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3個方法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愛

2020-09-07 尚澄兒童教育

孩子的愛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在周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愛心播種者。

一個小學老師對她所在的班級進行了一次心理測試,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小朋友生病了,冷得直哆嗦,你願意把外套借給她穿嗎?」 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回答時,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願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朋友。

這位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就耐心地引導孩子:「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們正在吃早點,該怎麼做呢?」 見孩子們不回答,她對其中一個孩子問道:「你會給他吃嗎?」 「不給!」 那個孩子十分乾脆地回答。老師又勸:「可是,那個小朋友已經餓得哭了呀!」 那個孩子竟然回答:「他活該!」

著名文學家雨果說:「如果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 沒有愛,就沒有世界的一切。一個沒有愛心、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是一個可怕的人。

愛心能使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渺小走向博大。孩童時期是人各種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愛心的形成也是孩童時期。所以,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愛的薰陶和教育,讓孩子懂得愛的高尚情操,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

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父母把自己看做孩子的夥伴,陪孩子玩遊戲、聊天、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為孩子風險愛心打下基礎。一個孩子如果擁有愛心這個強大的力量,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挫折,他都能夠戰勝。

支招一:從小啟發孩子的愛心

飛飛小的時候,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同情心。當看到有比他小的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就啟發飛飛:「你看那個小朋友摔倒了,肯定很疼,我們快過去把她扶起來吧。」 媽媽還進一步引導:「看,小妹妹還哭得很傷心呢,快拿出你的小手絹給她擦擦眼淚吧。」

就這樣,飛飛的愛心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了起來。

父母是愛心傳遞的使者,要尊老愛幼,用行動去影響孩子,包括和鄰居搞好關係,潛移默化中使孩子懂得並學會去關愛他人。同時,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什麼是愛,父母為什麼這樣做,結合生活中地各種行為進行教育,使愛具體化。還讓孩子學會從熟悉的人和生活中汲取愛。

支招二:嘉獎孩子的愛心舉動

蘇聯教育家蘇霍曾是烏克蘭一所鄉村中學的校長,他記錄過這樣一件感人的事情:校園的花房裡開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很多同學來看。一天早晨,蘇霍在校園裡散步,看到幼兒園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花房裡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從容地往外走。

蘇霍很想知道這個小女孩為什麼要摘花,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想松給誰?能告訴我嗎?」 小女孩害羞地說:「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裡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現在摘下來松給她看,看完了我再把花送回來。」

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蘇霍的心顫動了,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從花房裡又摘下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松給你媽媽的,感謝她教育出你這樣好的孩子。」

如果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揚,那麼他還會繼續這麼做。因此,當孩子幫了別人一些小忙,或者替別人著想時,父母要及時表揚他的這一舉動,鼓勵他以後多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情。父母要學會賞識孩子善良的舉動,使善良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支招三:給孩子創造愛心行動的機會

同事的女兒十二歲了,平時怕耽誤孩子學習,洗頭洗腳、掃地鋪床、洗衣服到刷鞋都是同事幫她做。一次同事感冒發燒,下班回家後沒做飯就躺在床上休息。女兒放學回來,不但沒講一句體貼的話,反而對著同事大喊:「你肚子不餓就不管我的死活了嘛?要睡也要先給我做好飯啊。要不,就打電話叫爸爸回來給我做飯!」

