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愛說:「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原來有寓意

2020-12-20 棒奔霸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老人愛說:「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可為啥五臺山的香爐都被燒化了?

春節過大年,也是我們燒香的季節,燒香在過年期間有悠久的歷史,也是祈福的一種儀式,也是一種感應,據說這燒香會傳遞信號,跟我們現在的4G差不多,這裡一燒香,某個地方就會收到,從而將你的香菸和你的許願接收到,然後綜合你的表現,看你是否符合條件,條件達到的,自然會將你的願望幫你實現,如果不符合條件的自然要被淘汰,過年不但愛燒香,而且現在演變成為了燒香、燒高香、燒頭香的現象,很多人會在大年三十就在寺廟守候,等待燃燒頭一炷香。

燒頭香有的認為是第一個燒香的,香爐之前沒有別的香在點燃,也有的認為是個人的新年第一次燒香,其實第二種說法靠譜一點,全國各地寺廟無數、家庭無數,都會掐著點燒香,這個第一無論如何是難以做到的,而個人的新年第一炷香被叫做頭香,才是對於頭香的理解,都是對於新年的好運祈福,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取得好的收穫,按照大乘佛教淨宗修學以淨業三福為基礎。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什麼呢?

第一福:孝養父母, 奉事 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就是要我們孝敬父母,民間也有父母是自己的佛的說法,沒有父母的生養之恩,哪裡來的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按照淨業三福的說法,是更迭上升的形勢,也就是和我們修房建屋一樣,第一福就相當於地基,地基沒有,談何蓋樓、蓋高樓呢?只能是愈來愈危險,不僅是高樓,就是普通的房子也會倒塌的,所以說農村的老話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孝敬好父母,家庭和睦才能興旺,如果對父母都不孝敬,你即便是千裡萬裡去燒香、燒高香、燒頭香,最終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過年五臺山的香爐燒化的新聞,很是吸引人的眼睛,這該是多大的香火才能做到的啊,有的說是香爐看到了這麼多的香火,高興的咧開嘴笑了,這一咧嘴就被燒化了,也有的說這是吉祥之兆,也有的說是不好的現象,反正是說什麼都有,其實也是側面說明這香火確實是旺的著實厲害,這年代久遠的香爐也沒有經受住這樣的考驗,在高溫的炙熱下被燒化了,這也很多人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過年期間去五臺山燒香造成的現象,現在過年是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去燒香,但老話說的在家不孝敬父母,無論你怎麼修行也是虛無縹緲,你是觸摸不到的,對於過年燒高香、燒頭香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俗語:「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才是應敬的佛!
    農村老人愛說:「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可為啥五臺山的香爐都被燒化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的文化裡面有不同的文化體系,作為中華兒女來說,需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能夠去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分析判斷。俗語老話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文化體系,當然了俗語也有好有壞,需要我們進行分辨,不然會受到糟粕文化的影響。從小時候開始,就接觸不同的俗語,這些俗語給了我人生很大的啟發,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窮算命,富燒香」這其中有什麼寓意呢?
    一、窮算命,富燒香自古以來,算命、燒香都是農村很常見的事情。時間久了,農民就下了這麼一句結論「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根據他們的觀察,窮人總想要老天幫忙,讓自己擺脫窮苦的命運,過上好日子。
  • 農村老俗話說給死人燒香,看活人的面子,是什麼意思
    但是如果死的是縣太爺,「樹倒猢猻散」,就不會有多少人來給縣太爺燒香磕頭了。這其實就是人情世故,人情關係的冷暖,和活著的人有直接關係。因此,農村老俗話說的「給死人燒香,看活人的面子」還是很有道理的,是千百年來多少人經驗教訓的總結。上面的例子說的是以前,就算現在也莫不如此。
  • 老人在家燒香引發火災被燒傷
    本報訊 (記者肖嶽 實習生段九如 通訊員李波) 前天上午8點左右,豐臺區長辛店崔村內,一六旬老人在家燒香祭祖時,不慎引發火災。經長辛店消防中隊及時撲救,火勢得到控制,受傷的老人被120送往醫院。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疏:「禋,芬芳之祭。」(用《十三經註疏》本,下同。)可見,所謂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那麼這就是後世所謂「燒香」了。所以,中國的燒香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不只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所以說燒香起源於印度是不對的,從南傳佛教可以看出,較少燒香的習慣。
  • 樓下老人每天在家燒香 樓上被燻天天開油煙機換氣
    「初一、十五燒香我能忍一下,可是每天都在家裡燒香就讓人實在受不了。」王女士說,住在她家樓下的鄰居原本是對老夫妻,2011年老太太過世後,老爺子每天都要在家裡點香祭奠已故的妻子。  「每次我聞到煙味兒就頭疼,嗓子也癢得難受,還流淚。」
  • 農村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有什麼道理呢?
    您好,這裡是軍輝溫馨屋,每天為您推薦新鮮的文化小內涵,我是小編軍輝說文化,每天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風俗與農村的常識。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有什麼道理呢?「父愛比山高,母愛比海深」,是我們都能明白的道理,「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古人告誡我們「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在父母生前好好待父母,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感恩,所以有「千裡燒香,勿如孝敬爹娘」。從各種古書中就有記載孝子故事受世人讚揚。「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
