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翻譯運動影響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2020-12-12 銘蘇先生看世界

阿拉伯帝國時期,阿拉伯人為了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技術,豐富業餘文化生活,阿拉伯人曾做過一件對人類文明發展非常有益的事情。那就是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翻譯運動,將東西方先進的文化典籍翻譯成阿拉伯文。通過這場翻譯運動,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豐富了起來,在吸收借鑑東西方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創造了繁榮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

那麼作為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為何要將翻譯東西方的文化典籍作為一項重要的使命來完成呢?

首先,為了穩固政治統治的需要。

阿拉伯人在伊斯蘭之前和初期,科學文化水平很低,被史學界稱之為處於蒙昧時期。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基本上是文盲,遊牧部落尤其如此。到四大哈裡發和伍麥葉時代,阿拉伯人的文化有所發展,但與周圍的被其徵服地區的文化相比,還是相當落後。作為文化落後民族去統治文化先進民族,這是很有壓力的,就像女真人統治中原漢人一樣。如果文化層級相差太大,不但不能使被統治民族馴服,還會使統治階級產生文化自卑心理。通過對東西方文化典籍的翻譯,阿拉伯人可以汲取和吸收異族先進的文化,使自身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從而解決了統治階層和被統治民族文化的差距。

其次,為了學術交流的需要。

隨著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在同東西方交往過程中,面對波斯的律例史記、印度的神學、數學、希臘的邏輯學和哲學等先進異族文化,令阿拉伯人大開眼界,增長了智慧。而通過翻譯工作,將這些先進的文化典籍引入阿拉伯世界,那麼在學習研究當中,可以博採眾長,然後創造出更豐富的文化藝術。

再次,為了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阿拉伯帝國初創時期,徵服異族和傳播伊斯蘭教為國家生活的主要內容。帝國穩定以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人們逐步萌發出新的精神層面的需求,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吃飽了撐的,需要找點樂子。為了滿足各階層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成為翻譯東西方科學文化典籍的重要驅動力。

第四,宗教理論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家的繁榮與穩定,宗教生活由原來的傳教、論教,逐步開始宗教理論的研究。在同猶太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交流和辯論當中,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由於自身的文化背景已能嫻熟地運用希臘邏輯學和希臘哲學這種有力的武器,而阿拉伯人卻深感研究方法的不足,通過翻譯他們的作品,就可以從這些典籍當中汲取先進的邏輯思維和哲學方法。

第五,地緣文化優勢。

在阿拉伯帝國建立以前,東西方由於相距較遠,東西方文化直接交流較少。而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阿拉伯人在擔當東西方貿易的中間人的同時,使東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這種地理上的優勢使阿拉伯更容易將東西方文化進行融合,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更加繁榮的伊斯蘭文明。

通過阿拉伯人上百年的努力,完成了哪些文化典籍的翻譯呢?

阿拉伯人對東西方文化典籍的翻譯工作持續了上百年的時間,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期),起自曼蘇爾哈裡發,止於拉希德時代。這期間翻譯的著作有:波斯文的《卡裡萊和笛木乃》、印度文的《信德罕德》、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託勒密的《天文大集》等。

第二階段(鼎盛時期),起自麥蒙時代,約公元830年至930年。麥蒙在首都巴格達創建了國家級的綜合性學術機構「智慧館」,由翻譯局、科學院和圖書館組成,統一組織和集中領導全國的翻譯和學術研究活動。這一時期翻譯了畢達哥斯斯的《金色格言》和希波克拉第與格林的全部著作,以及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法律篇》,亞里斯多德的《範疇篇》。

第三階段(尾聲),約公元10世紀末至11世紀中葉。翻譯的主要作品有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和《物理學》及其注釋等。

阿拉伯帝國的這項運動為人類歷史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首先,對豐富文化典籍的貢獻。

阿拉伯人在對原著直譯的基礎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釋、質疑、補正、摘要、評論等工作,確立了各學科的阿拉伯名詞、概念、範疇,開創了群體協作譯述的先例。同時對保存人類文明成果做出重大貢獻,以致於後來有些歐洲典籍失傳,需要將阿拉伯文的典籍重新譯回拉丁文。

其次,對東西方文化融合的貢獻。

阿拉伯人通過譯述東西方文化典籍,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吸收、創新,創造了燦爛的伊斯蘭文明。伊斯蘭文明包含語言、文學、星象學、宗教學、哲學、歷史、藝術、政治學、法律、數學、醫學、天文、自然科學等各門學問。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先進文明帶動落後文明,當落後文明主導先進地區以後,往往會被先進文明吸引和同化,從而推動歷史繼續往前發展。阿拉伯人通過吸收先進地區的文明成果,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燦爛的伊斯蘭文明,為人類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不過,有人對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提出質疑,認為這只不過是西方為古典文化典籍尋找出處而虛構出來的。也就是說阿拉伯所謂翻譯的古希臘的古典文化典籍都是一些後人偽造的,而是假借古希臘人冠名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西方人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而虛構了這麼一場運動,並提出以下質疑點:

其一,阿拉伯翻譯古希臘典籍只是為西方保存資料?

