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老師:qifeixiaoya
愛默生說:「恐懼與緊張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擊潰人類。」誠然,有過公共演講、表演、上課經歷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夠做到心情平靜信心十足地登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為了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克服困難。而困難的出現和克服,會引起人內心的不安和緊張,嚴重時就會給人帶來恐懼,形成焦慮。既然緊張恐懼的心理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那麼,如何處理好緊張心理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
針對教師活動中的緊張心理,以下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1、充分的準備。林肯曾說:「我相信,我若是無話可說時,就是經驗再多、年齡再老,也不能免於難為情的。」這話說得很深刻。要進行成功的演講,就必須有成功的準備,否則,沒有準備好就出現在聽眾面前,與未穿衣服是一樣的。對付在公開教學活動中最有力的武器是誠心誠意地告訴自己你對本次活動要準備得十分充分。只有有備而來的教學活動才能獲得自信和成功。
2、端正上課動機,減輕心理負擔。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對於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有客觀的分析。如果把一次活動的意義片面誇大,甚至把活動成功與否與個人終生的成就、事業和幸福等緊緊聯繫在一起,正式活動還未來臨,就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了。帶著強烈的求勝動機和沉重的心理負擔去準備,結果情緒焦慮程度越積越強烈,到了發揮時卻事違人願。因此,年輕老師要學會適度降低求勝動機,減輕心理負擔,真正做到輕裝上陣。
3、保持積極的情緒體驗。有些教師面對即將到來的公開活動,感覺就像如臨大敵,有著諸多的這樣那樣的擔心,比如,在活動過程中總是設想自己會犯指導錯誤,或總擔心自己的活動進行著進行著會突然地停頓下來,講不下去了,這就是一種反面的假想,它很可能會抹煞我們對活動的信心。面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使用積極自我暗示的方法。暗示對人的心理影響是極大的,我們都能看到人在不良的心理狀態下發揮是不正常的。多學會給自己一種積極放鬆的暗示,用一些「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我一定可以正常發揮」等肯定自己的短句。在平時聯繫休息之餘多和自己交談,不斷地強化一種必勝的信心與信念。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這種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就會成為自己的一種思維習慣。
4、避免機械式地執行活動內容。教學活動如同上臺演講。逐字逐句地背誦講稿,很容易在面對聽眾時遺忘,即使沒忘,講起來也會顯得十分機械化。實際的演講過程中, 一旦因怯場、聽眾騷動, 設備故障等突然出事而容易出現「短路」現象。因而,在準備活動中我們只要準備好大概的提綱,根據自己的語言、思路發揮及教學現場進行發揮,更能體現自己的應變能力。
5、活動前要注意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比如,可以積極聽取在場人員的意見,這樣我們可以轉移注意力,放鬆身體和思想。又如可以做做肌力均衡運動。均衡運動是指有意識地讓身體某一部分肌肉有規律地緊張和放鬆。比如我們可以先握緊拳頭,然後鬆開;也可以固定腳掌,作壓腿,然後放鬆。作肌力均衡運動的目的在於讓你某部分肌肉緊張一段時間,然後你便不僅能更好地放鬆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鬆整個身心。
在教學活動準備中,要完成好以上5個方面的思想準備。在具體活動中,如果已產生緊張反應,可採用以下一些應激調手節手段,效果也非常好:
1、松馳訓練法 當你的心理感到緊張、心跳過快的時候,可以轉換一下視線、變換一下姿勢、說兩句寒喧之類的話,這樣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2、認知平衡法 羞怯大多是由自卑等心理不平衡狀況所致。在由自卑導致膽怯的時候,可以從內心進行認知的自我平衡,不要對自己全盤否定;相反的,多想想自己的長處,從而產生自信。
3、模仿法經常有意識地注意觀察和模仿一些泰然自若、善於交際、活潑開朗的人的言談舉止,對照自己的弱點加以克服,並根據自己的氣質形成 自己的風格。只要我們勇敢一些,堅持用以上的方法來訓練自己,就能克服在和人打交道時的羞怯心理。
4、自信訓練法
方法一:行走時抬頭、挺胸,步子邁得有彈性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懶惰的姿勢和緩慢步伐,能滋長人的消極思想;而改變走路的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心態。平時你從未意識到這一點吧?從現在你就試試看!
方法二:抬起雙眼,目視前方,眼神要正視別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不正視別人,意味著自卑;正視別人則表露出的是誠實和自信。同時,與人講話看著別人的眼睛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現。
方法三:當眾發言 方法四:眾人面前顯顯眼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試著在你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時,在較空的車廂裡來回走走,或是當步入會場時有意從前排穿過。並選前排的座位座下,以此來鍛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