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學:正與你交談的客戶忽然閉上了雙眼,這代表了什麼?

2020-11-19 小說推書醬

趙雲飛是一名手機推銷員。一天,他聯繫了一位客戶,向客戶大力宣傳自己的產品。經過他詳細的介紹,客戶要求他帶一些手機樣品前來洽談。

按照約定的時間,趙雲飛帶著手機樣品早早地來到了客戶辦公室。然而,讓趙雲飛備感失望的是,客戶並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前來,遲到了一個小時。

趙雲飛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次籤單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一見到客戶,他就雙手遞上了自己的手機樣品。客戶接過樣品,看了起來。

站在一旁的趙雲飛自顧自地介紹道:「這是一款新上市的手機產品,它質優價廉,外殼精美無比……」

客戶輕輕放下樣品,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我覺得它跟市場上的產品差不多,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趙雲飛一聽,便急忙介紹自己產品的與眾不同之處:「你看,我們這款產品種類多,有白色的,有粉色的,還有淺紅的。手機功能也很多,能放音樂、能照相、能上網、有視頻,還可以看電視,最主要的是你去吃肯德基時還可以無線上網……」

趙雲飛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產品,絲毫沒有注意到客戶已經閉上了雙眼。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趙雲飛問道:「如果你能一次性進貨500個,我可以降低10元錢賣給你。」

然而,趙雲飛久久沒有聽到客戶的回音。他回頭一看,發現客戶正緊閉雙眼,仿佛睡著了一般。望著客戶那雙緊閉的雙眼,他知道客戶對自己的產品已完全失去了興趣,再多說不過是多費唇舌。因此,他便開口說道:「李總,你今天太累了,我還是先回去吧!改天再跟你詳談。」

趙雲飛很鬱悶地從客戶公司走了出來,站在樓下,望著客戶辦公室的窗戶,不禁嘆了一口氣:「這個客戶真是太難捉摸了。」

客戶的心思真的那麼難以捉摸嗎?在洽談客戶時,你是否也遇到過客戶緊閉雙眼的情況,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對一個人來說,睜眼、閉眼都是十分常見的眼部動作。一般情況下,人在白天總是睜著眼睛,除非極其疲憊時,才會閉上眼睛稍作休息。假如一個客戶對你的產品十分感興趣,那麼他不僅會保持正常的眨眼狀態,甚至還會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最大限度地吸收光亮,以至於把你的產品看得更清楚,或者獲取更多的信息。相反,如果客戶對你的產品不感興趣,就會表現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自覺地閉上雙眼。

很顯然,故事中的客戶對推銷員趙雲飛的產品並不感興趣。因此,當他滔滔不絕地介紹產品時,客戶卻不自覺地閉上了雙眼。趙雲飛注意到了客戶這一動作,深知自己無法讓客戶睜開雙眼,只好自覺地告辭離去。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也許下一次還有合作的機會。

所以,在客戶緊閉雙眼時,要麼選擇像故事中的趙雲飛一樣,選擇落荒而逃,要麼就想方設法打破沉默的僵局,讓對話繼續下去。假如你確信客戶已經毫無購買誠意,就不要再多費唇舌。假如客戶對你產品的質量持懷疑態度,那麼你不妨提供一些必要的證明資料,比如有效、權威的認證資料,以消除客戶的一些疑慮。

但不管怎麼樣,作為推銷員,我們都必須尊重客戶,絕不能強行辯解,更不能批判客戶的觀點。只有擁有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推銷員。