看到孩子這樣對自己,同事覺得特別心寒。

父母要引導孩子主動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在父母生日時,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而當孩子付出行動後,父母要以微笑的表情、讚揚的話語及時給與表揚,激起孩子關愛他人後的愉快的心理體驗,並產生不斷進取的強烈願望,使孩子逐步形成關愛他人的美好品質。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有愛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這5種培養方法有效
    你在撫養好孩子嗎?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給出了5種培養他們善良的方法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通過對2000名在收入,社會地位,家庭幸福,職業成就等方面的成功人士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這些人在小時候,比其他同齡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善良,更有同理心,更懂關心他人,更有愛心。
  • 有愛心的孩子內心更強大!父母如何賦予孩子愛的能力?
    父母培養孩子的愛心,首先要讓孩子有感知愛的能力。許多父母會抱怨:自己對孩子疼愛有加,而孩子卻一點也不懂得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其實這不是孩子的錯,「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或者過於溺愛孩子,或者對孩子缺乏愛的教育,或者我們自己本身就是缺乏愛心的人?
  • 自控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3個方法,輕鬆鍛鍊孩子自控力
    而決定你到底選擇第一個自己還是第二個自己的則是自控力。自控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TED演講中有一期由華裔心理學家安吉娜·李·達克沃斯做的演講——True Girt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演講中她提到自己在學校任課期間發現,智商高低並不是造成孩子成績差距的唯一關係,而這個發現讓她決心進一步研究心理學。後來她和她的團隊在對西點軍校學員、學校實習教師、學生、私企員工等多種從業人員的調查中發現,有一種特徵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成功。
  • 10個很有愛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懂得愛是什麼
    很多繪本是「功能型」的,比如教孩子自我保護、提高生活技能、學會和小夥伴分享溝通,或者認知世界等。還有一些繪本是「情感」類的。會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愛,以及更好的愛人。這篇主要就是寫寫買過的繪本中,一些有愛的繪本。
  •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要做到這幾點
    享譽世界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發現,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越強就越善於社交,也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少同理心,不善於共情,也不懂為他人著想,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困難,更容易被同齡人排斥。
  • 哈佛科研結果顯示:從小幫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日後人際關係更好,心態較樂觀,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是不做家務孩子的4倍還多,失業可能性則少了15倍。> 「愛幹家務的孩子,將來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從小就參與家務的孩子,更能體會他人的辛苦,也更具有同理心。他們考慮問題會更全面,會站在對方立場上去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因此也更容易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一段婚姻裡,同理心,理解和關愛是不可或缺的,而他們又深諳此道,所以也更容易獲得更高質量的婚姻。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先別急著糾正,將來可能更容易成功
    很多孩子天性活潑,經常調皮打鬧把家裡整的一團糟,要不然就是話特別多,無論大人說什麼都能接上話,這也讓不少父母感到苦惱,想盡辦法要將孩子的這些「壞習慣」治一治。調皮的小男孩玩彈弓但實際上這些壞習慣,正是孩子能力的一種表現,父母們其實不用太過在意,特別是下面這3個「壞習慣」,
  • 父母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更容易與人相處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大方有禮、開朗活潑的性格,鼓勵孩子發展多種興趣、愛好,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孩子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真誠地讚賞別人,當別人有缺點時,要善意地幫助,用適當的方法指出,使別人容易接受,加深友誼。
  • 愛心傳遞 改變世界:讓孩子學會愛懂得愛珍惜愛人生起步用愛導航
    有一部電影《把愛傳出去》給出了答案。13歲的主人公託尼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件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經過認真思考,他畫了一個圖:從第一個點出發到三個點,再從三個點出發到九個點,最後到無數個點。什麼意思呢?託尼計劃從幫助一個人開始,幫助世界上所有人。
  • 積極樂觀的寶寶,長大後更容易成功,是你決定著孩子的性格!
    往往,積極樂觀的寶寶,長大了以後,也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更容易成功。父母要愛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來培養一個性格積極樂觀的寶寶。1、讓寶寶充滿自信我們小區裡有一個孩子叫牛牛,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寶寶,在孩子堆裡,牛牛就像領導一樣,他說什麼,孩子們都聽,牛牛成了孩子王。
  • 如何教會孩子"發脾氣"?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更容易贏得尊重
    有一位家長直截了當的在微信裡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發脾氣。"他說自家孩子的脾氣很"衝",有的時候又讓人捉摸不定,突然有不和其心意或者受委屈了,猛地就會大哭大鬧,嚴重了還會抓住東西亂摔,攪得家裡雞犬不寧。
  • 心理學家:這3種性格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心理學家理察.威斯曼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外向的、放鬆地、開放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無論是在事業中還是在感情中,都能夠比普通人更容易做好。一個人的性格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圈子,更影響這個人的感情與工作。
  • 孩子內向怎麼辦?別怕,內向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當下的社會不管是在學校、在職場還是在等等一切場合,像個外向的人好像更吃香,內向的人存在感很低,於是家裡有內向的孩子家長就會千方百計地讓孩子活潑一點,善於表達一點。其實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內向其實也是一種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 從小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你家娃在其中嗎
    新的時代,新的孩子,出現了新的面貌,這些創造奇蹟的孩子們,擁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時不時的冒出令人讚嘆的金句,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孩子,又酷又有趣。以下三種孩子,將來更容易獲得成功,是父母的驕傲,希望你家娃也是其中的一員。(一)那些擁有「獨立靈魂」的孩子,未來可期「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你又不是我」,這是現在社會很多孩子的原話。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沃頓商學院:有這一傾向的孩子易成功
    成功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雖然我們並不都追求事業、金錢上的成功,但也希望自己能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而不管我們是否成功,肯定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更幸福。所以,我們才花費這麼大的精力來培養孩子。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呢?
  • 如果孩子常說這些「口頭禪」,說明情商很高,將來更容易獲得成功
    確實,他還只是個16歲的孩子,我們沒必要過分去苛責。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一句低情商的話,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真的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容易影響人生的成功。因此,身為家長,真應該儘早了解下,自家孩子的情商程度。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情商,到底是高還是低呢?其實,通過孩子常說的「口頭禪」,就能識別出孩子的情商來。
  • 富養孩子的最高境界:懂得共情的家長,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作為主持界的常青樹,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紮實的主持功底,更是因為他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舒服。何炅能夠敏銳的觀察每一個人的細微情緒,然後再用自己的語言巧妙的化解人們的尷尬,所以和他在一起完全可以不用有壓力,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他總能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 高情商的孩子更受歡迎,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培養高情商孩子很重要
    每個人對高情商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認為的高情商是能真實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更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還能保持樂觀的心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高情商的人更受歡迎,也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父母應該從小重視和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為什麼這麼說呢?
  • 有這四個特徵的孩子,通常情商比較高,將來步入社會更容易闖得開
    文|西紅柿媽媽踏實肯吃苦,這還不夠,要有一張「巧嘴」,才能更容易抓住機遇,風生水起。不過,「會說話、真聰明」這只是高情商的典型特徵之一,生活證明,吃苦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高情商的孩子卻更容易「吃得開」。
  • 為什麼有「編程思維」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很多名人都曾提及過「編程思維」對於孩子的影響。他們說擁有編程思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更容易獲得成功,也要比普通孩子更加的優秀。而這一說法也從另一個側面加以了論證,畢竟世界500強企業的創始人很多都有過編程背景。他們的成功一方面是搭乘了時代的東風,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自己內在的思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