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小視頻肆意傳播的今天,作為資深手機控,工作之餘刷刷小視頻,是我每天的快樂源泉。看狗看貓看漂亮小姐姐,刷段子刷舞蹈刷特色美食,不亦樂乎。最近刷小視頻呢,被一份金燦燦的流金蛋包飯刷了屛,明人不說暗話,本人十分想吃!
區別於傳統蛋包飯,流金蛋包飯不再拘泥於用完整的蛋皮包裹米飯,改用半熟的蛋液不規則的滲透到米飯的每一個角落。下面,讓我們感受一下它偉大的誕生……
刀子輕輕劃開蛋餅表層
嬌嫩的蛋液瞬間包裹住米飯
淋上濃鬱醬汁
與蛋液完美融合在一起
美味瞬間溢出屏幕
好好一個雞蛋
生生做成我吃不起的樣子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趕著去享受這款網紅美食,享受的同時自然不忘拍個視頻,記錄切開蛋餅滑落蛋液的華美瞬間,不過除了這些看著就有食慾的分享視頻,在蛋包飯視頻大軍中,還有一支異軍突起,它就是必勝客新推出的蛋包飯。
沒切開的靜態圖片
看著也是美美的
不過這切開的動圖就有些
一言難盡了
一刀、兩刀、三刀……這反覆切割也沒能看到蛋液華麗麗的流下來,最後還是服務員用刀子硬把蛋皮扒拉下來,再淋上醬汁,瞬間沒心情吃了。不少必勝客的鐵粉看到這款新品時非常激動,迫不及待就去嘗試了。當然,見到實物更激動,雖然是另一層面的。
好好做披薩不好麼,幹嘛自己給自己招黑呢,人家都是現做的蛋餅,冒著熱氣一刀切,鮮嫩嫩的蛋液譁的一下就流下來;您這買的半成品又微波爐解凍,自然N刀都切不開。原本以為必勝客這種幾乎自掘墳墓的招黑會讓這款新品很快沉寂下去,誰料想它不僅沒有沉寂,還火了,火的一塌糊塗,很多小夥伴抱著獵奇的心態去一探究竟。蛋包飯甚至為此劃分出了兩個領域,必勝客的和不是必勝客的,只要在必勝客的蛋包飯視頻下,一定會刷出這樣一句話:「確認過眼神,是必勝客的蛋包飯!」
即使在正常的蛋包飯視頻下,你依然能看見必勝客的身影:「確認過眼神,不是必勝客的蛋包飯!」
必勝客偽劣版流金蛋包飯已經比原版正版蛋包飯更加走紅,儼然成為一種現象級產品。可作為披薩大亨,必勝客即使不蹭這波熱度,依然是當今主流快餐品牌之一,是什麼讓必勝客寧可抹黑自己,不惜成為茶餘笑料一樣的存在,也要拋出這款切不開的流金蛋包飯?
01
注意力經濟
正如必勝客蹭網紅蛋包飯的熱度,大牌蹭熱度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前段時間香奈兒也蹭了小視頻的熱度,在小視頻平臺開了自己的帳號打廣告;更別說蹭熱集大成者杜蕾斯了,那真是什麼熱度都要蹭一蹭,管你電影還是遊戲、管你節日還是祭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蹭不到的。再大牌的企業,在能蹭上熱度的時候,都不會猶豫,這裡就要說到一個概念,那就是「注意力經濟」。
「注意力經濟」是美國西北大學傳播學教授詹姆斯韋伯斯特在《注意力市場:如何吸引數字時代的受眾》一書中所提到的定義,指媒體通過將用戶注意力轉化成向廣告商出售的資源以及通過其他渠道將注意力轉化為名聲、社會資本,獲取其他隱性收益的行為。韋伯斯教授認為在信息豐盈的今天,信息選擇的主動權已經移位到用戶手中,免費共享是潮流。各種新、舊媒體以及自媒體人爭相加入免費大軍,搶奪人們有限的注意力,對於那些在商業經濟體系中運行的媒體而言,公眾注意力就是硬通貨。
必勝客也是存在於商業經濟體系中的一員,除了打廣告、找明星代言等常規的宣傳方式,網紅熱點能蹭也要蹭一蹭的。但蹭熱度有風險,蹭的好真能為自己得到有效流量,蹭的不好反而會讓自己為千夫所指。必勝客這個熱點蹭的如何還無法下定論,但小編認為,熱度只是一時的,如果蹭來了熱度,引來了流量,卻沒有優質產品來定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宣傳和實際差的太遠,最終會磨滅消費者的耐心。畢竟,必勝客廣告宣傳裡的蛋包飯長得是這個樣子……實際上差的是不是有點遠呢?
