致英雄城市的某部空虛,於是在1911年的10月份發生了影響我國歷史的超級事件。

上面這個故事是不是聽起來很玄幻?二維思維能力的人一定覺得這是我編出來的故事。那麼為了滿足二維高度的觀眾們的需求,我再「編」一個故事:

1973年,由於美帝在中東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對美帝及其盟友展開報復:石油減產加禁運。這樣一來,石油價格從3美元一桶直線上漲到13美元,短期的後來到將近四十美元一桶。中東一群原本窮得掉渣的國家一下子翻身成了土豪國。但是另一個國家也由此一夜暴富:蘇聯。

蘇聯在八十年代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其外匯收入的一大半來自石油,根本原因就來自於七十年代的那次漲價。一夜暴富之後的蘇聯,有了更大的經濟基礎和美帝展開冷戰的較量,也支撐了其擴張的雄心。高潮就來自於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

三維思維能力以上的朋友就可以想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打仗的基礎不是因為有兵,而是因為有錢。這是由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糧草,就是錢。有錢,才能發動戰爭去搶地盤搶資源,從而獲得更多的錢。

雖然導致蘇聯倒閉的原因有很多,歷史書上描述的方法應該會和大清朝倒閉的原因類似,什麼「生產關係不符合生產力發展」之類的。但是深層次的原因,還是需要從底層架構去挖掘。這個挖掘的過程,就是思維能力運用的過程。

1985年至1986年,世界經濟有點蕭條,需求不足會導致物價下跌這是大家都認可的道理。這個時期,石油價格下跌了一半。蘇聯的石油出口創匯損失慘重,同時由於蘇聯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和輕工業產品,就需要大量外匯支付這些必需品開支。結果蘇聯苦熬三年,1989年在東歐發生了很多事情。再熬了兩年,蘇聯倒閉了。對了,這幾年的世界石油價格都沒有起來。有沒有把大清朝倒閉和蘇聯倒閉的原因聯繫起來?

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當學習的積累形成某個領域的知識密度,再通過進一步學習提升知識密度,最後當知識密度突破某個閾值,就完成了很多看似不相關的信息的關聯,也就是某個層次的頓悟。這個過程就是思維體系的建立過程,當然也許一次「頓悟」還不夠,多幾次你就必然會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了。

當這個思維體系建立起來之後,我們就可以運用這個思維體系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好比手上有了金剛鑽,可以出去攬瓷器活兒了。通過上面兩個案例的描述,如果能夠在腦子裡建立起「財政對於一個社會的影響」的思維能力,這個學習就算成功了。有了這個思維能力,你可以分析今天的俄羅斯、中東土豪國、美帝、老歐洲等等的國際局勢和重大國際事件背後的原因及其未來發展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這種思維能力是一種通用能力,你完全可以把它移植到任何其他方面,比如股票投資、企業經營、產品銷售、營銷活動等等。這是我們立足社會、創造價值的根本源泉。而當「點」的思維能力成長連接為「網」的思維體系之後,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將更加賦予我們看懂很多事物及其發展趨勢的能力。

五維高度的人,要么正在朝向哲學家的方向前進,要麼已經可以稱之為哲學家了。這個維度已經脫離了對具體實像的研究,而升華到對基本規律的研究上了。我們常說,有人具有「一眼看透事物(或者人)本質」的眼光(或者能力)。這種「看透本質」的能力,其實就源自於對基本規律的研究和理解。

喜歡《易經》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善易者不卜」,意思就是精通《易經》的人,不需要通過佔卜就能準備判斷一件事情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是因為這個人已經精通了事物發展的基礎規律了。這不就是很多人夢想擁有的預測未來的能力嗎!

