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棟哥。
你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選擇了穩定,還是勇敢地跟隨了自己的興趣呢?選擇之後你有沒有後悔?
其實這一直是一個困擾大家很久的難題,選擇穩定,以後的日子一眼就能看到頭了,每天就是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工作,但是穩定也能減少很多煩惱,不用經歷大風大浪。
選擇興趣,好處就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感到比較開心,但壞處是再喜歡也必須要賺錢,要面對很多不確定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要餓肚子。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先說答案:「因人而異」
是的,這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理性的選擇。
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有3個不同的思考角度,可以幫大家結合自身情況,判斷一下哪種選擇,更適合自己。
畢竟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1.行業趨勢
其實我們找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以後從事的工作能不能長期、持續賺錢,還是挺重要的。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以後能越來越好,那麼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最好就要做一些職業規劃。
不只是考慮興趣和穩定,還應該想想你要做的工作,將來行業和崗位的趨勢是怎麼樣的。
比如說開書店、傳統媒體、銀行櫃員,這些都是未來可能消失,或是說存在數量非常少的行業或崗位。
不管你是出於興趣,還是穩定方面的考慮,當這個行業或崗位逐漸沒落的時候,還是要選擇就業趨勢比較好的工作,這樣對以後的生活會有比較大的幫助。
不然可能等10年後,這個行業或崗位消失,或是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了,你就需要重新找工作。那時候你要面臨的,不僅是工作技能單一需要重新學習,還要面對家庭帶來的中年危機。
就像兩年前,河北要取消一些地方的路橋收費站,結果失業的工作人員,跑到領導那邊去討說法。
其中一個大姐說,我今年36歲,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我只會收費。
雖然很讓人心疼,但是時代的變遷誰也沒辦法。
所以行業和崗位趨勢,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2.家庭收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家庭是個很現實的因素,有些家庭並不富裕的人,可能大學都沒有上,就出來工作了。
作為大學畢業生,讀了十幾年的書,終於可以出來找工作。
父母含辛茹苦這麼多年,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肯定是希望你工作後,能夠幫他們分擔一些經濟壓力,這時候或許選擇收入穩定一些的工作,會比較好。
畢竟憑自己的興趣去工作,並不一定能夠賺到錢,說不定剛開始還需要父母幫忙,這樣豈不是讓並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是如果你的父母收入還可以,甚至你不努力工作,就要回去繼承家業,那你就可以選擇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畢竟這個時候,父母並不需要你幫他們分擔經濟壓力。
3.專業能力
如果讓別人給你建議,在興趣和追求穩定上,大多數人給你的建議,都會是追求穩定。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大家覺得你好歹讀了幾年大學,專業能力應該多少有一些底子,但是你的興趣就不好說了,所以權衡利弊之下,肯定覺得你追求穩定更合適。
確實,如果你的專業能力很好,那還是要找專業對口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在大學,確實真的沒有學到很好的專業能力,找工作的時候,也經常因為專業能力的原因被拒絕。
那就可以考慮,去找和興趣相關的工作,畢竟兩者如果在同一起跑線上,比較有熱情,有興趣的工作,說不定能讓你發揮更大的才能。
不過如果你現在已經在上班了,那還是建議不要立刻辭職去做興趣相關的工作,可以把先興趣作為副業試試,看看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
我有一位朋友,很喜歡打籃球,於是有一天裸辭,去做籃球直播,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賽場,為別人介紹比賽的各種賽況,同時還根據選手的現場表現,做一些數據分析。
但是沒過幾個月,他就覺得不行了,一點都不想再做下去,因為每次直播要好幾個小時,比平常工作還累。
而且每場比賽都要做數據分析,讓他很頭痛,時間一長,越來越享受不到,當初籃球帶給他那種純粹的快樂。
從興趣到職業其實沒有那麼容易,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興趣好,是因為這是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唯一的樂趣,但是當你把唯一的樂趣都變成工作,那就會變得越來越煩躁和迷茫。
當然,也確實有少數人把興趣做成職業,既過得開心,又賺得不錯。
也許,你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