相關焦點

  • 遊記:閉上雙眼,想想希臘,您想到什麼?
    閉上雙眼,想想希臘,您想到什麼?是地中海和愛琴海晶瑩碧波上躍動的五光十色?還是壯觀海岸線旁綿延如畫的沙灘上那無瑕的潔白?可能是靜候您乘船/潛水探索的數千個島嶼,又或是覆蓋濃密森林的起伏群山和青翠草地上繽紛的春花?來到希臘,在這裡,您的美麗想像將成為現實。喜歡、嚮往希臘,是因為它是奧林匹克發源地。
  • 銷售心理學:做銷售,如何一開始就讓客戶說「是」?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做銷售也不例外,銷售心理學認為,做銷售,掌握這一銷售話術,為說服客戶開個好頭,成交不難。什麼銷售話術呢?那就是在銷售一開始就能夠引導客戶不斷地說「是」,為銷售開一個好頭,接下來的說服工作也就會順利很多。
  • 麥肯錫經驗:將行為心理學融入客戶體驗
    他們逐漸意識到,完全可以利用行為心理學這一工具科學設計產品和服務,改善客戶互動的質量。行為科學家表示,這類互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客戶面對不愉快和愉快經歷的先後順序。如能了解並有效運用這些規律,企業就可以科學設計並妥善管理服務互動,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戶滿意度。如此一來,客戶也更易認可或肯定企業在這方面付出的投資和創造的體驗。
  • 5個心理學知識告訴你,怎麼看穿別人行為的本質
    什麼是高傲的眼神總是習慣性閉起眼睛不看對方,或者用眼光從上到下不停的打量對方。一般來說,這種人在與人交談時,閉眼的時間可能長達兩秒左右,這就大大超出了平常人一般的閉眼時間(正常閉眼的時間不超過一秒)他們在上下打量對方時,其時間一般長達數分鐘,甚至在整個交談的過程中,都一直在上下打量著對方,他們所有這些眼部動作,向對方傳達了這樣一個信號——「我高你一等」 當然他們這種高傲的眼神往往會遭到對方的鄙視,有時候還可能自討沒趣
  • 心理學:交談時,對方的這4個小動作,暴露了他的內心,很準的!
    心理學:交談時,對方的這4個小動作,暴露了他的內心,很準的!一個善於交談的人不僅要能說能聽,而且還要善於把握交談的節奏和進程,調節交談的氣氛,處理交談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交談中對方的動作、表情可以暗示他對你的態度,這就需要你細心觀察,好好把握,談話才能取得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想知道在你與他交談時對方是否專注於你嗎?做完下面的心理學小測試,答案就揭曉了!
  • 【行為心理學】出賣你性格的小動作
    因此,我們只要能了解身體動作所代表的含意,就能讀懂別人隱藏的心思;如果能掌握通過動作讀取別人內心的技巧,便可以消除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煩惱。    如今的的社會太過於複雜,人心莫測,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善於留心觀察,必須學會識人,看透人心。然而我們要怎樣看透人心呢,下面的方法會大大提高你的辨別人心的能力。
  • 心理學與生活:如何將心理學,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有關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它是建立在依據科學方法收集證據研究之上的。我們從電視媒體上接觸了很多的偽心理學,導致不少人對心理學抱有一定的成見。事實上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我們的行為。
  • 張繼科和李娜的紋身,球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國足則是睜大雙眼
    張繼科和李娜的紋身,球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國足則是睜大雙眼 現如今,觀看體育競賽的人越來越多,
  • 【行為心理學】這些小動作將會出賣你性格!
    因此,我們只要能了解身體動作所代表的含意,就能讀懂別人隱藏的心思;如果能掌握通過動作讀取別人內心的技巧,便可以消除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煩惱。如今的的社會太過於複雜,人心莫測,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善於留心觀察,必須學會識人,看透人心。然而我們要怎樣看透人心呢,下面的方法會大大提高你的辨別人心的能力。
  • 【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以客觀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從而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它可區分為古典行為主義學派和新行為主義學派。古典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其次則有霍爾特、亨特、拉什裡和魏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則為託爾曼、赫爾、斯金納、班杜拉等。
  • 銷售心理學:當客戶說「不需要」時,銷售員該怎麼辦?
