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課教練的門檻,是更高的|GymSquare

2020-12-08 GymSquare精練

團課教練,更是「健身」教練。

作者/晟傑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

相比軟性溝通技巧,團課教練更需硬性專業儲備。無論是單車課後的橫紋肌溶解,還是高強度健身時的體能虧空,都須設立「門檻」避免教練、會員的關節損傷、過度運動風險。

而一家頭部團課品牌開啟的組織變革測試,也意味著對團課教練的管理迭代。

就在兩天前,超級猩猩宣布組織變革測試:在一線員工設立酋長制,「酋長」負責用戶滿意度,擁有相應決策權。除此以外,該品牌已取消團課教練底薪和滿課獎勵,這部分金額將挪入課時費收入。

變革的背後,是對團課教練能力的重視。教團課不僅在於「表演」,更要會「健身」。

為什麼要有門檻?因為教團課很難首先難在教的是「一群人」,每個用戶能跑多快、跳多遠是不穩定因素,在Linkedin上,就有用戶反駁F45的HIIT課程,對新手用戶過於不友好。

而培訓也沒能讓教團課變得容易,只涉及套路編排、音樂選取、臨場交流的團體健身培訓,難以達成一名健身教練的進階要求,所以,一部分團課教練正在學習體能訓練理論。

在教團課以外,團課課程也越來越來難了,因此降低損傷風險,是教練更需要學會的內容。

比如,缺失心率監控、基礎篩查的HIIT,以及槓鈴啞鈴操的錯誤發力模式,除了加劇用戶的運動損傷概率,也讓一天3節課的團課教練,需要進行超負荷後的頻繁「修理」。

總的來說,團課教練需要以「健身」教練來命名,無論是授課過程中實行營養、運動、恢復的基本原則,還是關注自身的運動損傷風險,都不再是小問題。

在此以外,健身房也應該起到幹預作用,比如更多的團課工作室開啟運動理論培訓,以及改善教學安排來降低教練的過度透支。但更重要的是,在團課教練供給火熱的當下,如何評估並提升教練門檻,或許更值得探索。

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

團課教練,

其實專業門檻更高

就目前來說,團課教練的運動專業門檻並不高。

至少從團課的課程內容,以及教練的應聘規則來看,當一名團課教練,無需運動專業素養作為主要支撐。

毫無疑問,團課的目的在於「讓人先動起來」,無論是被稱為年輕人廣場舞的Zumba,還是面向久坐辦公人群的燃脂塑形課,能產生熱量支出,甚至能出汗宣洩,就是課程的最大目標。

Zumba

因此,從國內的團課應聘規則上來看,團課教練在運動專業領域的建樹,並不需要太高。

舉例來說,超級猩猩的全職教練招聘中,從業年限、任職公司(不限健身機構)、教授課程,是「專業技能與經驗」一欄中前三項內容,同樣,在SPACE的教練招聘信息採集中,教學經歷、任職公司(不限健身機構)、目前教授課程,也是主要的採集內容。

但僅僅從不斷增加團課損傷案例來看,團課教練其實需要一些專業門檻。

在國內,「40分鐘動感車導致橫紋肌溶解」,「男子單車減肥拉出醬油尿」的運動損傷新聞不算少,而高強度HIIT訓練課後,用戶「嘔吐、虛脫」的案例,也讓團課教練們較為自責。

背後原因也恰恰是由於團課教練,缺少對運動學專業理念的基本認知。

美國醫學雜誌曾分析了3例因動感單車騎行造成橫紋肌溶解的患者,提出了患者缺乏對騎行速度及阻力的正確調節,及時補水的重要性認知,甚至橫紋肌溶解的顯性症狀也了解甚少,因此導致的病情惡化,也使部分患者最終不得不血液透析。

動感單車導致橫紋肌溶解

來源:美國醫學雜誌

受傷的也不只有團課用戶,總是在用戶「一起健身」的團課教練,也在面對過度運動後的「報廢」風險。

比如,早在2016年美國勞工局的一項調查顯示,扭傷、割傷、骨折是教練常見的職業損傷,而勞工局旗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也指出,包括24Hour Fitness、Bally Total Fitness等在內的大型連鎖健身房,都已制定了教練專有的健康保險。

華盛頓時報曾經就健身教練損傷案例,作出面向物理治療師的專題採訪,同樣IDEA官網曾於2017年發表「如何降低教練職業損傷」的專題文章,其中包含脊柱正確承重、弱側肌群發力、衡量精神狀態的相關指導。

