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超小廚美食」比「食味阿遠」更有嚼頭、發展會更好?

2020-12-19 用心感悟每一天

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是百家號自媒體裡的佼佼者,粉絲過50萬,日發視頻播放量輕鬆過10萬,可謂風光無兩。

為何他們的美食視頻這麼「火」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他們開始做視頻自媒體時機恰當,起步於自媒體勃興之時。有人說,趕上了「風口」,豬也能飛起來。於是,他們做的風生水起。

二是他們選對了細分市場。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專業做美食,把大批喜歡美食的粉絲籠絡在身邊。

三是堅持做精彩美食視頻。最怕一曝十寒,最怕認真。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堅持每天發美食視頻,並且對視頻進行了恰如其分的剪切,讓粉絲能夠在不足十分鐘的時間裡滿足味蕾。有人說,要想徵服一個人,先要徵服他的胃,便是如此。

風光的背後,也有「危機」與「機遇」。在作者看來,機遇是屬於超小廚美食的,危機是屬於食味阿遠的,為什麼呢?

關注食味阿遠自媒體至少半年了,粉絲量增加不多,播放量也從單個視頻二三十萬目前的十萬左右。為何?因為食味阿遠更像「應付」:做上一點點菜,也不在吃飯時間,兩個人光吃菜;要不上千塊的美食。感覺脫離了「人間」;要不光吃不說,或者說著粉絲聽不到或聽不懂的話,好在字幕給了翻譯。

關注超小廚美食也有三個月了,始於疫情。超小廚美廚重在「有趣」、「有勁」。有趣,是超小廚的風趣和小楊的配合,與打情罵俏或哼歌一首中,讓粉絲愉悅了心情,脫離了平凡勞累的家常瑣事。有勁是超小廚大口吃飯大口吃菜很得勁,讓人感覺到了飯菜的「香」,給人食慾。事實也是如此,單個視頻播放量普遍30萬次以上,粉絲節節高。

綜合分析,超小廚美食更符合快節奏、高壓力下人們的需求,更能產生共振,贏得粉絲的喜愛。

當然,這只是對食味阿遠與超小廚美食的簡單對比。無論如何,作為喜歡的自媒體人,我都會一直支持他們的!

