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北京學校性教育課程開設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所抽取的從幼兒園到高中共27所學校中,僅有2所專門開設了性教育課程。作為成長中的重要一課,學校開展性教育的情況並不理想。(7月23日《新京報》)
此前最高法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11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罪案件11519件,平均每天發生8起兒童性侵事件。
兒童性侵事件頻發刺痛了公眾的神經。讓孩子接受性教育課程,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是防止性侵事件的重要的手段。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性教育在孩子們的課堂上缺位嚴重,單獨開設性教育課程的學校寥寥無幾,更多的學校選擇將性教育融入到生物課、心理課等其他課程中,專業的授課教師也十分缺乏。這樣的性教育, 其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
作為孩子們重要的生活場所,學校需要擔負起性教育的責任,應開設專門的性教育課程,聘請具有專業水準的老師,教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在受到侵害時懂得如何反抗。同時,還可以邀請專家以及民警等開展專題教育活動,面對低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舉行一些輕鬆的教育活動,讓性教育不那麼枯燥無聊,也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性教育本是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十分正常的一部分,但國人談到性教育似乎總是羞於啟齒,甚至談性色變。「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總是得不到很好的解釋。這無法滿足孩子在性方面的好奇心,甚至會導致孩子通過其他不正當的途徑尋求性知識,這反而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性教育並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在兒童性侵事件頻發的當下,性教育是孩子們保護自己的重要武器,學校的性教育不應該缺位,勇敢地幫助孩子佩戴好這件武器吧。
文/羅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