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是中國第36個教師節。在對教師的聲聲問候和祝福中,我們熱切呼喚,中國的性教育教師在哪裡,中國未來的性教育將走向何方。在此,我們想對這些戰鬥在教學一線、向學生傳播性知識、培養學生對性積極美好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來,性教育作為我國爭議頗多的熱點教育問題之一,受到了社會的持續關注。如今,兒童性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熱議的問題,在中小學開展科學規範的性教育勢在必行。
長久以來,學校性教育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988年8月2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頒布《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標誌著性教育開始正式走進中學。
2001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十三號主席令)。其中第十三條規定教育、衛生等相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1]。」
2008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簡稱《綱要》)。《綱要》把健康教育劃分為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五個領域,並詳細規定了不同階段中小學生應該學習的健康教育內容以及要求達到的目標。這五個領域都包含性教育的內容。《綱要》使中小學階段的性教育有了明確的著落[2]。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圖源:百度百科)
2011年12月30日,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補充了評價建議[2]。
2016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3]。
由此可見,中小學性教育的開展和推進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回顧我國性教育發展歷程,展望未來發展前景,有利於推動我國性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相關法律、綱要的保障和支持下,我國中小學性教育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果。然而,當前我國中小學性教育政策的落實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主要包括性教育課時缺乏、師資力量薄弱、性教育教材匱乏、家校性教育脫節等問題。
1. 中小學性教育課時缺乏
為了推進學校性教育的開展,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性教育相關內容納入了健康教育大框架內,並指出,健康教育的主要載體課程為「體育與健康」,每學期應該安排6~7課時[4]。
然而,政策的落實並不盡如人意。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張小丹於2016年開展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192所學校中,51%的學校只在需要的情況下臨時開設健康教育課程,沒有將其排進平時的課表裡[5]。
除此之外,即使開設了健康教育課程,大部分學校也並未將其作為常規課程進行統籌安排,而是將其作為一學期一次的臨時講座。而在少數能夠常規開展健康教育的學校中,健康教育課也往往讓給了其他的應試課程[6]。由此可見,健康教育課程在部分中小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健康教育課程尚且如此,性教育課時就更加難以落實。
中小學性教育沒有專門教材,多以講座形式開展
(圖源:浙江在線)
2. 中小學性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來看,性教育暫無明確的學科劃分,而是屬於教育科學和社會科學複合的領域。高校沒有開設專門培養性教育教師的專業,中小學也很少引進從事性教育的專家。部分有意強調性教育的小學,會要求班主任在班會課上給學生講解性教育知識[7]。
根據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僅21%的學校配有專職的健康教育教師,而剩餘的學校往往由兼職教師(主要是班主任與體育老師)擔任健康教育工作,或者根本沒有教師開展健康教育。在這些兼職教師中,有健康教育知識背景的教師僅佔17%。除此之外,沒有健康教育知識背景、僅僅參加過健康教育培訓的教師佔比10%,其餘73%的健康課程教師既不具備醫學知識背景,也未參加過健康培訓[5]。這極大地影響了學校健康教育的質量。性教育的質量就更加堪憂。
3. 中小學健康教育教材匱乏
在健康教育教材方面,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調查發現,77%的學校沒有健康教育的專用教材,大部分學校只是臨時收集一些內容來應付一節健康教育課,科學性難以得到保障。
事實上,教育部早在1993年就制訂了《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對中小學健康教育的課時、內容、衛生環境等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各地也相繼編寫了針對本地區的健康教育教材[5]。然而,就目前來看,從國家到地方,缺乏具有權威性、可操作性的性教育指導綱要或標準,也很少有專業人員和出版社開發和出版性教育教材,能夠系統反映全面性教育理念的教材更是鳳毛麟角[3]。
在劉文利教授帶領下,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從2007年開始研發小學性教育課程。基於全面性教育,課題組開發了一整套小學性教育課程,出版了《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12冊)。儘管這套讀本引發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套讀本是我國第一套作為一門校本課程的教學材料進行設計的性教育圖本,對我國小學性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7]。
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封面
(圖源:愛與生命)
4. 家校性教育脫節
性教育體系應該由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建立[8]。然而,作為兒童性教育最好的老師,許多中國父母卻因為落後保守的性觀念而羞於啟齒。面對孩子的性困惑,許多父母往往以「小孩子不要多問」、「你長大就知道了」等回答敷衍了事。更有部分父母對學校開展性教育心懷牴觸,反對性教育的開展。
家庭與學校是兒童性教育的兩個重要陣地,應進行積極的良性互動,以更好地幫助兒童建立健康陽光的性觀念。然而,當前家校性教育的脫節卻阻礙了中小學性教育的順利開展。
讓我們將目光放到全世界,國外青少年性教育的開展方式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不同國家在中小學性教育的課程設置方面各有特色。2012年1月,美國衛生協會、美國學校衛生協會、美國教育協會聯合發布了《國家性教育標準:K-12核心內容和技能》(The 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 Core Content and Skills, K-12,以下簡稱NESS)。根據NSES,性教育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延續到高中。前任總統歐巴馬曾號召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校裡接受到科學的、適齡的、負責任的性教育(「medically accurate, age-appropriate, and responsible sex education.」)。一般而言,從幼兒園到小學4年級,每個孩子每年需要接受5小時的性教育,而5到12年級的未成年人每年需要接受10小時左右的性教育[9]。
孩子們被分為四個年齡段:幼兒園到2年級,3~5年級,6~8年級,9~12年級。每個年齡段的性教育內容層層遞進,主要學習以下7個方面的內容[10]:
1、人體和生理結構(Anatomy and Physiology)
2、自我認知(Identity)
3、懷孕和生殖(Pregnancy and Reproduction)
4、青春期和發育(Puberty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5、性傳播疾病和愛滋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
6、健康的人際關係(Healthy Relationships)
7、個人安全(Personal Safety)
美國性教育大綱中對幼兒園到2年級學生進行的「觸摸法則」教育
(圖源:小花生網)
