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外來人口找到「家」的溫暖——來自鎮海敬德村的調查

2020-12-22 浙江新聞

  喧鬧繁華的汶駱路,把村莊隔成南北兩片。走進狹長整潔的村巷,兩邊停著的汽車,不少懸掛著外地牌照;四川話、安徽話、江西話,不同的方言從一間間出租屋飄出來……

  敬德村毗鄰駱駝城區,是個典型的城郊村。10多年工貿業的飛速發展,吸引了外來人員潮湧而至。村裡每4個人就有3個來自外地。人口的激增帶來環境壓力、資源分配、治安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如何補齊外來人口管理與服務的「短板」,推進鄉村文明建設,是城郊村莊在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近年來,敬德村積極探索「人性化」「均等化」「親情化」的管理服務理念,加快本地村民與外來人口的融合,努力讓每一名外來人員擁有「歸屬感」,使他們以敬德為家、安居樂業,共建和諧鄉風。

  創新管理 夯實基礎留住人

  上月下旬,來自四川綿陽的崔文勳跑到駱駝派出所,申請辦理居住證,「有了證,小兒子就有資格報名讀書了」。

  42歲的崔文勳租住在敬德村的大吳家自然村,經營著一家小作坊,妻子在村中一家企業打工。「在村裡住了5年,一直很太平,吵架都很少。有時忘記鎖門,也不擔心進賊。」他對村裡的治安連連點讚。

  採訪中,很多外來工誇讚敬德村風氣好,「安全感很足」,而這要歸功於數年來街道、村兩級不斷加強的治安巡查、管控體系建設。村流動人口專管員董紅光說,他管的片區有外來人員1200餘人,每天要巡查一遍,每間出租房的房東、房客信息都要登記在冊,隨時核對,還要把服務主動送上門,「好在有了『流管通』,在手機上就能完成操作,並與派出所聯網,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十分方便。」

  像老董這樣的專管員,敬德村就有5名,為外來人口提供登記、辦證等一系列服務。村裡實行網格化管理,並組建了一支民兵聯防隊,強化夜間治安管控。村黨總支書記林建民說,隨著惠豐商貿城的啟用,駱駝商圈快速擴張以及舊城改造等,去年,敬德村的外來人口增加了近千名,本村村民家家有出租房,人人是房東。今年村裡把出租房消防安全作為重點來抓,發放、安裝了400多隻煙感報警器,下步準備有條件地改造電動車充電設備,逐步解決亂拉線問題。

  作為鎮海新城核心區的駱駝,是寧波人口流入最快的區域之一,去年新增人口20000人,今年開春,每月新增人口上千人。「平安是發展的基石,也是外來人口管理的重中之重」,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範駿說。街道在各村共配置了70多名外口專管員,把服務送到一線,夯實治安基礎。2017年,駱駝派出所實現「零命案」,全年「兩搶」發案僅個位數。

  「公寓面積20多平方米,每月580元租金,公司補貼一半」,當地金海電子公司員工小陳對自己的「小家」十分滿意。

  安居方能立業。敬德村通過村企合作,建設公寓,盡力幫助打工者改善生活環境。矗立在汶駱路邊的駱駝公寓,由廠房改造而來。管理員王芴友說,公寓實行賓館化管理,房內空調、電視、灶具一應俱全,月租金800元至1000元,很受打工者歡迎。前年秋天公寓正式投用,370多套房子被搶租一空。

新老敬德人共同參加街道元宵大巡遊。

  提升服務 搭建「階梯」成就人

  去年秋天,鎮海新城吾悅廣場小區一期交付使用,申東喜滋滋地去收了房,「等房子裝修好,我還要辦張植物園年卡,以後帶著一家人常去賞花遊玩」。

  來自四川的申東,15歲離開老家外出闖蕩。從當初一名修車小工,成長為駱駝一家頗具規模的汽修廠廠長,管理著30名員工,並考取了高級汽修工職稱。申東感慨道:「漂泊20餘年,在敬德村的10年格外溫暖,這裡為我搭建了一部改變命運的『人生階梯』。」

  「有人願意來是好事,說明地方經濟發展有活力」,對製造業發達的鎮海來說,利用好「人口紅利」尤為重要。區流動人口管理辦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制度創新,不僅要留住好的外來人才,還要幫助他們實現「奮鬥夢」。

  2014年,鎮海率先在全市推出流動人員量化積分申評制度。經過數次調整,今年已升級到4.0版本,「不僅看貢獻,還要看表現」,全方位科學考量,把公共服務資源向優秀外來務工人員傾斜。林建民說,現在村、企業有一定的賦分權,表現好的外來務工者通過量化積分,可以享受子女入學、公租房、工會療養等一批優惠政策,對穩定企業員工隊伍、鼓勵外來人員參與村(社區)文明創建、環境治理等,效果十分明顯。