當然,有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這件事情很難說,畢竟這麼強大的思維體系只是相當於一個「公式」,要解題光有公式不行,還要有原始數據的輸入。因此,沒有海量原始信息的輸入,光有「公式」也無法憑空預測一些大事件的未來發展。

很多人都聽說過一段「雞湯」,說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講過一段話:如果把我一個人丟在沙漠裡且身無分文,只要有一個駝隊經過,我一定能夠重建今天的商業帝國。這段話據稱出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它的核心意義是告訴人們,石油大王之所以是石油大王,不是依靠他有多少資產,而是因為他的頭腦。這就是石油大王腦子裡的商業思維體系的價值。

我猜,到這裡也差不多說清楚了關於我理解的思維的五個維度。如果人生想要實現所謂的成功,或者單純的想要日子越過越好,那麼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徑,就在於思維維度的提升。我已經不知道第幾次引用網上這句最近很流行的話了:人賺不到自己認知範圍以外的錢。而我還喜歡另一句話:憑運氣得來的一切,終究會憑本事虧光。

關於具體怎樣提升思維的維度,我相信之前的一篇文章已經寫得比較清楚了,歡迎查閱《有關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幾個通用原理》。

相關焦點

  • 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維度
    「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維度。」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
  • 《認知維度與知識維度》
    1-2:什麼是知識維度: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也是有維度之分,簡單來講,淺層知識是低維度,深層知識就是高維度。1-3:討論這兩個概念有什麼意義呢?當我們學習任何知識時,都需要明白「自我認知」和「知識」在維度上的匹配關係,也就是自己的「認知」能力所處的維度和學習的「知識」所處的維度,最好能在同一維度或相差不大,這樣才會使你的學習效能發揮到最大,也更能領悟到知識最核心的內容,內化效率當然也能最大化。
  • 單親媽媽閱讀收入獲得11000元,告訴孩子人生可以從6個維度塑造
    在學習、事業、關係、思維、財富、情緒6個維度不斷精進,從2020年2月第一期開始,到現在媽媽已經閱讀了108本書,寫了108篇書評或九宮格。在這個剛剛過去的7月第6期18天裡,通過學習、事業、關係、思維、財富、情緒6個維度,媽媽和你又有了許多的交流和進步。
  • 寬創國際:新生態的驅動力,海科集團企業展館試運營
    海科集團30年來以創新和服務為根本,活躍於新能源材料、半導體化學、營養消費化學、石化、醫藥、金融等領域,通過協同開發的技術合作和靈活的資源整合,開發高效、可靠、安全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協同上下遊合作夥伴創造可持續的價值。在此項目中,寬創國際結合其深厚行業背景,以「新生態的驅動力」為主題,展開此次策展、設計及施工等一體化工程。
  • 單親媽媽通過閱讀收入1.1萬+,告訴孩子人生可從6個維度塑造
    在學習、事業、關係、思維、財富、情緒6個維度不斷精進,從2020年2月第一期開始,到現在媽媽已經閱讀了108本書,寫了108篇書評或九宮格。在這個剛剛過去的7月第6期18天裡,通過學習、事業、關係、思維、財富、情緒6個維度,媽媽和你又有了許多的交流和進步。
  • 遊戲人生思維理論(生命學)
    所以放在文明進步的今天,看起來必然就有點兒戲了。我們所在的宇宙,既然是個超級虛擬實境遊戲,那必然存在一個現實世界,而那個現實世界的文明高度,是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我且稱它為:造物主現實世界,造物主們打造了一款超級虛擬實境遊戲,而我們世界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是這個遊戲的玩家,進入遊戲的,便是我們的靈魂意識體。對於靈魂意識體的理解,大家不妨打開腦洞想想,究竟什麼是我?身體?大腦?還是心臟?
  • 思維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比特幣831分析
    ,可時代不會,時代的進步是全人類的腳步,而某個公司的進步是數十人甚至上萬人前進的腳步!即便是這些人當中有個別的如同幣哥一樣思維偷懶的人,但會被大部分人進步的思想填補這種空缺,所以時代不會停滯不前,時代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必上面的話,大夥沒懂幣哥的意思,今天就流水形式的給大夥聊天吧!
  • 所有創造性活動都跟思維有關,人類的進步就是人的思維的進步!
    思維能力是考察一個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標誌,恩格斯曾將思維譽為 「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人們的一切創造性活動都與思維能力有關。從根本上說,人類的進步就是人的思維的進步。第1題:如何巧取手錶?
  • 思維品質是一個關鍵維度
