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的團課教練,是時候被重視了|GymSquare

2020-12-20 騰訊網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維繫用戶體驗的新角色。

作者/夢軒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團課健身房火了,但在健身俱樂部內,團課仍是個不被重視的「消耗性業務」。

相較於會籍顧問和私教,團課也許不能帶來更直觀的現金流,同樣反映在俱樂部區域劃分上,相比配套的團操房,私教區才是營收主力。也因此,無論是北上廣還是更多的二、三線城市,俱樂部與團課教練的關係,始終停留在兼職層面。

簡單來說,俱樂部內團課教練的存在,一直是被忽視的。

但俱樂部內的團課教練得到重視,是個可預見到的趨勢。

威爾仕、一兆韋德這兩家頭部俱樂部內,開啟自研發課程是前所未有的用戶運營革新。同樣,剛剛結束的萊美選拔賽中,十強選手中不乏俱樂教練的身影。

當然,重視團課教練本身,在團課健身房中有直觀體現。包括建立系統化的教練職業成長路徑,幫助進入運營管理層等,以獲得除課時費外的更多收入來源。同樣也有提供年均數百節內訓課程,只為建立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團課教練員。

團課教練被重視的本身,反映在能交付更多的用戶體驗價值。

在健身俱樂部,「用戶體驗」的回歸是個趨勢。但團課教練在產品交付上的價值,是一直被低估的。

團體課程,就是一家健身品牌的最好呈現形式之一。

國內大眾點評上,更多健身俱樂部的用戶評論,通常在於對團課體驗和教練服務的印象。接觸團課的門檻更低,本身創造了更多的用戶體驗可能性。而在國外,無論是課程氛圍頗為「宗教化」的SoulCycle,還是主打「橙色訓練」理念的Orangetheory Fitness,獨創的課程產品,都是營造用戶社群的關鍵。

能吸引用戶去俱樂部的,或許不僅是專業健身器械,以及收費頗為高昂的私人教練,還有看上去更有趣且更易入門的團課。甚至在健身卡的透明化趨勢下,是個降低用戶流失,提升用戶留存的更高效方式。

團課教練有機會成為俱樂部的「新顧問」,承擔著影響引流、轉化和用戶留存的重要角色。

健身俱樂部內,

被低估的團課教練

在健身俱樂部內,團課教練的價值一直是被低估的。

這種低估的直觀體現,包含了薪資待遇。2018年發布的中國行業健身報告指出,國內健身俱樂部中73.3%的團課教練收入為每小時100-150元。相比之下,私人教練的平均薪資在10000-15000元之間。

換句話說,團課教練每月上100節課,平均每天安排3-4節課,才可能達到私人教練的薪資。

當然,俱樂部的團課教練薪資低,在二、三線城市更為明顯。

比如在福建省泉州、廈門、福州等較為發達城市,健身俱樂部的團課課時薪酬基本在80元到150元。相比之下,在三線城市三明市,團課教練課時薪酬明顯偏低,大多數俱樂部的課時薪酬在60元到80元。

甚至在高校的社會體育指導專業中,有團課教練從業狀態研究。

雖然有一定時間跨度,但具備參考性。在2017年山西大學的一篇碩士論文,就太原市健身俱樂部的團操教練作出問卷調查。

從結果來看,當地俱樂部團操教練的月收入區間在1001元至2000元的比重最大,達25.23%。除此以外,團操教練的收入和兼職率成反比,和專職率成正比,而太原市團操教練的兼職率高達62.61%。

太原市俱樂部團課教練收入較低

來源:山西大學2017屆碩士學位論文《太原市健身俱樂部團操教練職業現狀研究》

但是從目前來看,曾被低估的俱樂部團課教練,在迎來被重視的新時代。

除了薪資,俱樂部還通過更多方式,推動團課教練的發展。參與今年萊美THE ONE總決賽的十強選手中,有三名俱樂部的團課教練。同樣,威爾仕也在公眾號推文面向用戶講述團操教練的人物故事,舒適保則通過線下社區課程的方式拓寬團課教練的影響力。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

維繫用戶體驗的新角色

對於更多的健身俱樂部而言,現金流是關鍵導向。

在健身俱樂部傳統經營模式中,私教和顧問才是現金流入口,而團課卻被視為運營成本項,是已經附加在會員卡裡的權益。而團課教練上課質量的高低,似乎無法得到營收方面的直接體現。

但另一方面,以威爾仕為代表的「月付制」啟用,本質是推動銷售導向,到用戶服務的回歸。而公司內部的討論名次,也在從業績、成單、POS,開始到客戶動線、用戶口碑,會員管理,甚至到「服務、產品、運營」類似詞彙,向精細化用戶運營的網際網路公司靠攏。

