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未學過繁體字,為何一眼就能識別?

2020-12-13 古今名著探討

文字是我們交流與溝通的媒介,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文字是非常靈活的而並非一成不變的,它不斷適應著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1950年之前,我們一直使用的是繁體中文,繁體中文即從小篆演變而來的中文書寫體系。後來為節約時間、更便於人們使用,政府文化機構就在繁體字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簡化、規範,就演變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文字呈現的形式(即簡體中文)。隨著文字由繁至簡的進程,繁體字也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事實上,繁體字退出人們的視野也是有原因的,除去一些專門研究古代漢語或者中國古代文化的專家、學者,專門去學習繁體字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則是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是簡體中文,所以沒有實際地必要去學習;一則是因為繁體字不易理解,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但是,隨著近幾年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國學熱」,作為古代文化重要傳播媒介的繁體中文重新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按照常理來說,人們對於沒接觸過或者略知一二的繁體字的記憶應該是比較陌生、看起來應該是比較吃力的。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很多之前沒有專門學習過繁體字的人,在看到繁體字的時候大致都能認識,甚至一些比較冷門的字在具體語境下也能猜測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專門從事文字研究的人能認識這不足為奇,為什麼不曾專門學習甚至是不曾接觸過的大部分普通人都能無師自通、不費力便可以認識繁體字呢?難道是智商太高、天生聰慧或者是自帶繁簡轉換的超能力?其實不然,對於這一現象,筆者總結了三方面的原因,即「三最」,如下所言:

一、最直接的原因-人們文化素質提高。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對待教育、文化也越來越重視,在此種背景下,人們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說得更直白些,即人們已經擺脫了過去「大字不識一個」的狀態,認識的文字越來越多。而認識繁體字的前提是認識漢字,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識字能力,我們才能去談更高層次的文字的種類(即繁體與簡體的問題)。

二、最根本的原因-文字所呈現的方式。

文字是由一層一層組織、建構出來的,語素、詞、短語、句子,層層遞進,而文字的最終呈現方式就是句子,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所寫的字都是由一個個或長或短的句子組成的,這就給認識繁體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語境。

舉個例子:

衛、廟、攜、犧、豔。

這是幾個單獨的繁體字,我們看起來還是相當費勁的,甚至有的人會一個都不認識,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並沒有單獨學過,所以不認識也情有可原。

現在,我把它們組成繁體的詞語:

衛生、廟宇、攜帶、犧牲、豔遇。

這樣認起來可能還是有些吃力,但是相比於上面所列出的單個的字簡單了不止一個度。

最後,我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裡面:

廁所又需要衛生紙了。

他跑去隔壁的廟宇求福了。

搭飛機請勿攜帶液態物。

他在戰場之中壯烈地犧牲了。

聽說他在國外的時候豔遇十足。

從上述舉的五個例子來看,放在句子中的繁體字就很容易知道它的意思了,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或者所記錄的文字,其實就是一個個句子,這就為認識繁體字提供了具體的語境,在這種語境中人們輕易的就認識繁體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最重要的原因-對中華文化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在上文所總結的「二最」中的原因分析,都是比較偏向學術與理性的,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往往是不能用學術性的語言描述出來的,因為最重要的原因一般都是精神層面的。人們每天都處於中華優秀文化的薰陶之中,而繁體字又是了解傳統文化的敲門磚,因此人們對漢字的認同與歸屬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深入骨髓,所以不學便認識繁體字這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類似看到國旗冉冉升起就肅然起敬的必然現象。

