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高學歷孩子一定學習好?博士網友:我兒子多少名他班多少人

2020-12-25 育兒大記事

有一位做老師的朋友經常和我們說起和孩子家長的那些事,家長們都希望老師都多關注一點自己的孩子,總是把態度擺的非常的低,客客氣氣的對朋友說:讓老師你費心了,我們心裡是非常的感謝。我跟他爸都沒文化,也幫不了什麼忙,全靠老師你多多關注。

態度這麼低,也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父母甚至因為自己學歷低而覺得自己愧對孩子。

但是父母學歷高,孩子就一定學習好嗎?

首先,父母學歷高對於孩子的學習是有利的。因為父母的見識可能更高,還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所以父母學歷高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很正常的。

但是,未必父母學歷高孩子就學習成績好。

有網友自己是博士,妻子是研究生畢業,兩個人將近35歲才有了一個寶貝兒子,那是被家裡的4個老人給捧在手心裡喊在嘴裡長大的,聰明還是有點的,可是就是太淘氣了,怎麼都不願意學習,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的最後一名,真的是:看他兒子考試多少名就知道他班裡有多少人。

每次學生請家長,他是學歷最高的,但是他兒子學習成績是最差的,從小被人誇到大的爸爸,自從孩子上了學就怕見到老師了,只是感覺有點抬不起頭來。

孩子成績好壞和父母的學歷並沒與必然的聯繫,而且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的學歷幾乎就已經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了。