  據統計,到2017年年底,鎮海全區村(社區)賦分申請率95%以上,500餘家企業申請賦分,鎮(街道)、村(社區)、企業已全面實現對流動人口的動態賦分。截至目前,累計2000餘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通過積分入學政策進入鎮海區公辦學校,近50名流動人員入住公租房,享受首批工會療養和健康體檢服務的共60人。申東說,他常常鼓勵員工多讀書,去考職稱,如果能考上技師,買房子還能享受政府補貼,「這是對我們外來工實實在在的關懷」。

  在敬德村,一大批外來務工者像申東這樣,努力打拼,實現個人價值。村委會主任陳國勝深有感觸地說,很多外鄉人最初到村裡時,就帶了床被子,但靠著勤奮,幾年之後,不僅娶妻生子,還買了汽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們本地村民要向他們學習,有好的環境,更要吃苦、拼搏」。

  10年前,來自湖北襄陽的孔存虎和妻子到村裡創業時,只有一臺二手設備。如今,夫妻倆經營的瑞虎精密機械公司技術列入行業一流,年加工收入3000多萬元,還在湖北開了家佔地20畝的新廠。孔存虎說,敬德是創業者的福地,街道、村裡誠心幫助企業發展壯大,村莊也變得越來越美,員工們都愛上了這片土地,「不肯走啦」。

敬德小學校長顧軍宏給優秀外來學生一家拍攝「全家福」。(資料圖片)

新擴建的務實學校,給外來子弟創造良好成長環境。

  均等普惠 文化融合凝聚人

  敬德村名,取「敬畏崇德」之意。近年來,敬德村以禮遇之儀、善待之態,為外來人員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和睦融洽的氛圍,不加歧視地歡迎他們融入。

  汶駱路邊的敬德小學,是鎮海區規模最小的村級小學,7個班307名學生,90%是外來娃。校長顧軍宏說,在這些孩子身上,有我們少年時的影子,「不論村內村外,老師一視同仁,用心教學」。

  「孩子有書讀,就能留住一個員工安心工作6年」,經商多年的林建民非常清楚員工穩定對企業和村莊治理的重要性。這些年,為了解決外來子弟念書問題,村裡可謂不遺餘力。村裡的務實學校是所民辦的外來子弟學校,三年前學校要擴建,但找不到合適場地。村兩委會經過討論,拿出一塊10多畝的保留地,並花費數百萬元辦理相關證件手續。簇新的校舍蓋起來,1200多名孩子在更好的教育環境下成長。

  即便如此,「就學難」依然「壓力山大」。之前,敬德村還有一所外來子弟學校,去年關掉了。務實學校校長張後務說,今年符合條件已報名的學生有700多名,但批下來的名額只能招3個班,130多人,「怎麼也擺不平」。

  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個夢想。敬德村倡導「住在敬德村,就是敬德人」的理念,在治水剿劣、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一系列行動中,村裡動員新老敬德人,各展所長,聯手克難。村裡還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村文化禮堂敞開大門,人人可使用,將多個外來人口聚居地的空置場地改造成休閒小公園……確保廣大外來人口共享村莊建設發展成果,提升生活質量。

  每到夜晚,村文化禮堂前的小廣場上,不少外來務工者與村民一道,隨著音樂快樂起舞。村裡組建起舞龍隊、排舞隊、舞蹈隊等多支文體團隊,以文化人,新老敬德人在活動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來自四川的霍飛是「九龍湖跑團」的一員。他說,跑團群裡來自外地的佔了一小半。平時大家一起跑步,一起參加公益活動,「都以網名稱呼,不分本地、外地,這種感覺很好」。

  服務均等化,讓外來人口真正有了歸屬感。林建民說,從「打工者」「外來妹」,到現在的「新敬德人」「新居民」,稱謂上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和村民心理的開放程度,外來人口真正融入進來,在第二故鄉找到「家」的感覺。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如今,新老敬德人正向著更高的和諧目標大踏步前進,攜手建設美麗新家園。

在出租房內安裝煙感報警器。

  村情速遞

  敬德村位於鎮海駱駝街道西2.2公裡,於2001年由原勝光、下河、林周三個村合併而成,下轄20個自然村,35個村民小組。村常住人口1063戶2687人,黨員136名,外來人口6500多人,擁有耕地2150畝。

  敬德村有500多年歷史,村名沿襲「敬德小學」校名而來,寓意敬畏百姓,德行崇高。村莊是典型的平原水鄉,河網縱橫,交通發達。農業原以種植業為主,近年來向集科技、生產、生態於一體的都市型農業格局轉變。

