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副業月收入過萬,但還是選擇不辭職」
最近因為身份證搞丟了,回老家去辦了一張新的身份證,順便約前同事小秋出來聊了一下,這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小秋現在一個月收入都是一萬好幾了,有時候趕上行情好,甚至能賺好幾萬。
這實在是讓我驚訝,要知道在我們這個三線小城裡,月收入過5000都屬於「稀有動物」了,他是怎麼做到這麼高收入的?
小秋告訴我,他的正職收入只有3000多,但是因為工作穩定、清閒,平時也不用加班什麼的,所以有大把的時候可以學習新的東西或者是發展自己的副業。
而小秋就選擇了利用休閒時間去剪視頻,有時候一個視頻流量起來了,他一天就能賺到一千好幾,這就是他的高收入來源。
我聽後又是一驚,忍不住問了一句:「既然這個這麼賺錢,那你為什麼不辭職安心做視頻呢?豈不是更賺錢?」
小秋一下笑了:「跟你說句老實話吧,辭職做這個反而沒有我現在這樣賺錢,因為那樣的話,我的收入構成就太單一了,完全看平臺給飯吃,到時候平臺一變動,我就啥收入都沒有了。你看,要是我還有一份工作的話,那平臺變動了,我至少還有3000的收入吧?社保也不用愁吧?最重要的是,這現在這麼做,人沒那麼焦慮,不用整天擔心沒流量啥的。」
聽完小秋的話,我感覺他這想法似乎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啊,於是又詳聊了一番,他也給我說起了自己這些年的經歷。
二、「工作多年後,我才知道穩定有多重要」
小秋告訴我,其實在我們辭職離開後,他也在不久後選擇了辭職,當時跟我們的理由是一樣的,覺得這公司沒前途,一直沿用以前的技術,再發展下去肯定是沒啥前途的。
所以,他跟我們一樣,選擇了去「外面看看」,然後就來到了深圳,這裡的技術更新很快,小秋以前學的東西在這裡根本用不上,他只好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只求先混個入職就行。
找了一個月工作終於入職了,這是一家初創企業,老闆曾是某500強企業的高管,一開始就實行了「狼性文化」,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要從早上的9點忙到晚上的11點。
經過半年的奮戰,小秋感覺自己終於入門了,可是,這時候拖欠了小秋2個月工資的老闆卻跑路了!
小秋很無奈,只好又去找了一份新工作,但這又是高強壓的工作,而且老闆說周末不休息就不休息,這讓小秋很沒有安全感,在這一年裡,他先後跳槽了3次,儘管每次的薪資都有上升,但他仍然感覺不開心——因為他總感覺自己隨時可能會失業。
後來,因為頸椎感覺越來越難受,他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是勞累過度引起身體不適了,於是,他選擇了辭職回家養病,恰好又遇上前公司還在招人,他就回到了前公司。
經過這一番折騰,小秋感覺現在所在的公司雖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它勝在足夠穩定,即便你能力不行、即便你有時候會犯些小錯、即便你臨時有時要請假,公司也不會辭掉你。而且,因為公司業務已經穩定下來,資金流也相對更加健康,也就不用擔心公司跑路的事情了!
因此,想明白這一點後,小秋就安心在這家公司呆了下來,上午就安心完成工作,下午的時候就認真搞自己的副業,結果收入反而比以前還要高。
三、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重點在於你想要什麼
很多人都嚮往著這樣一種 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但實際上,這樣的工作實在是太少太少了,不能沒有吧,只能說找到他們實在是太考驗運氣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工作都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的,高薪資的工作往往壓力大;發展空間大的工作競爭強;安逸舒適的工作也往往代表著工資低...
但同時,這些看似壞處的地方,有時候也是好處,壓力大的工作能讓你獲得更高的報酬、競爭強的工作能讓你更具競爭力、低薪資的工作會給你更多的自由...
所以啊,別去追尋什麼完美的工作,先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又適合什麼樣的工作,然後再去決策。
另外,結合當下的情況來看,小秋的選擇是適合大多數普通人的,也就是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利用休閒時間去發展副業。
這樣做的好處十分明顯,進可以努力搞副業爭取高收益;退可以休閒放鬆安心拿工資;綜合來看,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嚴峻就業形勢下。
所以,聽完小秋的經歷,我真是忍不住感慨一句,別太羨慕別人的高薪資,有時候,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知道大家對這事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趙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