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費了我們九牛二虎之力才記住的讀音,如今被改了,真真是難以理解。
有人說,漢字語音的變化有專家的考量,調整也無可非議,背後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很多人會把讀音讀錯,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讀音難記憶就把它修改,今兒失去了漢語特有的美麗意境,我覺得並不可取。文化的積澱不是一朝一夕完成,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點一滴的累積,這裡面飽含了古人多少的智慧和美麗憧憬,如果就單單因為難以記憶,未免太過草率了。
漢語是神奇的精靈,是美麗的化身。如果你真的愛上她,就會讀懂她在靜斂中醞釀著的難以抗拒的力量,在平和中飽含著的無限柔情。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 -百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演變,漢語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是至今通用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
「橫撇豎捺點折鉤」原本是毫無知覺、毫無感情的客觀存在,但當它們經過無數個看似無序的排列組合併列在一起時,便忽而具有了靈性,成了神奇的精靈,那躍然紙上的每個字符、每個詞語、每個句子便承載了無數的使命,這就是漢語的美麗。如果說「焚書坑儒」 使秦始皇罪不容誅,那麼「書同文」的規定絕對可以成為寬大他的理由。因為「書同文」使漢語的美麗得以代代傳承,於是今天的我們才會一次又一次為漢語的美麗所陶醉。
美麗的漢語可以用最簡單的字符傳達最豐富的內涵,十分耐人尋味。比如「我沒說他偷了我的錢」-句九字,如果說話者的重音分別在「我」「說」「他」「偷」「我的」「錢」上則會產生多種理解。如「我」沒說,可能別人說了;我沒「說」,可能我暗示,了;我沒說「他」,可能說別人了;我沒說他「偷」了,可能是他拿了;我沒說他偷了「我的」,可能說他偷了別人的;我沒說他偷了我的「錢」,可能說他偷了我的其他東西。看看,簡單的幾個字符,湊在-起競如此神奇無比。難怪外國留學生無論如何也搞不懂為什麼說「你不是東西」會惹來白眼甚至反唇相譏了。
No matter the ending is perfect or not, you cannot disappear from my world。
當你看著這句話是,要怎麼翻譯?
不管怎麼樣,都不允許你離開我的世界?
還是~
我的世界不允許你的消失,不管結局是否完美?
時代在進步,我們不能因循守舊,總要有所改變,但是,同樣有些東西,需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