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第一天到,酒店還沒到時間check in,我放下東西,開始周邊壓馬路,中午啃了兩個麵包,然後就到處去找安徒生的博物館和故居,畢竟是安徒生的故鄉。下午回到check in後,在前臺拿了一本冊子,看了一下,發現附近有個Storms Pakhus的美食街,於是前往美食街,有各地的食品,包括有個做點心的,還貼著中文各種香港的地名,吃了一個印度的烤肉。
第二天吃南丹麥大學的食堂,系主任跟我介紹,herring(鯡魚)塗點醬,放在麵包上,這是丹麥的吃法,稱之為open sandwich,於是我試了,還行,不過丹麥的小哥告訴我說他小時候挺抗拒的,現在還只是覺得還OK而已。當然餅乾、培根這些丹麥有名的,也要試試。
晚上在啤酒街吃晚餐,starter點了吞拿魚,生的,不過北歐深海還是放心吃的,main course點了black pot,是豬的咀嚼肌,我一聽服務員在講,感覺就應該挺好吃,不過體驗一般,我點了carlsberg,而丹麥小哥了點了法國的啤酒,然而我要體驗一下丹麥本土的,丹麥小哥跟我講carlsberg首先分離出啤酒酵母,所以在當時,只有carlsberg的啤酒品質如一,別的牌子,有時好喝有時不行,並不能保證,於是carlsberg就做大了,還講到了學生氏T檢驗,當年就是設計出來檢驗啤酒質量是否品質穩定如一,然後公司不給發表,於是署名學生,這個故事我想以後都不會忘記了。
住
好像運氣還挺好,酒店說免費給我升級到雙人床,歐洲的酒店床那是真的很小,所以還不錯,比較舒服,而且我發現冬天也有好處,晚上洗澡順道把衣服洗了,放暖氣片上,第二天就幹了,十分爽。
行
從廣州到丹麥,沒有直達,晚上飛北京,凌晨三點飛哥本哈根,由於最近我連熬夜,上了飛機之後,我整個人都暈掉了,雖然飛機的座位很小,好在我旁邊是沒人的,而我在靠窗口的位置,正好是兩人座位的,所以我直接就橫躺在兩個座位上,還能睡一會。十個小時由於時差,到哥本哈根的時候是早上6點,天還沒亮,買了個火車票到歐登塞,295塊錢,相當貴。掠過一絲想法,應該想到哥本哈根去玩一天,晚上再到歐登塞住進酒店,這樣不用在後面去玩的時候,來回跑,畢竟多花時間,還有車票好貴。但先找酒店放下東西,也是好的,畢竟人生地不熟的,先到酒店安心一點,一大早我還坐錯火車,要是晚上才回,估計會比較緊張。
來之前網上看了說打車會心跳加速,因為車表每秒都在跳,這個由於北歐人民的人工很貴的緣故,其實路上也沒多少的士。第一天去南丹麥大學,我在酒店門口站了一會,沒車!於是我去酒店前臺,說幫我叫個的士,一會就來了,我坐上去一看,表是44塊,等司機倒車開到路面上時,已經是48塊了,基本上2-3秒會跳一下,最後我打了17分鐘,走了6.7公裡,用了205塊錢。
玩
第一天只在周邊轉一下,打卡了市政樓前面滿是肌肉的所謂美人魚。逛了一下商店,貴!下午就到處去打卡安徒生,110塊的門票,有點貴,因為地點都挺小,沒多少東西可以看,然而簡介的手冊有中文的,裡面的東西介紹基本上都有中文翻譯,所以應該是和中國有合作,有刻意吸引和迎合中國人的意思。打卡了安徒生故居、出生地、博物館。這是安徒生的桌面,還體驗了一把VR,坐在了當年安徒生的家裡。
在歷史文化博物館裡,看到許多和教育有關的東西,比如這個用於教授日心說的東西,丹麥小哥說他們政府要換屆了,這屆政府切掉了很多教育上的投入,這麼搞下去丹麥就不行了。
還看到一小塊是關於中國的展品。
南丹麥大學
所有的樓都是連接在一起的,不過這對於我在港大混過幾年的人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很多牆面都是直接裸露的水泥,所以是灰色的,其它的基本上是白色的,當然外牆多半是紅磚,但是在學校的樓裡面,真的是非常之性冷淡風!
這次成功打卡了我第一次給博士生上課,以及第一次開workshop,沒想到我在給南方醫的博士生上課之前,第一次的打卡竟然發現在北歐。
SDU旁邊的樹木裡,烏鴉特別多,很是壯觀,而且我還看到三隻鹿在我面前飛跑過去,特別驚喜。
學校裡看到一個小型的蘋果博物館,也是很驚喜的,看到了早期的蘋果產品,以前喬幫主出走蘋果後的NeXT工作站。
丹麥印象
英國最早被維京人佔領,後來才被羅馬人佔領,所以英語是受丹麥語影響的,當然後來羅馬人佔領,就又受拉丁文和法文的影響,英語中一個東西有兩個詞,通常就是因為有這樣兩波不同的人影響的緣故。像husband就是來自於丹麥語。
這邊的樓都不高,市政規劃不給蓋高樓,然後清一色都是紅磚,丹麥沒有山,所以沒有石頭,但是有沙土,所以他們大量的燒紅磚,路邊有些用木頭做骨架的房子,是以前農民的,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丹麥連教堂都是用紅磚,相反法國人到處都是用石頭,因為他們有,而瑞典,則大量的木房子,因為森林多,真是就地取材。
矮大緊說要到北歐洗滌心靈,來了之後我對丹麥確實好感度很高,人們很友好,還講一口非常好的英文,不像之前去巴黎,傲慢的法國人,英文還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