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這樣一條新聞,講的是南通如東縣一位姓姜的女士像往常一樣給20個月大的寶寶餵飯,沒想到餵了幾口地瓜後,孩子就不對勁了,眼睛往上翻,手不停抽搐,姜女士趕緊用手扣女兒嘴巴,使勁拍打背部,孩子嘴巴裡才吐出來一些地瓜。隨後,姜女士立即帶著孩子趕往醫院。到了醫院,醫生表示,多虧家長在第一時間採取了急救措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孩子吃飯被噎到這件事時有發生,所以為了孩子健康著想,家長要學會一些急救方法。
容易噎著寶寶的「危險品」
據了解,3歲以內的兒童極易發生噎著的狀況,為了避免意外發生,家長少讓孩子吃果凍、麻花、花生醬、小巧水果等食物。而且,幼兒到4個月左右可以添加輔食時,由於食道、呼吸道尚未發育完善,寶媽記得一定要把食物剪碎。食物剪刀挑選也是有技巧的,鐵材質不僅容易生鏽,還會不小心傷害到孩子。家長最好使用安全、放心的樹脂材質食物剪。
及時「摳」出異物
孩子吃飯一旦被噎到,家長在4分鐘之內就要把食物取出來,要不然孩子會有窒息的危險。對於神志比較清楚的兒童,家長可以在一旁指導,讓他通過往外吐或者咳嗽的方式將異物排出。要是孩子還小,家長送他就醫的過程,可以讓他側躺在身上,然後看看能不能用手指把異物摳出來。
拍背加胸部按壓
如果孩子被噎著時,還能繼續發出聲音,儘量讓他咳嗽,要是孩子有反應,但是發不出聲音,可以採用拍背加胸部按壓的方式。把孩子放在大腿上,左手託著他的面部和頸部,右手拍打孩子的背部,連續拍打幾次,看看異物是否排出。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兒童,可以讓他站立,家長在他後面,一隻手扶著他,另一隻手在他的肩胛區脊柱上多次急促拍擊。
催吐
要是孩子吃飯噎著了,家長可以把手指塞進他的嘴裡,壓著他的後舌根,幫助催吐。如果是被芝麻醬、肉餡等稍稠粘的食物噎住,可以讓患兒側臥,用食指沿著他的喉嚨內壁往裡伸,輕輕掏出或夾出來。
這裡要記住一點,要是孩子噎著時,家長一定不要先餵他喝水,很容易嗆著他。以上就是有關孩子吃東西,被噎著時的一些急救措施,寶爸寶媽要記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