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是百家號自媒體裡的佼佼者,粉絲過50萬,日發視頻播放量輕鬆過10萬,可謂風光無兩。
為何他們的美食視頻這麼「火」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他們開始做視頻自媒體時機恰當,起步於自媒體勃興之時。有人說,趕上了「風口」,豬也能飛起來。於是,他們做的風生水起。
二是他們選對了細分市場。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專業做美食,把大批喜歡美食的粉絲籠絡在身邊。
三是堅持做精彩美食視頻。最怕一曝十寒,最怕認真。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堅持每天發美食視頻,並且對視頻進行了恰如其分的剪切,讓粉絲能夠在不足十分鐘的時間裡滿足味蕾。有人說,要想徵服一個人,先要徵服他的胃,便是如此。
風光的背後,也有「危機」與「機遇」。在作者看來,機遇是屬於超小廚美食的,危機是屬於食味阿遠的,為什麼呢?
關注食味阿遠自媒體至少半年了,粉絲量增加不多,播放量也從單個視頻二三十萬目前的十萬左右。為何?因為食味阿遠更像「應付」:做上一點點菜,也不在吃飯時間,兩個人光吃菜;要不上千塊的美食。感覺脫離了「人間」;要不光吃不說,或者說著粉絲聽不到或聽不懂的話,好在字幕給了翻譯。
關注超小廚美食也有三個月了,始於疫情。超小廚美廚重在「有趣」、「有勁」。有趣,是超小廚的風趣和小楊的配合,與打情罵俏或哼歌一首中,讓粉絲愉悅了心情,脫離了平凡勞累的家常瑣事。有勁是超小廚大口吃飯大口吃菜很得勁,讓人感覺到了飯菜的「香」,給人食慾。事實也是如此,單個視頻播放量普遍30萬次以上,粉絲節節高。
綜合分析,超小廚美食更符合快節奏、高壓力下人們的需求,更能產生共振,贏得粉絲的喜愛。
當然,這只是對食味阿遠與超小廚美食的簡單對比。無論如何,作為喜歡的自媒體人,我都會一直支持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