  並村10多年來,敬德村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二、三產業迅猛發展。全村有企業40多家,工業產值2億多元,村內80%勞動力從事企業、經商、運輸以及服務行業。村集體固定資產近億元,年可用收入600多萬元。

  近年來,敬德村投巨資完善公共設施建設,優化村容村貌,大力發展群眾性文體事業,提高養老保障待遇,推進城鄉一體化,積極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先後獲得「寧波市全面小康示範村」「寧波市級生態村」「市第三批體育特色村」「市森林村社」「鎮海區三星級民主法治村」「鎮海區慈善村」等榮譽稱號。

外來工組成的村保潔隊正在清理河道,提升村莊「顏值」。

  (餘建文 整理圖片除署名外由余建文攝)

相關焦點

  • 冬日鎮海,與溫暖不期而遇
    入冬以來,接二連三的冷空氣讓鎮海開啟了「速凍」模式,儘管天氣寒冷,但這座城市的溫暖並沒有褪去。 鎮海從來不乏溫暖, 即使在冬天,
  • 鎮海中學原創卡通「小馳」陪伴交通安全校園守護者聯盟
    隊伍末端的一隻只小腦袋迫不及待探了出來,他們是新鎮海小公民俱樂部的「小候鳥」們。7月8日上午,「鎮海區中小學交通安全校園守護者聯盟」成立儀式在招寶山街道新鎮海小公民俱樂部舉行。活動匯集了近130名新鎮海小公民俱樂部的外來務工子弟。作為新鎮海人,這些小候鳥及他們的家長是鎮海區電動自行車駕乘的主要群體之一。
  • 暨南大學|中國流動人口住房負擔調查
    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或者市轄區,以工作、生活為目的異地居住的群體。調查數據涵蓋全國流動人口遷入和遷出人數最多的9個省份15個城市,包括廣州、東莞、深圳、鄭州、洛陽、合肥、蚌埠、重慶、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寧波、武漢、成都,調查對象為過去12個月內累計在城市中居住達到3個月的農業戶口外來務工人員,共計3817戶。
  • 北京「浙江村」:一個外來人口「飛地」的傳奇
    北京「浙江村」:一個外來人口「飛地」的傳奇   坐落在北京南中軸路、全長2.2公裡的大紅門服裝商業街,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外來人口聚集地——一處京城奇異的「飛地」。10餘萬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的外來農民在這裡長期生活,由於其中以浙江人居多,故被當地人稱為「浙江村」。
  • 10萬多外來人口在臺賣淫 全球賣淫女大量進臺灣
    一會兒,一個中年男子走上前,兩人談了幾句,秀珍就拉著他的手進了自己的小屋……一個小時後,秀珍從男子手中接過3000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下同),男子吹著口哨離開了,秀珍則又補了補妝,再次推開房門……    10萬多外來人口在臺賣淫    阮秀珍是島內外籍賣淫女的一個縮影。
  • 鎮海中小學招生政策新變化!2022年起鎮海中學實行定向分配招生
    文件提出,為大力推進鎮海義務教育,尤其是初中學校優質均衡發展,2022年(2019級初一學生)起,實行鎮海中學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定向招生政策,取消原保送生政策和限取生政策。 同時,調整鎮海中學「農村質量工程」及「公辦學校降3分錄取」政策。
  • 英語新聞:北京常住人口、外來人口雙雙下降
    此外,藍皮書指出,2015年以來,北京市常住外來人口規模不斷下降,2018年常住外來人口近765萬人,比上年下降3.74%。【知識點】在我國,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需求,反映一個地區人口總量的統計指標主要有三個,即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和現有人口。
  • 廣東一座不設行政區的地級市,外來人口比本地人口還多,這是為何
    廣東省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力很強的省會,即使這裡是一線消費水平,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廣東的熱愛,城市發展繁榮,企業多,工作崗位多,提供的機會多,但是,廣東省這個沒有行政區的地級市,外來人口比本地人口還要多,到底是哪個城市那麼受歡迎呢。
  • 與普安結對22年 鎮海對口支援174個項目
    結對22年,鎮海累計實施對口支援項目174個,完成財政幫扶資金2213.5萬元,社會幫扶資金807萬元,貧困人口從14.6萬下降到2.25萬。  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年,鎮海與普安籤訂《2018年東西部幫扶協作項目框架協議書》,投入3000萬元資金,22個年度建設項目落地生根。
  • 隔閡悄悄消弭 杭始板橋社區融納8000外來人員紀事
    這是個特殊的社區,外來人口有8236人,常住人口卻只有6023人。這些來自安徽、新疆、江西、湖南等地的外來人員,散居在興隆路、東寶一弄、海潮路等社區的每個角落,他們在這裡做生意、過日子,也在這裡談戀愛、結婚生子……  由於住得久了,絕大部分外地人早已消除了剛到杭州時的陌生感,而當地居民也沒有把他們當成外地人,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日日夜夜生活在同一社區,顯得那麼自然。