健身教練的運動損傷

來源:華盛頓時報

所以,僅從降低運動損傷出發,也有更多教練選擇了有關運動生理的進階學習。

舉例來說,從更多教練的職業背書來看,涉及ACE、NSCA的團課教練群體再逐漸增加,而國內也有更多的團課健身房,開啟了面向教練的短期的運動科學培訓。

而之所以要作出提升運動專業度的改變,是因為教團課其實不簡單。

教團課,不簡單

教團課難,首先難在教的是「一群人」。

每個團課用戶能跑多快、能跳多高,難以被評估,因此將考驗教練對用戶基礎體能的預判能力,也是避免用戶運動損傷的關鍵因素。

由於一起運動損傷,SoulCycle於2016年接到了法律訴訟,詳細原因是明星教練Angela Davis的一句「騎太慢」,導致用戶惱羞下騎行失控摔下單車,而未及時脫離單車卡扣,又使左腳踝嚴重脫臼。

SoulCycle收到用戶的法律訴訟

來源:hollywoodreporter

針對這起事件,訴訟方稱,過高音量、黑暗場景、單車設計佔據部分原因,但教練的錯誤指導,以及未甄別用戶運動狀態,是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

某種程度上來說,團體課動輒10人的人數,以及衝擊較小的運動模式,是教練忽視「個體關照」的主要原因,但並不代表教練無需作出關照。

比如,主打HIIT課的Orangetheory Fitness和F45,更注重心率問題。他們通過為用戶佩戴心率帶,監測心率的同時,將運動過程中的心率數據反饋投放至大屏幕,在完成訓練後會員能得到一份有關運動平均心率,以及燃燒卡路裡數的綜合報告。

Orangetheory Fitness

同樣,如何面對「一群人」健身時易發的健身恐懼症,也是團課教練面臨的專業難題。

美國媒體和調研機構OnePoll聯合Isopure的一項調研發現,有47%的人認為,在健身房時常有恐懼的感覺。比如32%的人認為,當練的身型很好的人(包括教練)靠近時,會感到恐懼,17%的人認為,當異性在身邊鍛鍊時,也會感到不自在。

看起來,教團課需要一些運動學技術作支撐,但從更多的團課教練的培訓認證來說,涉及面並不多。

舉例來說,一部分團課健身房培訓用「即興演出、聲音力量、自我驅動」來衡量教練是否能站上團操課舞臺的決定因素,而「基礎科學、損傷預防」是涉及運動科學的僅有課程,同樣,以近期開啟的國職團操培訓為例,課程套路教學是7天培訓的主要內容。

這也是更多團課教練,被鼓勵學習體能訓練基礎理念的根本原因。

從另一面來說,團課教練的運動技術需要進階,也來自於課程越來越難了。

以中國團課健身房來看,轉型HIIT已經成為趨勢,「燃脂、心肺、衝擊」,幾乎存在於KeepLand和超級猩猩的大部分課程介紹中。戰繩、搏擊課難以預約,也能看到HIIT訓練模式能助推團課健身房的擴張。

GymSquare Lab HIIT教學視頻

而這也意味著教練需要更多面對:不同用戶的最大靜息心率不一樣,達到的所需要的運動心率路徑不一樣。不同的關節活動度和運動表現下,簡單地跟上動作容易導致肩和膝關節受傷。

最重要的是,高強度運動後,也是「一天3節」的團課教練,頻繁進行自我「修理」的主要原因。

團課教練提升運動技術的專業門檻,不只在於保障用戶安全,也在於降低自身損耗。

團課教練,

更是「健身」教練

如何讓大部分團課教練的「授課未來」更持久,是教練、健身房需要共同探索的內容。

首先,團課教練需要更清晰地以「健身」教練來定義。

除了鑽研表現力,安全地發展人體體適能,是一名教練的不變職責,運動營養、熱身實施、運動恢復,不再是簡單「蹦跳」就能涵蓋的內容。

僅以課前熱身來說,允許用戶中途上課的健身房並不算少,相較而言,國外的團課健身房普遍對於課程完整性較為重視,如果用戶遲到10分鐘,就不能再進場。

其次,當課程越來越難,用戶健身需求進階,教練的自學習變得格外重要。

比如,ACE在團操教練認證中同樣涉及了再學習的學分獲取機制,而國內更多健身房也開啟了面向團課教練的定期培訓計劃。

最後,從健身房角度來說,如何面對教練的損傷風險,以及評估並提升教練的準入門檻,是值得被討論的新內容。

至少從國內大部分團課健身房的教練單日排期來看,連續兩節進行「搏擊、戰繩」的情況並不少見,或許在教練學習多課程種類的基礎上,進行更靈活的課程安排,能降低過度運動風險。