    為此,以下就來分享一個很有趣的產品銷售心理學:當客戶說「不需要」時,銷售員該怎麼辦?大多數時候,銷售員在向客戶推銷產品時,往往被客戶給出的第一句話就直接拒絕了。一般來說,客戶在拒絕銷售員時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不需要」。這時如果銷售員信以為真,轉身離開去尋找下一目標的話,那必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 交談時遇見這三種神情之人,要注意提防!
    這時的雙方在互相交談中進一步了解,為以後是否持續交往做決定。如果,我們在交談時,發現下面這三種神情的人,一定要引起注意了。事出反常必有妖!提防為上。01交談時雙眼亂睃者交談時,發現對方兩隻眼睛斜著亂看,亂瞟,那麼就要引以為重,提防為上了。
  • 你心裡「隱秘的角落」藏著什麼?聚焦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專業是什麼...
    從定義上來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以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簡而言之,就是研究你在想什麼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這麼想的一門學科。很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是因為看電影裡面有一些人會讀心術,覺得十分炫酷,然後就覺得心理學是一門教你怎麼猜別人心思的學科,或是教我們怎麼跟別人聊天的學科。
  • 神準佔卜:閉上眼睛抽一張塔羅牌,測你近期的桃花運如何?
    神準佔卜:閉上眼睛抽一張塔羅牌,測你近期的桃花運如何? A. 你與愛人的關係將進展得非常順利。無論你是嫉妒關係還是有跡象,關係都會順利進行。當然,對於你來說,既然你們的關係穩定,你就不會讓另一個人從你手中滑落成熟睿智的你對愛情是羞澀的,面對喜歡的人能侃侃而談,卻無法在交談中表達自己內心深藏的愛意。雖然容易成為周遭朋友愛慕的對象,但多數時候是處於曖昧不明中。 C
  • 隱藏在人性背後的秘密—行為心理學
    所以研究行為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肢體最為誠實不會說謊,而且人的肢體語言也佔據了表達信息的很大部分。再加上大多數的肢體語言是人腦處理外界信息做出反饋的直接延伸和表現形式,這也更進一步證明了肢體語言的真實和可靠性。例如:嘴角細微上翹抽動——開心。假笑眼角是沒有皺紋的。
  • 不要被過度娛樂的社會遮蔽了雙眼,認清你自己——心理學入門(6)
    關鍵是你能不能按你內心的指引,做自己喜歡的並且擅長的事就夠了。我的文字很多人都說優美富有哲思,是男生中不多見的。我希望用我的感悟去啟迪大家反觀內心,而不要被過度娛樂的社會現象蒙蔽了雙眼,看不清自己。雲騫哥的性格和胡歌有點像,都是屬於博愛的人,和大眾的主流價值有點出入。但是一定要帶上面具去做個演員,也是可以做得很好。
  • 育兒學院派:從《行為心理學》聊如何養娃
    最近在看《行為心理學》,作者是約翰.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以客觀的方法研究人類行為,從而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但是說實話,這本書中相當一部分觀點個人是不認同的,某些論證也缺乏普遍的事實依據。不過這些並不是今天需要探討的重點。在這裡,我主要是想結合一些行為心理學知識,來分析、探討一下自己對於育兒的思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 行為心理學:人們戴眼鏡、取眼鏡的不同動作代表著什麼樣的含義?
    看完以後,總經理輕輕地將策劃案放在桌子上,把眼鏡從鼻梁上摘下來,摺疊起來,然後直接扔到一旁。過了一會兒,總經理說道:「你先出去吧,我一會交給董事長看看。」董翔走出總經理辦公室,臉上依然揚著自信的微笑。轉眼就到過年了,在年會上,讓董翔倍感意外的是,他的同事小李被提拔為策劃主管。董翔疑惑不解地問總經理:「這是怎麼回事?」總經理有些生氣地說:「真不知道你這小子怎麼搞的?
  • 看好了幾萬人眼睛的一雙眼永遠閉上了,他是無錫現代眼科的開拓者
    李福先年輕時2月1日是家人送別他的日子,今年虛齡108歲的無錫眼科名醫李福先,在2018年大雪紛飛的1月安詳地閉上了他的雙眼。他第一個將西醫診療眼病的最新技術和設備引進無錫,是無錫現代眼科的開拓者,從醫至80歲,給無數錫城人帶去了光明。這一次,他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 心理學:這三種行為暴露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第三種很多人都做過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科學,而人的內心是沒有辦法進行觀察或測量的,所以通過一個人的行為,結合心理學的規律,推測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眼睛:是否與人直視、是否躲閃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這是有心理學依據的,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中,目光的變換方式就可以直接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根據眼睛中的特點推斷一個人當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