  • 武漢作為華中第一大城市,又有百萬大學生,外來人口為何那麼少?
    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當中,武漢外來人口是比較少的。一線城市就不用說了,隨便哪個城市外來人口最少有500萬以上。新一線城市裡面,天津外來人口450萬,蘇州外來人口300萬,杭州外來人口200萬,成都外來人口150萬,東莞外來人口600萬;而武漢外來人口只有127萬。
  • 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人口1200多萬,外來人口就佔了800萬
    現在的年輕人,畢業後幾乎不回故鄉,很多人選擇留在學校,或者去大城市,當然除了年輕人之外,一些家鄉發展比較落後的居民也前往大城市打工,這也是許多城市人口爆滿的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深圳了。深圳可以說是「移民」城市,外來人口佔總人口的80%以上,也就是說,1000多萬人口的深圳中,有800多萬是外來人口。
  • 村裡「外來媳婦」從老家趕回衝在一線 獲「火線提拔」
    據寧波市鎮海區婦聯微信公眾號「鎮海女性」2月12日消息,2月9日,寧波鎮海區蛟川街道召開黨工委委員會議,在抗疫一線提拔村婦聯主席謝忠豔。「謝忠豔同志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綜合她一貫的優異表現,建議任命謝忠豔同志為南洪村黨總支副書記,大家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通過!」上述官方微信公眾號描述會議現場稱。
  • 寧波鎮海有個「賣淫巷」 白天招嫖也瘋狂
    在寧波鎮海的都市村莊裡,有一個叫「長明弄」的小巷,因其「賣淫女」相對集中,被當地人戲稱為「賣淫巷」。  舉報  寧波鎮海有個「賣淫巷」  「我們這個地方的賣淫女挺多的,她們白天都在接客。不信的話,你們記者過來看一下。」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㈤社會經濟條件  1、鎮海區社會條件  鎮海區現戶籍總人口為25.9萬人,下轄招寶山街道、蛟川街道、莊市街道、駱駝街道等四個街道,以及澥浦鎮、九龍湖鎮等兩個鎮。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居住在鄉村人數約11萬人,佔人口比例為42.43%。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農村人口佔總人口點比重下降了8.68個百分點。
  • 寧波鎮海中學2022年推行定向招生
    隨著區域經濟發展以及人口計生、戶籍制度改革等政策的實施,我區適齡入學兒童少年快速增長,供學矛盾凸顯,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形勢日益嚴峻。推進招生制度改革,科學合理、規範有序做好招生工作是我區推動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深化高中教育特色多樣化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現實需要,是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的重要體現。
  • 我國「最能」留住外來人的省份,不是浙江,而是這個外來人口大省
    我們國家「最能」留住外來人口的省份,不是浙江,而是這個外來人口大省;我們「最能」留住外來人口的省份,不是浙江,而是這個外來人口大省,眾所周知,居住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一定會對這個城市有特別的依賴性,貼在這裡的親朋好友都知道,但我們國家100多個城市中有34個省級行政區,但到底哪個省覺得最能抓住外來人口
  • 沙翁留在鎮海和鎮海中學的墨寶
    第三件(含幾幅)是鎮海中學恢復東部校園大搞建設之時,其中重頭戲之一是恢復以梓蔭山為中心的文化建設,把從宋代以來的文化遺址遺蹟給予修復,重新揚起鎮海文化的流風遺韻。事關重大,於是不得已又寫信給沙翁,將寫「梓蔭閣(山)」「九龍湖」等題字的要求均在信裡一一加以說明。
  • 鎮海蛟川新建小學
    【鎮海蛟川新建小學】連通區縣日前,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鎮海分局就鎮海蛟川新建小學建設項目規劃方案作批前公示。該項目地處寧鎮路北側、虹橋小區東側、規劃三路西側。工程建設規模為小學48班。項目一期用地面積約3176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25000平方米。
  • 兩年新增常住人口相當於一個象山 寧波成人才眼中新晉的「網紅城市」
    加上2018年的新增常住人口的19.7萬,這兩年以來,寧波一下子就湧入了53.7萬外來人口。53.7萬新增常住人口是一個什麼概念呢?2019年象山的常住人口是53.1萬,也就是說,寧波兩年新增常住人口相當於象山一個縣城人口,超過了奉化、江北、鎮海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