02
盈利是第一目標
拋開所謂情懷、所謂道德,市場經濟下,做為商人,盈利才是第一目標。不論是蹭熱度還是其他動作,所為目標還是盈利。
必勝客的「現象級蛋包飯」很好的利用了消費者的炫耀、趨同及獵奇的消費心理,達到了產品利益的最大量化。
①炫耀心理——符號象徵性
說白了嘛,就是認牌子。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表明,有77.8%的青少年進行消費時注重品牌,僅有1.8%的青少年在消費時可以無視產品的品牌。自從有了各大品牌之後,我們衣食住行都或多或少會關注一下自己買的東西是不是個牌子,也許我買不起大牌,但最起碼得買個品牌。必勝客作為當代快餐主流品牌之一,在同等產品情況下,多數人會選擇必勝客這個主流品牌。
②趨同心理——消費從眾性
看到其他人購買某一商品後,即使明確自己並無相關需求,也要進行與其他人相同的消費行為,我自己就是這樣,家裡一堆沒用的玩意兒就是這麼來的。有研究表明,有51.3%的青少年的消費意願容易被統領群體的大多數人的意見影響。當今一堆網紅產品除了自身可能擁有強大的實用性,更多的是依賴於消費者的趨同心理,看見別人買了、推薦了,自己就想買來試試。在流金蛋包飯成為網紅產品時,必勝客忙不失迭推出了看似一樣的產品,以此吸引了大量趨同消費的顧客,然後華麗麗的成為了網紅界的笑話。
③獵奇心理—消費個性化
第一批被炫耀和趨同心理帶領著去嘗試了必勝客蛋包飯的小夥伴們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出去後,為什麼還有第二批、第三批小夥伴前僕後繼、不厭其煩的嘗試呢?這就是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就是對任何新知識新事物都會感到新奇,有冒險精神,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了充分的個性化,表現為他們追求時尚關注流行,又崇尚獨特的風格,喜歡特立獨行,做一些有違常理的消費行為。
得益於消費者的炫耀、趨同和獵奇心理,必勝客蛋包飯成功晉升為新網紅,越來越多的人在抖音上曬出切不開的蛋包飯,以此搏看客一笑,必勝客也由此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以蹭熱度來說,必勝客贏了;以短期利益來說,必勝客也贏了;但就長期利益來說,必勝客這一仗,卻未必會贏。市場經濟下,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出現了偏差,越來越多的商家為了追求價值,忽略了使用價值的提升。在市場中追求利益本無可厚非,卻也不該忘記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本身的對立統一,長期不平衡必然會造成商品口碑的失衡,長此以往,最終受損的將會是品牌信譽和形象。
利益固然重要,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更重要,這是一個企業能屹立長存的保障。正如萬果供應鏈公司董事長在中央電視臺《工匠時代》發布會上所說:「現在的市場發展很快,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比以前更多,也更能辨別產品的好壞,一個粗糙的產品很難讓消費者滿意。」以短期利益為目標,而忽略產品本身的質量實不可取。因此,萬果供應鏈做農產品,不光要口感好,還要品種多,更要健康安全,容不得有絲毫馬虎。萬果田園APP現在有100多款農產品,每一款產品想要上線,都要經過20多道工作流程。從土地篩選、品種篩選到種植、採收,以及最終加工配送,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這是我們的信譽,更是我們的責任。
反觀必勝客蛋包飯,追逐熱點沒有問題,創造價值沒有問題,只是這產品,咱是不是應該做的到位些呢!如果做不到,那放開這個蛋包飯,咱們繼續做披薩,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