  • 宣城88歲老人在家燒香祈福 竟把臥室給燒了
    原標題:老人燒香祈福差點燒掉三層樓房中國宣城網訊2月12日,在寧國市河瀝溪街道紅檀樹安置區,一位88歲的老大爺在家裡燒香祈福,結果一炷香沒燒盡,竟把臥室給燒了。幸好家人和聞訊趕來的派出所民警及時將火撲滅,沒有造成更大損失。
  • 農村老人說:三十不起四十不發,一輩子窮疙瘩,原來是這個意思
    前幾天寫一篇文章叫《農村老人說的很多俗話和老話,你們覺得有道理嗎?》分享後,很多朋友私信我,叫我多分享一些關於我們當地農村裡面流傳的俗話和老話,那今天就再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當地農村裡,老人們經常說的一些俗話,其實很多俗話老話都是大白話,但仔細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 在農村,老人說的家中有「四喜」,具體指的什麼,有道理嗎?
    這也是農村當前的一種現實,生活在農村老家,常聽到老人說,家中有「四喜」,家裡會人才輩出,這句話有道理嗎?具體指的是哪「四喜」呢?第一、「燕子不入苦門之家」生活在農村,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在家裡的大門下總會有燕子來搭窩,前不久,家裡不時有燕子在啼叫,不過兩日,竟然把窩給搭好了!這一根根的樹枝,也反映出了燕子的辛勤,這也是鄉親喜聞樂見的!
  • 農村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反應的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在不同的處境,思維方式不一樣,言行結果就自然不相同的規律體現。有些人誤傳:「窮人算命會富,富人燒香更富」,「窮人燒香窮,富人算命窮」,把個人命運,完全寄託於命運玄學和信仰,更是「鑽牛角尖」,大錯特錯了。
  • 農村老人說:「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是啥意思?
    與農村老人聊天,說起了姻緣之事。突然,老人說:有些男女即便是很有緣分,但無奈是「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啊!啊哈!老人居然蹦出了這麼一句頗具經典的語句,不由得使我驚訝不已。但我還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裡的真實含義,於是,便請老人解釋一下,老人說:一、前世燒了斷頭香古代信佛的人都會把燒香念佛當成一門功課來做。因此,每天必然都會燒香。然而,有些人敬佛的心並不真誠,會抱著一種敷衍的心態。原則上來講,一旦香折斷了之後,是不能用來燃香敬佛的,是需要扔掉的。
  • 燒香三炷,墳頭壓紙,這些清明的掃墓習俗你真的懂了嗎?
    在這裡為大家補充兩個冷知識,你知道燒香的三炷香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掃墓時為什麼要在墳頭壓幾張紙嗎?下面將為大家解惑。在一些廟宇或者農村家庭裡,等到了拜神拜祖的日子的時候,都會燒香祭祀。燒香的寓意都是為了祈福和許願,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但又不能一次性燒太多,一般都為三支香。信封迷信的人們,在敬香的時候一定是心懷敬意和誠意的。
  • 農村有句話「男人出門行千裡,遇花切莫吃枸杞」究竟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和農村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農村,現在發展非常大。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的「水泥路」變平坦了,道路變寬了。居住的房子由土房子變成了二層樓,寬敞明亮,吃食方便也更加注重營養健康。
  • 拜神燒香, 被香火燙了有何寓意
    點擊播放 GIF 0.0M燒香拜神, 被香火燙了有何寓意?拜神燒香時被燙寓意,共分好壞兩大類,具體十項事宜,如下:一、惡因現前攔路這點是說,燒香人自身有很繁瑣的惡因關口攔路現前,單憑燒香是無法化解的,建議燒香人不光要發心懺悔改正,還要儘快去找信得過的道長,詳細查看化解為佳。不能再拖延推遲,已經到了必須面對解決的時候,到了取捨的時候。
  •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大部分人雖然是無神論者,但是還對鬼神有著敬畏之心,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都會上香祈福,燒香的時候一般都燒三根,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的網友表示,燒香的時候有神三鬼四的說法,指的就是用三根香的話,就是在向神仙們祈福,如果燒四根香的話,可能就會招來那麼一些不太吉利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呢?小編認為燒香只是表達了人們心中美好的期盼而已,它是文化,不是迷信。來聽聽農村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 麥梢黃,瞧爹娘,張迎鋒/永城市
    哪怕你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只要父母還在,你也要回家瞧爹娘。一轉彎,汽車駛向了村頭的土路。我遠遠地看見,父親坐在石碾上發呆。剛一下車,父親就迎了過來,牽著父親的手,和著父親的步伐,我們慢慢的往家走去。還沒走到二娘家門口,快言快語的二娘逗我說 :「麥梢黃 ,瞧爹娘··· 」。一句話把我女兒整的一頭霧水,好奇的女兒鬧著要我解釋。雖然我對這個俗語心領神會,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4條「禁忌」,說這兩個字,心想事成!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非常相信鬼神說,每當遇到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困難,他們都會選擇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祈求保佑。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富足,科技也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燒香拜佛,也得到神靈的保佑,幫助自己能夠逢兇化吉,消除磨難。拜佛成了人們的心理寄託。
  •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