而相比純粹的「消耗性業務」,團課在一家俱樂部的作用,有機會趨於用戶的留存、轉化。團課教練,則是維繫用戶體驗的新角色。

同樣在這股趨勢下,打造自研團課、推出特色教練,成為健身房品牌價值的重要體現。

銀吉姆團課教練陳超告訴GymSquare:「健身房要求團課教練們,從支出部門轉變為多元化收入部門,甚至說是對外宣傳部門。」

而團課教練在俱樂部的角色轉變,也反向促進教練對自身要求的提升。陳超說:「教練不只要能夠上好課,還需更多關注自身專業和流量的提升。」

簡單來說,看起來更吸引人、且進入門檻更低的團課,或成為健身房從拉新、留存到保障復購率的重要方式。

其實在國外,俱樂部將團課教練打造為品牌價值,已經是一種常態。

像高端健身俱樂部Equinox曾推出「The Prodigy」項目,海選全國優秀團課教練,和明星教練配對排練,在紐約市對公眾演出。原本屬於內部事宜的團操教練招募,儼然變成了一場面向全民的明星選拔賽。

團課健身房的興起,從國外開始。而在SoulCycle、Rumble等團課健身房,能給予團課教練的還有更多職業保障。比如提供社保、帶薪休假、物理治療、培訓津貼等各式福利。

當然,真正能給團課教練帶來安全感的,可能不僅僅是靠時間熬出來的底薪。相反,看得見的「自我成長」,或許才是教練職業安全感的更可靠來源。比如設計前景明朗的職業晉升通道,提供晉升管理層或自主創業等更多職業可能性,進一步打開了團課教練職業發展的想像空間。

但另一方面,團課人才在俱樂部的真實流失,促使俱樂部運營者對自身團課運營的模式進行復盤改變。有愛動健身教練對GymSquare表示,「俱樂部開始和品牌合作,以商演展示、合作課程或籤約教練等形式,為團課教練爭取更多展示機會。」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