相關焦點

  • 從未學過繁體字,為何一眼就能識別?
    從未學過繁體字,為何一眼就能識別?本篇約910字,閱讀時間約1分30秒。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接觸繁體字,除了部分漢語專業的學生可能對繁體字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沒有接受過繁體字教育的,即使沒有學習過繁體字,但當我們看到繁體字的時候卻一點也不覺得陌生,甚至可以一眼識別,這難道是我們中國人的隱藏屬性嗎?
  • 繁體字棄用幾十年,為何不學就能看懂?
    繁體字棄用幾十年,為何不學就能看懂?中國上下五年年創造出來的文字的數量是驚人的,高達8萬多個,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能比的,這也是我們值得去驕傲的,但是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大概不到4000個,也就是說有很多漢字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和接觸過的,包括繁體字。
  • 學習簡體字的我們為何能一眼認出繁體字,繁體字改簡體字真的好麼
    從這以後,我國文字得到了更好地傳承;後來到了漢朝,漢字再一次發生改革,由秦朝時期的小篆改革為隸書,之後沿襲了數百年,直到隋唐時期,漢字再一次改革,由之前的隸書改變為楷書,後來又過了數百年,直到宋朝,漢字再一次改變,改變為宋體,這一很接近現在文字的一種形式。比如我們現在的字形就是宋體的字形。
  • 很神奇,我們沒學過卻認識繁體字,簡體字真的比繁體字好麼?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1956年我國逐漸推行簡體字,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不過在我國港澳臺地區仍然在使用繁體字。不過令人稱奇的是,雖然說我們從上學開始就是在使用的簡體字,但是很多人對繁體字並不陌生,甚至一看就能認得出來,那這到底是為何呢?
  • 從未學過「繁體字」的我們,為什麼能看得懂呢?|高中小科普
    即便沒有學過,但對於歷史流傳下來的東西 真的可以如此輕易地就能理解了嘛? 莫非我們就是傳說中自帶簡繁轉換超能力的人?
  •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
  • 臺灣人好迷惑:中國大陸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大陸人卻都能看得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
  • 為什麼我們不用學,天生就看懂繁體字?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我們不用學,天生就看懂繁體字?原因其實很簡單!學生黨每天做的事情不是讀書就是寫字,而生活在內陸地區的學生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簡體字。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國為何要大力提倡漢子簡體化呢?很多人都會回答因為方便實用。
  • 為什麼我們天生就看得懂繁體字
    相信你一定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沒有正兒八經的學過繁體字,但卻像自帶識別功能一般,閱讀繁體文段毫無障礙,這到底怎麼回事兒?你說我能怎麼辦呢?相信你一定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沒有正兒八經的學過繁體字,但卻像自帶識別功能一般,閱讀繁體文段毫無障礙,這到底怎麼回事兒?我是不是有特異功能?是不是因為遺傳,天生就會?還是因為我智商太高?好糾結啊,這到底是為什麼!?而這幾天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頗為自信的透露,大多數陸客來臺灣觀光,從未聽過看不懂正體字的(繁體字),建議商家不必特別為了陸客使用簡化字。
  • 「窮人家」的娃,為何一眼就能被認出,這些「特徵」真的很難掩飾
    導讀:「窮人家」的娃,為何一眼就能被認出,這些「特徵」真的很難掩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窮人家」的娃,為何一眼就能被認出,這些「特徵」真的很難掩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爭議中小學生要不要學繁體字?請看教育部回應
    中小學有必要進行繁體字識別教育嗎?估計多數人會認為,一點也沒有必要。簡化字使用了這麼多年,突然進行什麼繁體字教育,真的是折磨人,沒有一點現實意義。近10年以來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了。
  • 為什麼要學繁體字
    從上面的模式不難看出我教課是以繁體字為主,簡繁並學。我們學習寫字,即便不如學習書法那麼嚴格,終究也是要找最好的範本來學習,因為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就是說你用最好的範本來學習,即便是學的不太理想也不會出太大的紕漏。唐朝時販夫走卒寫字都有法可依,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未見得就能把字寫得多麼好,但是由於耳濡目染,看得多了,他寫的想差也差不了哪裡去,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 你能看得懂繁體字嗎?大陸人為何閱讀繁體字無壓力?理由非常簡單
    作為從小接受簡體字學習的國人來說,面對書寫要繁瑣很多的繁體字,本應有很大的閱讀困難,但事實卻是。幾乎所有的大陸人,對於繁體字可能並不會完全書寫,但是在閱讀方面,卻沒有任何障礙。這是為何呢?「就算我這句話後前順序不一樣,你然依能完全解理我的意思。」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對漢字肯定是非常熟悉,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寫作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它。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我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每次遇到繁體字的時候卻基本上能夠分辨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其中另有玄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文字是文明的承載方式,我們中華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自然漢字依舊底蘊深厚。當年我們所使用的繁體字,它不僅蘊含著歷史底蘊,還有人文關係,非常的形象而又生動。
  • 中國人使用簡體字後,大家都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大多數一看就懂?
    很多學生都抱怨學英語很難,但其實再難也難不過中國的漢字,英語一共不就26個字母嗎?漢語就不一樣了,即使是一個中文系的大學生,也不敢保證他就認識所有的漢字,因為中國的漢字實在是太多了。56年以後,中國逐漸推行使用簡體字,沿用了幾百年的繁體字被代替。相對於繁體字來說,簡體字筆畫簡單意義明了,是非常高級的字體。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區仍然沿用繁體字,比如說港臺地區。
  • 繁體字早已「棄用」60多年,為何現代人仍然能看懂,真相很簡單
    繁體字早已「棄用」60多年,為何現代人仍然能看懂,真相很簡單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漢字更是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從才開始甲骨文一直演變到現在的漢字,而且現在的還是簡化的漢字,古人都是用繁體字。漢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讓很多外國人看見漢字就頭疼,現在的漢字比以前的簡單多了,如果說現在的不好學,那從前的繁體字更是難上加難了。而我們的老前輩們卻把這些繁體字傳承了幾千年。文字在我們的思想裡根深蒂固,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文字了。文字可以用來交流,展示本民族的風貌,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傳承。
  • 努爾們為什麼還在學繁體字?
    -簡繁的日常- 努爾們的學校是使用普通話繁體字教學且中文比重很高的那類,這也就意味著,她們看的書、寫的字、日常的作業和未來的考試都是用繁體字進行。所以,在我家裡,簡體字的書已經被收進了抽屜,擺在孩子們眼前觸手可及的大都是繁體書籍。
  • 中國繁體字免費速學課程,拿走不謝!
    (這是什麼字啊,學了課程你都知道了哦)剛過佳節,就送您一件禮物,它來自古代,像這節日一樣古老。這是一門課程,性價比最高的課程!提升文化素養的課程!所有中國人都應學的課程!小編:繁體字速學課程啊,歷史上性價比最高的課程哦!網友:收費多少啊?小編:公益活動,善士贊助,完全免費。網友:要紙質版怎麼辦啊?小編:把你郵寄信息發到郵箱yuezang@vip.163.com就可以啦!
  • 中小學生要學繁體字?教育部的回應衝上了熱搜,網友吵翻了!
    =================附:《中小學生要學繁體字?教育部的回應衝上了熱搜,網友吵翻了!》(節選)近期,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對此作了回應,並衝上了微博的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