2017年3月,英國政府宣布,英格蘭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必須強制開展性與關係教育(Sex and Relationships Education,簡稱SRE)。2019年6月,英國教育部頒布強制性法規,要求英格蘭和威爾斯境內所有公立學校設立相應的性與關係教育課程,以向學生們傳授如何建立健康的關係,並保證自己的安全。
性與關係教育課程側重於引導未成年人探索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社會和生理方面,建立人際關係,參與性活動,以及學習人類性行為和性健康。其目的是讓兒童和年輕人掌握性相關的信息、技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擁有安全、充實和愉快的關係,並對自己的性健康負責[11]。
在荷蘭——世界上性別最平等的國家之一,所有4歲及以上的兒童都必須接受適齡性教育,學習建立對自己身體和性的尊重,以及對同齡人的尊重[12]。
他們的第一堂課便是關於性同意,7歲的孩子會學習身體不同部位的專有名稱,8歲討論性別刻板印象,到11歲的時候,學生能夠討論生殖、安全性行為和性虐待。從避孕到兩性關係,從性傳播感染到性愉悅,都被包括在性教育課程之內[12]。
顯然,荷蘭的性教育方法卓有成效。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荷蘭是青少年使用避孕藥具最多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荷蘭是世界上青少年懷孕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愛滋病病毒和性傳播感染的感染率也很低[12]。在避免非意願妊娠和性傳播感染方面,從幼兒就開始的全面性教育功不可沒。
荷蘭最受歡迎的青少年性教育課程小鹿亂撞(Kriebels in je buik) (圖源:https://www.kriebelsinjebuik.
促進兒童全面發展,不僅需要為他們提供知識文化基礎,更需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其中,學校提供的健康知識和健康環境至關重要。
面對當前我國中小學性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未來仍需在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培訓等方面進行努力。依託專業機構進行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教師培訓、教育效果檢測,是當前提升我國中小學性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徑。
首先,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功能。改善中小學性教育,當務之急是培養具有在中小學實施性教育資格的教師隊伍。教師是否具備完備的性知識、是否能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能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性,與教師是否接受過專業指導和培訓密切相關。
在課程實施方面,學校應鼓勵教師運用教學技能,開展形式多樣的性教育課程。例如,教師在班會課上以知識問答、趣味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性知識,並感悟到,性教育與其他課程一樣,是具備科學性的綜合型知識教育,而且在培養生活技能,以及對性積極美好的態度。
其次,各中小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聘請專家為學生統一授課,每學年開設3次及以上的性教育講座[7]。講座可以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分別開展,根據學生學情和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教學內容。例如,針對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講座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和人體器官模型,借鑑性教育動畫視頻和讀本,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除此之外,中小學應配備專家或權威機構制定的科學的性教育書籍,搜集專家認可並廣泛傳播的性教育視頻資源,以供教學使用。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閱讀繪本、共同討論、提出問題,教師答疑解惑。一般而言,這種方式適合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繪本具有圖畫多、文字少的特點,能較大程度地激發小學生地閱讀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性健康知識。學生在輕鬆愉快地課堂氛圍中掌握性健康知識,進行性教育啟蒙。
幼兒在全面性教育課堂中的畫作——我的成長變化 (圖源:愛與生命)
在學校以外,家庭性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同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興趣發展的基礎上,父母應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對他們進行性教育。
最後,社會氛圍的建立和輿論宣傳也格外重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消除「性禁忌」的思想觀念,積極引導性教育的開展,使人們生活在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中,幫助未成年人逐漸形成完備的人格。
教師節之際,我們誠摯感謝所有致力於性教育的教師,也真誠地希望這些教師大聲說出「我是性教育教師」,讓我們知道你們在哪裡。
我們希望更多的朋友關注性教育領域,支持我們,加入我們。期待在中國的性教育實踐中,所有適齡入學兒童都能得到學校提供的全面性教育,祝願未來中國的性教育事業路途光明。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2.
[2]王銳,吳黛舒.2009—2018年中小學性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5):4-9.
[3]劉文利,元英.我國中小學性教育政策回顧(1984~2016)[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1(07):44-55.
[4]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張小丹.中小學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及建議——以河北省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08):76-78.
[6]王穎.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現狀調查研究——以河北省L地區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23):48-50.
[7]徐瑩然.小學低段性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19):62-65.
[8]魏寒冰,王永傑.構建不同學業階段學生性教育體系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1,20(12):47-51.
[9]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 Core Content and Skills, K-12[R].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2012:1-46.
[10]紹穎.美國性教育大綱[J].中國家校合作教育,2017(1):74-80.
[11]「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Guidance」. UK Government. Retrieved 15 June 2012.
[12]美國公共電視臺.關於性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這件事[EB/OL].https://www.pbs.org/newshour/health/spring-fever.2015-5-27.
[13]愛與生命, 用愛滋養生命——談兒童性教育及其課程建設[EB/OL].https://mp.weixin.qq.com/s/WrWBmhKJnIPoxYTruX06fw,2018-03-28.
撰稿 | 陳盼 梁蔚瑩 胡碟
編輯 | 趙津平 羅方丹 劉文利
視覺 | 多諾瓦 張昱凌
排版 | 韓豔梅 Tenlossiby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