至於在招聘門檻方面,提升運動科學技術的門檻,已在國外更多實行。

SoulCycle教練面試

舉例來說,SoulCycle glassdoor的招聘欄中顯示:1-2年的健身行業或相關領域授課經驗;必須掌握基礎的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並有能力對不同人群提出訓練建議;在運動專業領域強烈的繼續學習和培訓意願。

曾被低估的團課教練,正在迎來他們最好的時代,但這並不意味要通過忽視專業門檻,來迎合團課趨勢。

團課教練的本質,依舊是教健身的教練,教的人更多,運動專業的門檻其實更高。■ GYMSQUARE

相關焦點

  •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是時候被重視了|GymSquare
    國內大眾點評上,更多健身俱樂部的用戶評論,通常在於對團課體驗和教練服務的印象。接觸團課的門檻更低,本身創造了更多的用戶體驗可能性。而在國外,無論是課程氛圍頗為「宗教化」的SoulCycle,還是主打「橙色訓練」理念的Orangetheory Fitness,獨創的課程產品,都是營造用戶社群的關鍵。
  • 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GymSquare
    舞蹈團課,不是健身房蹦迪。作者/嶽靚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肌肉叢林的健身房中,團課舞蹈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以至於對大部分目標為「增肌減脂」的教練開始討論: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舞蹈團課,不是健身房蹦迪舞蹈團課對新手頗為友好,但更被看作是健身房蹦迪。
  • 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到來|GymSquare
    比如說,團課教練更容易受傷的現象背後,有運動科學儲備不足的體現。與此同時,當更多人在討論教練「吃青春飯」時,反映了教練職業的職業上升通道狹窄。 但如今,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全面到來。
  • 健身舞臺之下,團課教練爭奪戰
    在她之外,樂刻下半年已經接連引進5位培訓師級別以上的團課教練。圈子很小,消息很快傳開。另一位項目負責人張顯臣加入樂刻的消息發出後,他的手機就「震動到停不下來」。樂刻2年內約張顯臣談了4次,教練供應鏈負責人任興榮專門飛到大連找他。類似的事情在這兩年並不鮮見,稍有名氣的團課明星教練都收到過健身機構們的多次追逐。
  • 一文讀完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GymSquare
    輪融資; 6月,智能健身房快快健身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 8月,團課健身房Shape宣布完成2000萬元A+輪融資。 疫情下教練收入斷崖式下跌,引起對職業抗風險能力的思考。能夠在抖音、一直播開設雲健身培訓,或許能維繫不錯的會員粘性,甚至擁有簡單線上辦公能力,也可作為職業空窗期下,一個兼職創收的機會。 雖然健身教練是門職業,卻是缺失職業化的。比如說,團課教練更容易受傷的現象背後,有運動科學儲備不足的體現。
  • 健身團課教練:黃金時代來臨?
    反映到待遇上,和私人教練單節數百的課時費相比,團課教練總體望其項背。一句話,團課教練一直以來是被低估的。Equinox團課教練平均薪資據外網招聘網站glassdoor顯示Equinox的團課教練薪資範圍50美元—65美元,平均薪資為53美元。
  • 私人教練和團課教練發展方向有什麼不同?
    私人教練,顧名思義就是在健身房一對一的指導會員,給會員制定他自身的訓練計劃和飲食計劃,從而達到讓會員增肌減脂塑形的效果。而團課教練就不一樣了,團課教練就是一個教練帶十幾個會員進行拉丁、肚皮舞、踏板操、有氧舞蹈等等。
  • |GymSquare
    在教學模式方面,以私教和小團課為主。在訓練器械方面,有Reformer、鞦韆床、萬得椅、脊柱矯正器等輔助工具,可以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進階練習。 直到現在,超級猩猩等團課健身房和Fiture等家庭健身科技,也將普拉提作為一門課程,和瑜伽、舞蹈和力量訓練齊名。
  • 567GO劉陽:健身行業回歸服務本質 團課教練越來越吃香