所以爸爸媽媽們應該做的不是因為自己學歷低而覺得對不起孩子,而是想辦法在現有的條件下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對此,你有什麼見解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碩士媽媽:「我的孩子成績不好,但他孝順,還燒得一手好菜」
    儘管我們都知道父母基因遺傳對孩子智商發育的重要影響,卻也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這種遺傳未必盡如人意。不知有多少高學歷父母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幾欲崩潰」,感慨自己兩口子當初上學時都是學霸,怎麼生下來孩子卻是個學渣。
  •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心安理得的缺位令人擔憂:我沒錢學歷又不高
    「這個道理我懂啊,但我沒有錢我學歷又不高,我能怎麼辦,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很多父母都會發出類似這樣「撇清責任」的心聲。 因為沒有錢送你去貴族學校接受所謂的專業老師教育,自己學歷又不高知識儲備不夠沒有能力教導你,不是每個父母都是有錢人李嘉誠比爾蓋茨,也不是每個父母都是知識淵博的博士教授,所以,孩子,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吧,你能學多少領悟多少,全憑你自己了!
  • 中國博士:與美國博士相比,含金量差多少?高學歷=科研實力?
    中國社會始終都是羨慕高學歷人才的,因為自古以來也是這樣,唯有高學歷的人才才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從很小就樹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報復,未來一定要考大學,考完大學考碩士,然後再考博士,博士出來雖然年齡已經比較大了,但是你的學歷卻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
  • 為鼓勵兒子找工作 母親出奇招 「他賺多少我就給多少」
    【孩子入學需提供父母無犯罪證明   警察怒了!】
  • 「一個兒子碩士畢業,學歷最低」會教育父母,孩子成才輕而易舉
    「一個兒子碩士畢業,學歷最低」:蔡家6個孩子5個都是博士昨天,我家老公看新聞,一邊看一邊感慨:「一個兒子碩士畢業,學歷最低,這是什麼神仙家庭啊?」碩士畢業,還學歷最低?沒錯,我老公看到的是那位擅長培養博士娃的超強爸爸蔡笑晚家的教育故事。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多少孩子
    文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8000人只錄取60人,不少家長精心撰寫了「牛娃簡歷」,簡歷顯示這些孩子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頻現「高學歷」父母、超前能力。>「愛」孩子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不斷學習掌握的,一定要努力防止一不留神由「愛孩子」變成「害孩子」。
  • 高學歷家長輔導孩子,算不算教育不公平?
    他們說這這個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好,屬於是個父母都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而這幾位家長中有人認為之所以孩子這麼好是因為這個孩子的父母是高學歷的緣故,而且言語中讓我感覺到了他們放佛孩子覺得人家父母學歷高對他們的孩子反而「不公平」……我有點哭笑不得,怕被「傳染」就改到離他們遠一點的地方站著去了……
  • 「終究還是把兒子送上了不歸路」 父母的苛責,多少孩子的痛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無論孩子犯錯與否,父母都應好好說話。過分苛責不僅對改變孩子的言行無效,還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克制急於說出口的告誡和批評,相信孩子能夠做好自己的事。信任,是對孩子最有力的託舉。還記得那位在美國常青藤念書的女博士麼?從小被追求完美的媽媽嚴苛要求。
  • 理工科博士父母的困惑:孩子語文成績不好,和我的基因有關係嗎
    博士說,啊,我們都是英文論文。好吧,那我來說說父母的學習基因是否能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有科學研究表明,父母多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只能從行為上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比如,父母的數學好,那麼肯定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數字的敏感度會傳遞給孩子。
  • 高學歷一定有高收入嗎?看看中國博士的工資收入,網友:不敢相信
    博士這個學位的人才在我國算得上是高等領域的人才了,這樣的學歷對於自己未來找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至少會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大多數人在學歷上的提升就是為了未來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能拿到不錯的薪水。
  • 「不生就是浪費基因」,高學歷夫妻被催二胎,網友:看來是我不配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當高學歷夫妻遭遇眾人催生二胎林蕾今年35歲了,和丈夫都是博士學歷,早些年忙於學業和工作,在結婚生子的問題上,相對會晚了不少。好在從結婚到懷孕再到生孩子,一切都很順利,然而兒子才剛滿三歲,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便紛紛勸他們將二胎安排上,原因是雙方都是高學歷,擁有優秀的基因,再生一個娃也能延續這種好基因,不生等於浪費。
  • 學歷與生死,我父母選擇了學歷
    我父母剛從農村出來做生意的時候,學歷低、沒有背景、沒有錢;後來靠著他們的努力和創新,有了家裡的小生意,收入高過很多有「鐵飯碗」的國企員工。這過程確實是辛苦的。我清楚地記得,他們每天凌晨5點前必須起床,晚上12點左右才能休息。然而,結局是他們成功地超越了那些學歷好的人,過上了45歲即財富自由的生活。
  • 帶走爸爸的瀘縣女孩:你內心的苦,藏著多少中國父母的不自知?
    只是父親豁出命也沒能保住孩子的命,但我想,如果父親還活著,你問他後不後悔,他一定說不後悔,因為如果那一刻他退縮了,他會內疚一輩子。就在這件事持續發酵後,網友們的看法也分成了兩派:一些人認為,現在的孩子心靈太脆弱,不敢打又不敢罵,一點都不會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另一些人認為,類似悲劇的根源都在父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卻從來不關心孩子的想法。
  • 1博士4碩士 解放軍這個「高學歷戰勤班」如何謀打贏?
    右圖 高學歷戰勤班成員不斷互補磨合自解戰術疑惑。 劉 川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靜原  博士、碩士到基層營連究竟該怎麼幹?如何發揮所學知識實現人生價值?在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團某營,由1名博士和4名碩士組成的雷達戰勤班,以鉚在指控方艙9年,攻克數十項戰鬥力生成難題、排除臨戰故障130餘起的親身經歷,為「高學歷戰勤班」代言。
  • 如果學歷能用金錢衡量,你的學歷值多少錢呢?
    如果學歷能用金錢衡量的話,你的學歷值多少錢呢?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概念,認為一個學歷能值多少錢,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從上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畢業,為了這個大學的畢業證花費了多少呢?可能有很多人覺得也不高呀,畢竟又不是光上學花這麼多,平時的衣食住行都要花費呀,但是學習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要花費的父母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遠不止如此,所以說一個正常的專業學歷至少價值也在20萬以上。前段時間老師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如果有人拿100萬換你的本科學歷,你願意嗎?》,說如果有人願意出100萬買你的本科學歷你會賣嗎?
  • 學歷低的父母就培養不出好孩子?!
    在中國,似乎一直存在著學歷鄙視鏈。前不久,一所學校招生,需要父母帶上學歷和學位證書,這一操作引來了很多的家長的吐槽。雖然校方回應說,只是做一個登記。但也阻止不了家長們的討論。學歷低的父母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孩子?當有一個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大部分人都會猜測說,父母是書香門第,孩子耳濡目染,所以有了現在的成就。
  • 【父母課堂】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些和孩子成績有關,哪些無關?2有關:小孩擁有高學歷的父母無關:小孩擁有完整的家庭父母學歷高,孩子成績優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畢竟他們很看重教育,智商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較高。我沒有告訴你,是因為你們一定是擔心我學習分心,擔心我像別的孩子那樣鬧彆扭,既然這樣,那我就成全你們的苦心吧。」原來懂事的她在父母面前裝了四年的「無知」。聊天時,女兒還反過來安慰起了池莉,如果婚姻不和諧,離婚對大家都好。後來,池莉的女兒考入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為了柯林頓、曼德拉的校友。
  • 「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這句話害了多少父母
    「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是中國家庭的普遍現象,尤其是現在的孩子都被全家寵著,如果沒有一個人能鎮得住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變成自私自利的小霸王。可是,真的是這樣麼?有個怕的人,孩子學不會平等和尊重有本書中說到:「如果家庭中一定要有個『怕的人』,說明同時也有『不怕的人』,那麼孩子就很難建立平等的公民心態。」
  • 「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父母的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中國父母的"打罵式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受人詬病的一件事。就在這幾天,網上突然爆出一個"虎爸"暴打兒子的視頻,視頻一出現到網絡上,馬上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01.孩子目前的情況狀態良好,身體健康,而孩子就讀的學校也約談了其父母,並對該父親進行單獨的心理引導,同時也在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02.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視頻一上傳到網絡上,便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 「終究還是把兒子送上了不歸路」父母的苛責,多少孩子的痛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無論孩子犯錯與否,父母都應好好說話。過分苛責不僅對改變孩子的言行無效,還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克制急於說出口的告誡和批評,相信孩子能夠做好自己的事。弗洛伊德說: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時期造成的。父母的吼叫對孩子來說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批評,而是如同一把利劍,直戳孩子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