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如何及時發現發育風險呢?

2020-12-19 兒科醫生琪樂

早產兒也就是胎齡沒有滿37足周以前出生的寶寶,又稱之為未成熟兒,由於胎兒過早的降臨,還是多少會存在著一些風險的。尤其是早產兒出院以後,在家裡寶媽媽在護理時,應如何及時發現寶寶發育風險呢?

首先寶媽媽在護理期間,要隨時觀察寶寶的吃奶情況、睡眠情況、大小便情況、情緒、對外界環境反映情況、肢體活動情況、基本的生理反射情況(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等等。

簡單的說,就是在排除常見的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以外,觀察寶寶有無經常哭鬧煩躁、食慾下降、睡眠不安、反覆的嘔吐、易驚、吞咽困難、擁抱反射增強、哭聲低弱等等症狀的情況下,或者是寶寶在4個月以後仍然有握拳反射,或者是到5個月以後還不能主動伸手抓,這說明寶寶還是有可能腦損害造成的,比如腦癱,也就是對腦損傷比較嚴重。

所以,當寶寶出現上述症狀時,要做到早發現早幹預。由於早產兒出生的越提前,就說明發育就越不成熟,從而就會相對的增加對腦損傷的程度。

那早產兒都會引起哪些腦部疾病呢?

最常見的主要是以呼吸窘迫症候群、腦室內或周圍出血、感染、窒息等等,當這些疾病沒有及時對症治療,就很容易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造成影響,病情嚴重的寶寶會出現上下肢的腦癱、智力低下、癲癇、視力障礙、聽力障礙等等併發症。