    南方周末記者採訪多位多年從事英語教學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大都認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維度最關鍵的一個在於思維品質。「英語不是課本,不是試卷,是能力,是世界。我很喜歡這這幾句話,所以我把它借過來。」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羅少茜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英語學科首席專家。
  • 林裕丞:多維度的思維模型 - 領導者的蛻變心得
    多維度的思維模型 - 《領導者的蛻變》心得
  • 法治思維的六個維度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農曆閏六月十八【本期導讀】>法治思維的六個維度>幹部書架不應成擺設>打擊傳銷需全面清查>研學遊不能流於形式>別再用集贊綁架孩子【理論速遞】>《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 外界壓力與自我驅動力
    我從 2016 年就開始用 QQ 郵箱的定時發送功能,每一年都給一年後的自己發一封「一年前的來信」,讓未來一年的自己看看此時此刻的自己是否進步了、開心了,還是說過得更差了。 坦白說,我算是一個自我驅動力蠻強的人了,但我卻非常牴觸外界壓力,這很矛盾。 我總會因為上班的不開心搞到自己非常焦慮,越上班越迷茫。 我不知道現在的白領是否都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是否知道自己在幹著什麼,是否喜歡自己此時所幹的事,是否相信自己可以通過這份工作創造出自己的事業?
  • 遊戲化設計八大驅動力:結合用戶旅程,調用不同的核心驅動力(二)
    案例:維基百科屬於這種類型的驅動力,讓用戶有責任感完成公共使命。2. 進步與成就感用戶能取得進步,並在當中獲得成就,能在比較中有優勝心理。案例:天貓618等電商活動就是這個驅動力的表現。限時打折、活動大促、充值領寶物就是這個驅動力的體現,也是目前商業上使用最廣泛的核心驅動力。7.
  • 為什麼營銷需要不斷地提高思維維度?
    靠著這樣的「升級打擊」,京東從光碟生意中擺脫了同維度的競爭對手,贏得了先機。提高一個營銷思維維度,競爭對手也少了好多。以前每逢節日,都是要擠破腦門想促銷活動,從主題,優惠方案,設計方案等等都要花大量時間研究,後來提升了一個維度考慮,到底節日促銷重要嗎?是不是消費者要依靠節日促銷才能下單?不是的。
  • 人生沒有天花板:拆掉思維的牆,變身高手完成躍遷
    來不及八卦的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年在公司的遭遇:工作5年,升職半級……職場中,同樣的資源,有些人能實現飛躍般的進步;而有的人兢兢業業,卻始終原地踏步。這兩者的區別到底是什麼?直到最近讀到了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下文簡稱《躍遷》),我才一下子豁然開朗。
  • 職業生涯規劃 | 追求進步是人生重要的財富
    職業生涯規劃 | 追求進步是人生重要的財富 時間:2020-11-12作者:  「人生沒有希望,人生只有創造,只有靠創造才有希望,需要通過進步去獲得人生重要的財富。」
  • 如果你覺得理財沒有用,那是因為沒有站在人生的維度裡去看待
    理財賺的錢並沒有比雙手賺的錢更高貴,有理財的人生和靠雙手打拼出來的人生也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不過理財是人生到達一定階段後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如果將財富的增長畫出一條曲線,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財富值。有理財和沒有理財曲線的走勢是有很大區別的。
  • 多緯度構建教育遊戲學習驅動力
    遊戲化學習是解決人類的學習驅動力問題,那麼如何從多個維度來構建學習驅動力?目標:學習的目標,學習的階段一目了然,成就:學習的成績單,學習成績看得見。另外加上簡單便捷的學習,循序漸進的提高,自適應的難度,個性化的推薦等一起構建遊戲化學習驅動力。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qdkt.amath&hl=zh-CN
  • 顛覆人生的六種思維方式,學會受益終身!
    進入維度之門,打開心靈密碼,享受智慧人生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中提出的一個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
  • 戰略思維能力的四個維度
    企業發展的好壞與企業戰略方向的制定密切相關,而企業戰略制定則受到制定者戰略思維的直接影響。所以只有了解什麼是戰略思維才能制定好企業戰略發展方向,而關於戰略思維能力可以從四個維度出發。1.通過前瞻性的先進思維,了解公司外部業務環境的發展動態與行業相關的社會、經濟、政策和技術宏觀信息,分析對其公司和整個行業可能產生的直接影響。2. 制定業務戰略能力戰略不僅要自己明白,更要讓其他人知道、理解並認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戰略的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