相關焦點

  • 你認為 美食博主食味阿遠 怎麼樣?
    阿遠做飯的地方就在自己的家庭小院中,沒有像其他自媒體人一樣刻意去改造拍攝環境,自家小院給人一種比較親近的感覺,尤其和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阿遠也沒像其他自媒體人一樣,在火了後開始賣自製的各種東西,也沒有去參加各種活動,始終是在自家小院中為網友展示自己的廚藝。
  • 「好食味」的發展之路
    老韓煸雞創始人韓志剛,有著過人的味覺,並且十分熱愛美食,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從事的餐飲行業,自1998年在武漢市大成路經營韓記辣子雞以來,韓志剛一路也結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本人性格直率講義氣有擔當,滿滿的江湖氣,讓他的身邊不乏眾多能夠和他共患難的摯友,而後湖北好食味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與蓬勃發展,也和眾多好友的支持密不可分。
  • 這款蔥油拌麵,煸蔥油時順便加入雞絲幹煸,更有嚼頭更美味
    蔥油幹煸雞絲拌麵蔥油拌麵大家都做過,這款煸蔥油時順便加入雞絲幹煸,更有嚼頭更美味。原料:香蔥、雞胸肉、掛麵、白糖、味極鮮、蠔油、老抽、香油。第4步、按紋理撕成雞絲第5步、煮雞肉時另起鍋燒開水下麵條煮熟撈出第6步、過兩遍涼開水控幹水分滴入幾滴香油拌勻待用第7步、鍋內熱油放香蔥關小火煸出香味兒第8步、入雞絲幹煸至金黃變幹硬第9步、白糖味極鮮老抽蠔油香油攪拌均勻成醬汁
  • 港燴牛什牛雜:港味美食好吃,"生意經"更好"念"
    港燴牛什牛雜加盟:港味美食好吃,"生意經"更好"念"!後疫情時代,餐飲業出現新變化。堂食減少,外賣增加,許多人不再進入餐廳吃飯,而是待在家裡邊吃飯邊刷手機、上網、追劇……如此狀況,一眾希望在餐飲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 不誤才華不誤美食,這樣的工作來陝味食族!
    不誤才華不誤美食,這樣的工作來陝味食族!陝味食族從食材源頭嚴格把控,對於麵粉、蔬菜、肉、調料等一應食材都有嚴格挑選,力求讓顧客吃的滿意,吃的放心。在衛生工作上,從後廚到餐桌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確保良好的就餐環境。這是陝味食族油潑麵給顧客的第一承諾。剛剛頒發的「2019陝西麵食大會陝西名小吃獎」還正熠熠生輝,良好的開端,激勵我們再接再厲。
  • 廣味美食互動新體驗:「美好『食』光·『味』你而來」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11月29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美好『食』光·『味』你而來」——2020年廣州美食文化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在悅匯城舉行。本次活動以「尋味」為主線,打造廣州美好「食」光美食互動體驗新場景,滲透廣州本地美食場景及人群,擦亮「食在廣州」金字招牌,為廣州美食旅遊行業賦能。
  • 韓國泡菜、日本和食、義大利披薩,原來都靠同一個套路成功申遺
    大家好,我是信遠齋的小夥計阿遠。大伙兒聽說了嗎?泰國準備為冬陰功湯申遺。冬陰功湯是泰國的傳統美食,「冬陰」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酸辣蝦湯。看到這兒,大伙兒是不是和阿遠一樣想著,咱中國有那麼多美食,為什麼沒有申遺?難道咱不比酸辣蝦湯味道更好,歷史更悠久,選材更精細,工序更複雜?申遺標準說到這兒,咱得先弄明白,美食申遺標準到底是啥?
  • 食在廣州 味在番禺 深巷有佳餚味尋南番順
    □專題策劃 白嵐 餘永堅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周樂樂 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人們常說,食在廣州,味在番禺,廚出鳳城,物盡南海……無可否認,廣府菜的輝煌,是在南番順味道的基礎上積累、發展而來的。
  • 「雲南包子王」創新多味摩登粑粑 為春城美食添新香
    近日,由雲南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協會餐飲美食專業委員會,雲南嘉豐餐飲公司共同舉辦的「味豐源·慶豐裕·雲南包子王」創新多味摩登粑粑品鑑會,在昆明順城購物中心5樓蘭木肆·雲南菜主題餐廳如期舉行,為春城美食增滇味添新香。
  • 「食」光有味,其名磁州
    這裡的人愛吃且會吃,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出了豐厚的飲食文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土生土長的草根美食,擁有了獨特的小城味道和「食」光的故事。 這份「食」光風味是御路的白蓮藕
  •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吃貨必知的川菜美食有哪些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分為三派,上河幫、小河幫、下河幫。上河幫川菜是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的蓉派川菜; [ 小河幫川菜是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也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 ;下河幫川菜是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的重慶菜。三者一起組成川菜三大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
  • 全球美食來湘聚 2019食餐會正式開展
    2019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十四種湘味爭奇鬥豔W4館是集中了湖南14個市州的特色風味展館,新化三合湯、湘西臘肉、安化黑茶……記者在探營的過程中流連探尋,大有一日嘗遍湖湘味的愉悅感。作為常德米粉中的重要一角,津市劉聾子牛肉米粉的展位前想要品嘗的觀展群眾排起了長隊,津市米粉協會副會長、津市劉聾子米粉總經理黃震笑著對記者說:「這是我們第三次參加食餐會,往年展位每天接待都有一兩千人,今年應該會更多。」他表示,參會最主要就是想做品牌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津市劉聾子牛肉米粉。
  • 年味淡?跟著《鏘鏘安徽遊》去西遞「打食桃」 ,讓年味更有FUN!
    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體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遊走在如詩如畫的徽州古村落裡,青瓦白牆的徽派建築,有種穿越的感覺。耳邊傳來導遊的解說聲,胡文光刺史牌樓、民居曠古齋、官村西園、明萬曆建造的敬愛堂等等,無一不在向外人述說著古村的悠久歷史。
  • 食味人間,美食裡的聊城往事
    古往今來,生活囊括百態,最能彰顯人間煙火氣的還是美食。從古時的饕客,到今天的美食家,仿佛都是最有智慧又最接近生活本身的人。最後,美食被有故事的人記錄,人的故事又被一道道美食傳唱至今。伏羲創立節氣——農耕進步豐富了食材的多樣性展開漫長的時間軸,尋找那些最為閃耀的時刻,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被忽略的關聯。
  • 研發智能炒菜機,「超小廚」想要解決中餐標準化難題
    而我們最近接觸到的「超小廚」則想優先突破「炒菜」這一中餐中最難標準化、烹製最複雜的方向。經過三年研發,超小廚推出了一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烹飪設備,由烹飪機+淨菜盒組成,使用時將裝好主菜、配料的淨菜盒放在烹飪機上,在 App 中選擇相應的菜品,烹飪機會自動完成製作。
  • 詩詞丨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
    有人說,在這世界上唯有美食和愛不能辜負。的確,「吃」貫穿了我們的一生,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戚戚相關。食之有味,生活才有味。其實,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豬肉頌》宋·蘇軾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 赫赫有名的「草八珍」為何有七珍是食藥用菌?
    那是中華美食的巔峰時代,四八珍也因此名滿天下,32種食材皆成眾人追捧的明星。其中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皆為葷,僅有草八珍為素,而草八珍中又有7珍皆是食藥用菌。很明顯,僅有黃花菜不屬於食藥用菌。可能有人會說雲香信不也不是食藥用菌嗎?雲香信還真就是菌,而且跟花菇一樣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香菇中的一種。
  • 食在恩陽 味在古鎮 四川恩陽美食推介會啟幕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度佳節、逛古鎮、品美食。10月7日,「食在恩陽味在古鎮」美食推介會在巴中市恩陽古鎮開幕。本次推介會,圍繞 「產業新城、旅遊新城、空港新城」發展定位,以「恩陽十大碗」為核心,旨在全方位展示恩陽厚重的飲食文化,全力打造恩陽十大碗餐飲品牌,不斷釋放「買恩陽、賣恩陽」的消費潛力,不斷夯實「營城聚人」的產業基礎。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小米粿粿,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潮汕俗語有:「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所以,潮汕的美食傳統,是與潮汕文化的傳統緊密相關的,是隨著經濟的繁榮而發展的。潮汕文化發軔於先秦,形成於唐宋,完成於明清、現代,完善於現代,美食文化自然也就與此同步了。晉人張華在《博物志·五方人民》說:「東南之人食水產……食水產者,龜、蚌、螺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潮汕原始先民為海民,靠海洋生活,便奠定了潮汕美食以海鮮為特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