是時候被重視了

更多健身俱樂部回歸服務本質,通過塑造品牌價值,來促進用戶的拉新、轉化和留存。而特色團課和明星教練,或許將成為俱樂部轉型的關鍵。

團課教練在健身房地位的變化,意味著團課教練將從被忽視的邊緣,走向創造基於用戶體驗的產品,甚至更多現金流。

在這一大趨勢下,或許更多俱樂部將開始重視團課教練,而更多團課教練,可能也會將俱樂部視為團課健身房之外第二理想的職業發展選擇。

然而,為了讓俱樂部團課教練的價值得到充分釋放,還需要更加完善的薪酬制度,以及明細的職業發展路徑。

俱樂部越加重視用戶體驗,而創造這一體驗的團課教練,更是值得被關注的關鍵。■ GYMSQUARE

-END-

歡迎各位從業者參與GYMSQUARE精練

《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

問卷旨在調研中國行業現狀與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團課教練的門檻,是更高的|GymSquare
    團課教練,更是「健身」教練。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相比軟性溝通技巧,團課教練更需硬性專業儲備。無論是單車課後的橫紋肌溶解,還是高強度健身時的體能虧空,都須設立「門檻」避免教練、會員的關節損傷、過度運動風險。而一家頭部團課品牌開啟的組織變革測試,也意味著對團課教練的管理迭代。
  • 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GymSquare
    舞蹈團課,不是健身房蹦迪。作者/嶽靚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肌肉叢林的健身房中,團課舞蹈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以至於對大部分目標為「增肌減脂」的教練開始討論: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舞蹈團課,不是健身房蹦迪舞蹈團課對新手頗為友好,但更被看作是健身房蹦迪。
  • 健身團課教練:黃金時代來臨?
    擁有一位私人教練,在中國依然是一件中產生活的「社交談資」,但對於健身俱樂部的團課教練,卻難有等同的用戶認知。比如提起教練,團操並不是第一個聯想到的名詞,甚至在健身俱樂部的劃分上,團操房是配套,私教區是營收主力。
  • 健身舞臺之下,團課教練爭奪戰
    以前,長期作為健身房會員附加服務存在的團課,滿足了很多對於自由力量訓練不感冒的健身消費者。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老牌俱樂部首先發現了團課的潛力,他們有的開始在團課上花費大量精力培養教練和引進課程,例如總部位於深圳的中航健身。有的則直接嘗試了單獨收費,例如上海的H3。
  • 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到來|GymSquare
    比如說,團課教練更容易受傷的現象背後,有運動科學儲備不足的體現。與此同時,當更多人在討論教練「吃青春飯」時,反映了教練職業的職業上升通道狹窄。 但如今,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全面到來。
  • 私人教練和團課教練發展方向有什麼不同?
    私人教練,顧名思義就是在健身房一對一的指導會員,給會員制定他自身的訓練計劃和飲食計劃,從而達到讓會員增肌減脂塑形的效果。而團課教練就不一樣了,團課教練就是一個教練帶十幾個會員進行拉丁、肚皮舞、踏板操、有氧舞蹈等等。
  • 一文讀完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GymSquare
    線下健身房,在線上幾乎重新開闢了戰場,而這也推動線下門店開始重視線上運營。 在對復工尤為迫切的2020上半年,健身房唯一能做的除了等待,便是積極自救守住健身房。
  • 威爾仕的月付制,和健身俱樂部的新變局|GymSquare
    比如依然推行年卡制的健身俱樂部,將受到巨大壓力,而網際網路月付制小型健身房,似乎面對月卡制的頭部健身俱樂部,優勢不再。但對於全國大部分傳統俱樂部來說,道路可能依然漫長。 中國健身俱樂部新變革 很顯然,疫情蔓延的2020對大多數中國健身房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年份。 但以威爾仕為代表的健身俱樂部月付制變化,有可能讓接下來的2021,讓中國健身俱樂部的動蕩和變化繼續。
  • 健身教練需要訓練痕跡,但這不是唯一評價標準|GymSquare
    因為訓練痕跡是教學能力基底,關乎團課教練TRX、戰繩教學的本體感覺,以及私人教練增肌減脂計劃是否有效。但是,當訓練痕跡成為唯一標準,也局限了教練能力發揮。健美訓練的身材取向,開始主導健身專業標準,而在教練強加健身偏好、忽視運動動機的授課失誤下,更需要考核其他教練素質進行完善。
  • 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的團課到底有多重要?
    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的團課到底有多重要?,還沒有私人教練這一職業的時候,健身房都是主要以團操課程為鍛鍊的項目。   隨著趨勢慢慢的改變,私人教練慢慢可以佔據了大部分健身房的收益。但是你知道嗎?隨著行業最新的慢慢變革,團課部門在任何的俱樂部或工作室都不可或缺。
  • 健身房「雙11」大戰 小型團課健身房成主角
    相比傳統的健身俱樂部,小型團課健身房更加積極地展開行動,成為今年的主角。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我國頭部健身俱樂部威爾仕和一兆韋德,在「雙11」期間的營銷方式並不算激進。而超級猩猩、樂刻運動、Shape健身、Keepland等小型團課健身房活動力度更大。其中,超級猩猩推出了一年一次的充值優惠活動。
  • 團課復工,上海健身房就都復工了
    同時,俱樂部品牌威爾仕、一兆韋德,將集中在3月23日今天,恢復部分營業門店的團操課。除此以外,包括b-monster、VIS Yoga & Pilates等精品團課品牌,都已正式宣布復工。人員相對密集,防疫風險相對較高的團課開始復工,預示著健身房全面復工潮即將到來。
  • 567GO劉陽:健身行業回歸服務本質 團課教練越來越吃香
    文/羽蒙獸圖/567GO提供「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市場和用戶逼著向前走的,一旦走下去就沒有退路,因為在這個行業,即使原地踏步有可能是在等死。」你很難想像,這樣決絕的話從看起來像「溫柔學姐」一般的劉陽口中說出來。不過,健身是她畢生追求的事業,幹事業時,劉陽是絕對的「拼命三娘」。如今,這位「拼命三娘」已經帶領567GO走過十三個年頭。
  • |GymSquare
    同樣在國內,團課教練也有類似的粉絲經營方式。課堂教學之外,他們通過與用戶的交流、朋友圈的分享來構建「教練」身份之外的自我,讓用戶對其個人的認知上升到思想與生活層面,塑造一個更為立體的個人形象,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 沒時間健身的北上廣白領,和令人堪憂的身體健康|GymSquare
    以至於白領們的健身教練也會感到困惑,「他們真的還有時間健身嗎?」 上海的團課教練Sunny告訴GymSquare,「一些學員是因為在生病之後醫生建議來健身,或體檢結果出問題,再或看到朋友突發疾病後,才對自身健康產生危機感,因而走入了健身房。」
  • 歡迎參與GYMSQUARE精練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精練調研
    GymSquare精練現已經發起《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調研從健身房經營出發,輻射大型俱樂部、團課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等健身房管理、經營者。 希望能通過問卷調研結果,為更多從業者提供經營層面的策略制定依據。
  • 蘋果的健身新事業|GymSquare
    基於蘋果手錶的硬體功能和交互方式,獲得不同教練的課程,只不過後者的跑步機和單車設備更為完善,直播課程的互動也更深入。 但毫無疑問,蘋果對健身需求的深入介入,瞄準的是和Peloton同樣的需求。 這也有點像蘋果版Keep,基於基本的交互和簡單的錄播課程,為初階用戶提供健身服務。
  • 隔離健身艙,健身房的抗疫法寶|GymSquare
    臺上的教練帶著透明防護面具,臺下健身者在專屬健身艙內跟練。雖不能把危險係數降低至零,但為健身房復工,掛上了一層安全護膜。■加州Inspire South Bay Fitness的隔離健身艙6月18日,加州新增確診病例4084例,創單日新增最高紀錄。
  • ...的心理健康是千億美元市場,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GymSquare Weekly
    本周,連鎖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宣布推出旗下健身鏡品牌,名稱與lululemon收購的家用健身公司相同,都叫「Mirror」,而售價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Justin&Julie Fitness的「Mirror」,看起來更強調團課場景的遷移。除了AI檢測身體數據並提供1對1課程指導,還設有社交機制,用戶可上傳運動數據參與競賽。
  • |GymSquare
    孫儷、劉嘉玲等明星在微博曬練習普拉提的照片,小紅書上的普拉提場館成為了運動博主打卡的地點,同時也有不少團課健身房,選擇開設普拉提課程。 普拉提日益興起,這是一種令人精神上癮的健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