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龍華區鷺湖外國語小學學雅樓。
深圳市龍華區鷺湖外國語小學榮獲廣東省、小學生健美啦啦操聯賽乙組第一名。
學校社團展演。
振鷺於飛,詠湖於美。深圳市龍華區鷺湖外國語小學(下稱「鷺外」)坐落於鷺湖之畔,是龍華區重點打造的外國語系列學校。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這顆教育新星冉冉升起——該校明確了充滿詩意的辦學理念和發展願景,通過打造出一支敬業、專業的教師隊伍,將國家課程校本化有效落地、校本課程特色化有趣呈現、社團課程多元化有益探索,誠心實意讓學子實現個性化成長;辦學兩年來,學校在教育改革、課程實踐和未來學校建設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探索,逐步打造出「振鷺於飛」的特色品牌,呈現出「天地人和」的積極樣態。
「天」——明確頂層設計
汲取傳統文化養分 提煉現代理念精華
天,是指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體系。自建校起,校長王講春及學校行政教師便潛心思索,逐步凝練辦學理念,將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引領未來、對話世界、綠色生態」的現代名校。在確立校訓、校風、教風時,鷺外徜徉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裡,結合學校自身情況提煉:校訓「振鷺於飛」源於《詩經·振鷺》;校風「優教無類」、教風「樂教不倦」、學風「好學不厭」均源於《論語》,但變於《論語》。
正而有德者謂之雅,大美成雅,大雅成人。該校積極踐行著「以雅育鷺」的辦學理念,努力構建適合每位學生未來發展的「鷺雅」課程體系,潛心培育「學識博雅、志趣高雅、行止優雅」的未來人才。王講春進一步介紹道,作為學校的核心文化,「大雅成人」與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一脈相承。「概括而言,『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德,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人』。」
可以發現鷺外的頂層設計,在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在現代理念中提煉精華,並將兩者相結合。而更重要的是回歸學子本位,再融合學校區位特色,高度契合「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由點及面,如今「振鷺於飛、詠湖於美」已成為整個鷺湖社區的核心文化與發展理念。
「地」——落實辦學舉措
圍繞個性化發展構建課程體系、挖掘文化底蘊、創新評價方式
如果說「天」是長遠的目標和願景,那麼「地」則是通往目標的舉措和路徑。如何才能達成學校的育人目標?鷺外給出的答案是:關鍵在於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為此,該校不斷完善課程體系、豐厚文化底蘊、創新評價方式。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鷺外致力將國家課程校本化有效落地、校本課程特色化有趣呈現、社團課程多元化有益探索;著力構建「鷺雅」校本課程體系,積極探索選課走班制,讓學生享受學習樂趣,實現多元發展;此外,學校共開設63門選修課、19門社團課、3門小語種課(日、韓、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設課內外的個性化教育。
在個性化基礎上,鷺外結合國家核心素養的要求和自身的育人目標,開發了出學雅(求真)、志雅(向善)、行雅(至美)系列課程,豐富了課程體系的文化底蘊,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其中,學雅課程重在夯實學生人文基礎,培養科學精神,對標國家課程中語文、數學、科學等學科,該校開設了書法小常識、百變魔尺、太陽系等選修課程,開設京劇、數學思維、播音主持等社團課程;行雅課程則側重社會參與和責任擔當,對標國家課程中英語、道法、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開設小語種、生命教育、外語話劇、格物致知等課程;志雅課程則聚焦學生的自主發展,重在培養學生的高雅情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健康生活,主要涵蓋體育、音樂、美術、信息等多個選修課程和社團。
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實現個性成長,在做好課程教育的同時,及時追蹤記錄成長的印記也尤為重要。對此,鷺外積極探索學生成長評價體系,實現評價主體及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將過程性、動態性評價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成長的喜悅,也看到進步的空間。學生、教師、家長都參與評價,每月根據班級和在家表現,評選「閱讀之星」「體育之星」「藝術之星」「文明之星」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取得的進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二是每學期末開展「期末闖關」檢測學生的綜合素質,每月一次的活動節(如繽紛讀書節、智慧科創節、趣味體育節等)綜合活動課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最後根據每位學生的發展特點,結合學科成績、平時表現、選修課成果等,我們為每位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綜合評價表。」相關的負責老師表示。
「人」——聚焦關鍵角色
名師為引領、教研為基石、團隊為依託、賽場為平臺
依靠人、成就人、發展人,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力量。作為一所年輕的學校,「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是迫在眉睫的使命。因此,鷺外提出並踐行「名師為引領、教研為基石、團隊為依託、賽場為平臺」的青年教師成長之道。
具體怎麼做呢?該校引進正高級教師和區域骨幹教師,組建校內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發展水平;以科組為陣地,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教研活動,如語文科組的經典誦讀、英語科組的自然拼讀、數學科組的大問題教學等;積極打造新教師學習共同體,定期組織項目式研討、觀課議課、讀書分享、教學隨筆撰寫等活動,充分激發青年教師的主動性和內生力;探索教師職稱聘任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教師績效考核方案,開展教師年度考核,從不同維度評選「鷺外最美教師」等,充分發掘教師潛力,激發提升動力;還組織不同類型的專業競賽,如評選聽課達人、開展教學論文評比,不斷夯實教學基礎。
基於此,短短的兩年,鷺外這支年輕的教師隊伍卻收穫了不凡的成績——何星被評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冼麗君被評為深圳市優秀教師、龍華區最美黨員志願者;畢業僅2年的青年教師劉燕敏,在強手如林中脫穎而出,入選龍華區「班主任講師團」;在2020年龍華區教師(班主任)技能大賽中,劉燕敏、張丹丹、餘曉淳老師獲龍華區班主任節「鏘鏘三人行」比賽一等獎;王二晶、汪科、黃秋發、彭牡丹等多名老師獲龍華區學科競賽一等獎,其中王二晶、徐嫣妮老師代表龍華區出戰市賽,成績名列前茅。
「和」——凝聚教育合力
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振鷺於飛」特色品牌
在學習勁頭強、成長快速的教師團隊的培育下,短短兩年,「花骨朵」們也為學校捧回不少榮譽。如,在龍華區首屆青少年國際素養演講大賽中,參賽學子獲韓語演講特等獎;足球社團在多項市區級比賽中斬獲佳績,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啦啦操社團在2020年廣東省中小學生健美操啦啦操聯賽中獲省、市第一名;舞蹈社團在龍華區炫藝大賽中榮獲多個一等獎;學生戲劇作品《特殊的約定》,獲2020年龍華區中小學戲劇節第一名。由此可見,日趨完善的課程體系,科學有效的評價方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成長潛能,讓更多孩子實現了個性化的和諧發展。
學生與老師的成長側面反映了學校的成長。自開辦以來,鷺外逐步打造出的「振鷺於飛」特色品牌,得到了師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以其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優異的辦學成效,成為了龍華區外國語系列學校的一張名片,多次承接教學觀摩、校際交流活動。在幼小銜接活動中,在教師同行交流時一致認為:「這是一所來了就不想走的學校。」同時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領導多次到現場調研,跟進學校的建設情況,並給予一致好評。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取得不斐成績的鷺外,也將不忘初心、戒驕戒躁,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打造多元化、智能化、優質化的未來學校,朝著天地人和、大雅成人的方向不斷砥礪前行。
統籌/文:謝粵蕾 汪科 鄭婷
製版:向麗宇 王娟娟 劉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