所以說,對於胎齡較大的早產兒,在腦損傷不嚴重的情況下,對寶寶的發育風險是很小的。只要做到早發現早幹預,大多數寶寶的併發症是很少的,發育也是很好的。(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給早產兒聽音樂促進發育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有了大幅提升,但一些胎齡過小的早產兒日後出現發育異常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瑞士一項新研究發現,聽音樂可以促進早產兒大腦發育。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每年接診約80名胎齡24~32周的早產兒。
  • 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對促進早產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新生兒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得以存活,一個個羸弱的小生命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闖過了生命初期的一個個「鬼門關」,闖關成功後他(她)們還將面臨著如何健康發育的問題。無論是在早產兒住院監護期間,還是出院後家庭中的養育,如何保證營養的全面支持,讓早產兒成功完成追趕生長,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早期合理而充分的營養供給,不僅影響了早產兒的救治成功,還對其終生的生活質量產生著關鍵的作用,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早產兒的體格發育指標和運動智力水平發育密切相關,同樣也和成年期的很多疾病的發生有關。
  • 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如何追體重?
    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兒如何追體重?正確看待寶寶「又瘦又矮」寶寶「又瘦又矮」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但由於很多寶媽出於對寶寶的身高體重期望值太高,所以很難判斷寶寶是否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首先對於新生兒/早產兒來講,如果體重低於2500g稱為低體重兒,其中1000-1499g之間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小於1000g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早產兒餵養 宜母乳+添加劑
    記者走訪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省婦幼保健院、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發現,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來,我省早產兒出生率也隨之上升。  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盧維城說,該醫院新生兒科目前開放床位60張,每年收治患兒2000多例,其中有一半是早產兒,有1000例以上。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病房,有60%的新生兒為早產兒。
  • 如何促進早產兒的腦部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吳斤欠女開0423生下早產兒,爸爸媽媽最緊張的就是寶寶的健康了,當他們8個月大時,腦部發育並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們,只要採取多種措施,就可以很好地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好比撫觸寶寶和遊泳。
  • 早產兒定期進行發育檢查十分必要
    早產兒隨訪監測包括:神經運動系統評估:健康的早產兒傾向於出生後1-2年趕上同年齡正常足月兒的神經運動發育,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同齡足月兒的差距應逐漸減小。科學研究證明嬰兒年齡越小大腦生長發育越快,可塑性越強,對腦損傷的代償能力越好。嬰兒早期最強的可塑性和代償能力的發展需要豐富的環境刺激。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那麼早產對寶寶到底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之所以能呼吸,是因為肺部的擴張和縮小改變了肺內呀。而早產寶寶的肺部發育不夠完善,不能很好的擴張,很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還會死亡!由於早產寶寶肝臟的酶體系發育不成熟,再加上體內能合成的維生素K的腸道菌群很少,所以出血的概率就會變高。早產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夠完善,儲存的能量少。
  • 西安28周早產兒身患19種疾病!早產兒如何實現追趕生長?
    ,營養幹預對早產兒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所以,早產寶寶應儘可能母乳餵養,早產母乳的成分更有利於早產兒的消化和吸收,促進消化系統成熟,且更有助於提升機體抵抗力。但是,僅靠母乳的營養是不夠的,一些先天儲備不足而母乳又供應不足的營養素要及時補充到位,維生素AD和鐵是嬰幼兒極易缺乏的營養素,對於早產寶寶來說,最需要重視。醫學研究發現,早產兒的血清維生素A總體缺乏率約為62.47%,血清維生素A的水平未受性別、胎次和分娩方式的影響。
  • 研究顯示早產兒長大後患精神疾病風險較高
    新華網倫敦6月28日電(記者黃堃)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現在許多早產兒都能存活下來並長大成人,但英國研究人員提醒說,早產兒群體中出現精神疾病的比例要比普通人高,因此相關家庭需要多關注早產兒的心理健康狀態。
  • 音樂有助早產兒大腦發育
    臨床上,許多胎齡過小的早產兒大腦發育不太成熟。瑞士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為早產兒譜寫的特定樂曲有助他們的大腦發育。
  • 專家:早產兒比足月兒易出現發育指標延遲
    胎兒腦部發育圖 白恬 攝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蔡敏婕 白恬)「『孩子大了總會學會的』錯誤育兒觀點影響早產兒追趕性發育。」廣醫三院兒科兒童康復門診體療師黃曉茵日前介紹,相較於足月兒,早產兒更容易出現體格及神經功能發育較差的情況。
  • 別讓早產兒神經發育輸在起跑線上!
    而細心的父母會詢問醫生,在其他孩子都能撥弄算珠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卻只能將算盤「一把抓」,早產兒內在的神經發育,是不是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呢?同時,早產兒腦循環未成熟、免疫系統薄弱,缺血與感染等因素也將對神經發育造成不利影響[1]。 臨床調查顯示,早產兒在糾正胎齡40周時的新生兒20項神經行為測定方法(NBNA)評分低於正常足月兒。採用Bayley-II量表評價兒童發育時,極早產兒在校正月齡12月、18月、24月、36月時的智力發育指數(MDI)及運動發育指數(PDI)均低於足月兒。
  • 早產寶寶更需要關愛 婦幼專家教您如何護理早產兒
    寶媽們不要以為早產兒在醫院治癒出院後就「一勞永逸」了,其實這些特殊的新生兒出院後還可能會遭遇不同程度神經系統發育落後引起的後遺症的風險早產兒不比足月普通兒童,他們先天身體素質不佳,媽媽應該抓住0-2歲這個黃金時間段來糾正。利用這段「黃金時間」精心護理,身體素質足以追趕上足月孩子。出院後如何護理早產兒,劉主任給廣大媽媽支招:首先要注意保暖。由於早產兒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差等因素,易出現低體溫,因此要合理保暖,要多測體溫,努力確保體溫恆定,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之差不得大於1℃。
  • 早產兒的護理和智力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一、早產兒的護理 1. 更精心餵養。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母乳易於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儘早哺乳。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合理保暖對於他們尤其重要。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溼度保持在70%-80%。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於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儘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
  • 早產兒如何快速買到商業保險?建議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夠健全,體重較輕,抵抗力較低,很容易發生感染的危險。所以很多保險產品會將早產兒除外,但是其實早產兒更需要得到健全的保障。 作為家長,究竟應該怎麼為早產兒提供更好的保障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討論一下怎麼給早產兒買商業保險。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早產兒如何護理餵養?這些關鍵事項需熟知!
    什麼是早產兒? 指的是胎齡小於37周的新生兒,大部分早產兒由於發育未完全,出生時體重都小於2500g。 早產的寶寶,宮內「修煉」還未大成,各器官發育不足,TA們面對各種困難的能力將會大大減弱,更容易被疾病侵擾。胎齡越小,胎兒面對的風險更大,併發症也越多,救治以及護理餵養的難度也隨之增加。
  • 「0-1歲」早產兒發育遲緩能自愈嗎
    早產兒的身體健康素質和正常嬰兒相比是比較弱的,因此父母更需要耐心照料。有的父母會提出疑問,早產兒發育遲緩能自愈嗎?需要了解的是,早產兒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進行醫學幹預,因為它是不會自愈的。
  • 你知道早產兒得腦癱的機率有多高嗎?該如何預防呢
    37周前出生的小兒為早產兒。由於各種生物和環境的高危因素,早產兒不同程度地運動障礙的發生率顯著增加,胎齡越小運動障礙的發病風險越大;其中,最嚴重的運動障礙是腦性癱瘓(簡稱腦癱)。
  • 早產兒容易腦發育不良?家長如何判斷寶寶智力發育是否正常?
    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臨床上稱為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早產寶寶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早產兒出生胎齡越小,出生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越高,常見的有呼吸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高膽紅素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