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央視網、愛上傳媒、各地IPTV分平臺共同承辦的大型全媒體活動《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火熱開啟了音樂故事作品展播活動。自9月29日起,大型全媒體活動《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面向全國徵集而來的音樂故事作品陸續在中國IPTV平臺和央視網的《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專區上線。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的音樂故事作品《風吹向壯鄉》,以南寧的人物故事為核心,通過他們的視角展現南寧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面貌。
本期《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專區,我們將為您重點推薦由中國IPTV廣西分平臺選送的音樂故事作品《風吹向壯鄉》。 南寧,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無事不歌,隨心而唱。孕育了豐富而獨特的原生態音樂文化。今天,讓我們走進時代的長河,品味「邕」容華「桂」的繽紛故事。
南寧音樂人二十年潛心創作「邕城之歌」
廣西南寧也被稱為邕城,世居於此的人民無事不歌,孕育出了豐富而獨特的原生態音樂文化。據史料記載,邕城人嘹歌年代久遠,早在晉代《交州記》中就有壯族先民「乘牛唱遼遼之歌」的生動描述。「北有侗族大歌,南有黑衣壯山歌」,生活在這裡的人民,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能歌善舞,因此南寧被人們譽為「藝術之鄉」「歌舞之鄉」和「音樂之鄉」。
南寧著名音樂人羅春陽以一首帶有南寧地方特色的歌曲《風吹向壯鄉》,表白這座美麗的城市和偉大的祖國母親。「生活是創作的最大源泉」,羅春陽大學畢業後,便回南寧成立自己的樂隊。二十年來,他一直潛心創作「邕城之歌」。這首抒情民謠《風吹向壯鄉》,運用了廣西壯族特有的歌調和傳統樂器。樸實無華的歌詞既唱出了南寧人對城市的深愛,也展現了遊子回到熟悉家鄉時的那份激動之情。
傳統文化與當今時尚交織出邕城最美畫卷
南寧古屬百越之地,至今已有1700年歷史。在廣西新入選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南寧就佔了三項。其中傳統戲劇邕劇是廣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在某些方面體現了壯族雄渾粗獷的民族風格,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座城市豐富多元的文化資源,讓新一代的南寧傳統文化傳承人,無拘無束的表達著浪漫想像。音樂故事裡,南寧小藝術家吳暇瓔珞不僅在南寧邕劇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滋養,還將自己對傳統和現代的領悟融入到繪畫中。
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個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這座城市賦予了很多年輕人前所未有的自信、灑脫,以及未來的無限可能。來自廣西偏遠山區的新一代南寧人李坤華,在媽媽的鼓勵與支持下,從山區來到南寧讀大學,並在畢業後留在南寧成為一名職業模特。李坤華表示自己喜歡南寧的美麗、時尚和活力。在這座城市裡,無數像李坤華這樣的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綻放新光彩。
南寧商人不忘初心弘揚「能幫就幫」精神
城市精神具有歷史性和傳承性,彰顯了一座城市的風貌和人文精神。2015年4月13日,《南寧日報》頭版刊發《「馬上就辦」續寫南寧精神新篇章》,確認南寧城市精神最新表述為「能幫就幫,馬上就辦,敢做善成」。南寧的成功商人黃小洋,不僅把新的生活品味帶到南寧,還不忘回報社會,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組織捐助活動,身體力行地弘揚南寧精神!
在南寧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南寧市不斷創新開放思維,全面推進城市建設。如今,隨處能夠感受到南寧精神的印記。此外,南寧還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並且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每年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也都圓滿完成,區域性國際城市輪廓和地位開始顯現,南寧成為了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
從具有民俗特色的「邕城之歌」,到「能幫就幫」的邕城精神。南寧的歷史文化連同新時代的城市精神,深深根植在這塊土地上,融入城市血脈,成為當代南寧的城市之魂。
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 IPTV全力打造「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專屬EPG在全國IPTV平臺落地,並對全量節目進行推薦報導。專區涵蓋直播、點播內容70餘首,4K資源若干,從而完整展示各地區團隊傾力打造的音樂故事專題紀錄片及周邊內容,通過展示精美壯麗的城市畫卷,講述豐富多彩的城市故事,讓觀眾在聆聽歌曲的閒暇愜意中,享受一場熒幕上的旅行。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全媒體活動充分彰顯了總局、總臺和各地方廣播電視臺鞏固壯大IPTV輿論陣地的信心和決心,也體現了IPTV總分平臺團結一致、聯動貫通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說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了一件件品質力作,讓我們期待《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更多優秀的音樂故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