    據她透露,目前567GO的培訓課程分為三大類,且培訓內容逐漸遞增,它們分別是私教基礎培訓、私教基礎培訓+運動康復培訓以及私教基礎培訓+運動康復培訓+團課教練培訓。如果選擇培訓內容最多的課程,學員大約需要五個半月才能完成。「很多人說我們做團課教練培訓浪費時間,也有人說團課教練畢業後不掙錢。但我認為,團課教練的未來十分光明,所以我們也一直堅持讓學員多學習一些關於團課的知識和技能。」
  • |GymSquare
    同樣在國內,團課教練也有類似的粉絲經營方式。課堂教學之外,他們通過與用戶的交流、朋友圈的分享來構建「教練」身份之外的自我,讓用戶對其個人的認知上升到思想與生活層面,塑造一個更為立體的個人形象,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 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的團課到底有多重要?
    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的團課到底有多重要?,還沒有私人教練這一職業的時候,健身房都是主要以團操課程為鍛鍊的項目。   隨著趨勢慢慢的改變,私人教練慢慢可以佔據了大部分健身房的收益。但是你知道嗎?隨著行業最新的慢慢變革,團課部門在任何的俱樂部或工作室都不可或缺。
  • 沒時間健身的北上廣白領,和令人堪憂的身體健康|GymSquare
    以至於白領們的健身教練也會感到困惑,「他們真的還有時間健身嗎?」 上海的團課教練Sunny告訴GymSquare,「一些學員是因為在生病之後醫生建議來健身,或體檢結果出問題,再或看到朋友突發疾病後,才對自身健康產生危機感,因而走入了健身房。」
  • 隔離健身艙,健身房的抗疫法寶|GymSquare
    臺上的教練帶著透明防護面具,臺下健身者在專屬健身艙內跟練。雖不能把危險係數降低至零,但為健身房復工,掛上了一層安全護膜。■加州Inspire South Bay Fitness的隔離健身艙6月18日,加州新增確診病例4084例,創單日新增最高紀錄。
  • 私教認證更多了,但實操考核並不多|GymSquare
    而更多的教練培訓機構,嘗試實操與理論相銜接,使培訓趨於「教育」。除了主動提升實操佔比,也將更多的實操主導的教學模式,納入教練進階體系。但落回到培訓本質,實操只是私教上崗測試。伴隨市場成熟,會有更多考核制度出現,而在未來,認證培訓的也將回歸從業的入門門檻。
  • 健身教練需要訓練痕跡,但這不是唯一評價標準|GymSquare
    因為訓練痕跡是教學能力基底,關乎團課教練TRX、戰繩教學的本體感覺,以及私人教練增肌減脂計劃是否有效。但是,當訓練痕跡成為唯一標準,也局限了教練能力發揮。健美訓練的身材取向,開始主導健身專業標準,而在教練強加健身偏好、忽視運動動機的授課失誤下,更需要考核其他教練素質進行完善。
  • ...的心理健康是千億美元市場,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GymSquare Weekly
    本周,連鎖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宣布推出旗下健身鏡品牌,名稱與lululemon收購的家用健身公司相同,都叫「Mirror」,而售價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Justin&Julie Fitness的「Mirror」,看起來更強調團課場景的遷移。除了AI檢測身體數據並提供1對1課程指導,還設有社交機制,用戶可上傳運動數據參與競賽。
  • 威爾仕的月付制,和健身俱樂部的新變局|GymSquare
    月付制的靈活產品,和相對透明的價格,降低了參與健身房的門檻。 但對於行業來說,頭部俱樂部的月付制變化,可能將快速引發連鎖反應。 比如依然推行年卡制的健身俱樂部,將受到巨大壓力,而網際網路月付制小型健身房,似乎面對月卡制的頭部健身俱樂部,優勢不再。
  • 體育課,不教健身|GymSquare
    ■美國私教認證佔比來源:Orthopedic Reviews作為對比,國外的私教課程,已向綜合體能發展,美國Orthopedic Reviews曾統計了私人教練培訓認證佔比,其中美國運動醫學院ACSM認證超過59.1%
  • |GymSquare
    比如從國外lululemon收購的mirror,到國內FITURE、喬山、myShape等,甚至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都相繼推出家庭健身鏡。用戶不僅對著鏡子看到自己的體態身姿,更可以對著鏡子的課程內容,展開訓練。
  • 古德菲力健身:重新挖掘團課在健身房中的價值
    團課,健身房的支柱項目消費者購買一張健身卡關注的主要因素包括跑步機、動感單車、團課等,其中團課是十分重要的項目。團課一直以來是健身房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