西方獲得古希臘文化典籍不是從希臘人手裡,因為古希臘早已經滅亡了,所以為了讓西方擁有燦爛的古文明,杜撰了一些書籍冠以古希臘人名,讓人覺得西方文明是正統的文明。西方獲得古希臘典籍的路徑:阿拉伯人將古希臘語典籍翻譯成阿拉伯文,西班牙人再將阿拉伯文典籍翻譯成拉丁文。所以,阿拉伯人很好地為西方保存了珍貴的文化資料。

其二,阿拉伯翻譯東西方典籍數量很多,為何沒有中國典籍?

中國從古代一直到阿拉伯帝國時期(中國唐代),中國很長時期都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瑰寶,像《山海經》、《老子》、《孫子兵法》、《周易》等等,為何阿拉伯翻譯運動中所譯作品沒有一部是中國。因為西方只是為自己的文化來源找出處,跟中國沒關係。

其三,阿拉伯翻譯的古希臘典籍對東西方文明影響大相逕庭?

由阿拉伯傳入西方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致了西歐經院哲學的崩潰和文藝復興的到來,從而開啟了歐洲的人文主義時代。而對歐洲影響如此之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為何對中國發生影響時卻一點影子看不到呢?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個對歐洲影響巨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完全是後世捏造並添加到歐洲哲學史中去的,實際的歷史根本沒有這回事。

當然,以上三點只是質疑阿拉伯翻譯運動是虛構的部分觀點。不管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阿拉伯翻譯運動,但阿拉伯人創造了燦爛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這個是毋庸置疑。

如果阿拉伯翻譯運動為虛構,那麼就表明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是偽造,那麼西方引以為豪的哲學基礎都是建立在偽哲學的基礎上,西方古文明還像大家所認知的那樣輝煌燦爛嗎?對於這點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走勢
    今天,站在21世紀所能達到的認知高度,科學分析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旨在探尋這一運動的發生機理,總結這一運動的經驗教訓,把握這一運動的發展規律,從而在推進人類解放的偉大進程中獲得更大的自由和主動。
  • 學者上海聚焦歷史進程中的翻譯:五四運動根本改變中國翻譯思想
    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翻譯發揮了重大作用。「歷史進程中的翻譯——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三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4日舉行,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藍紅軍教授當日指出,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被視作傳統和現代的分水嶺,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翻譯思想,對中國社會產生全方位的衝擊和影響。他認為,五四以後,中國翻譯思想開始呈現質的變化。
  • 他是太監但卻躍進《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這一改進,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人麥克·哈特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排在第七位,遠遠排在我們熟知的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永平十八年蔡倫很不幸地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做了太監。
  •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錯誤翻譯
    [摘要]「誤譯」不但會影響歷史進程,也會反過來重新潤飾乃至扭曲歷史本相。其實,錯誤的翻譯,不單能令公司丟訂單,也能改變歷史進程。試舉幾例:1793年,英國派馬戛爾尼勳爵率使團訪華,尋求通商並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外交關係。使團啟程之前,先通過東印度公司董事長Francis Baring,致信兩廣總督,將訪華一事提前告知。
  • 【學習十九大】中國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他還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 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五大戰爭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五大戰爭歷史上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數不勝數,人們總想著去統治別的國家,卻沒有想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一起來看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五大戰爭吧!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一次戰爭1914年7月28日爆發的這場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戰爭史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一次戰爭。直到人類歷史上的血腥之母二戰爆發之前,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被稱作Great War(大戰)。一戰把所有世界強國都卷了進來,分為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個對立陣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估計總共約5000萬人。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當前,人類社會正處於從資本主義世界歷史向共產主義世界歷史過渡的階段,各國家、各地區的生產方式被世界範圍內的先進生產方式影響,各國已經成為命運相連的共同體,因此,必須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高度來考量和應對全球性問題。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思想」。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天才光棍,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古代的聖賢,還是近代的科學家、藝術家,其中有很多天才光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創造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甚至達到了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地步,但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卻都非常失敗,這可能就是人無完人,天才的情商總是有點低!
  •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大事變
    期待通過一個簡潔的歷史分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提供一種新型理論敘事參考。不到4000字的簡明扼要敘事,在文字和表達上都字斟句酌了很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大事變。馬克思恩格斯之後,列寧接過了創新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大旗,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實際相結合,創立了列寧主義,並帶領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和工人士兵階級在十月革命中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成功地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學說、現實運動到制度現實的偉大跨越,為人類社會探索出了一條從帝國主義陣線最薄弱地帶中,亦是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中實行無產階級革命
  • 《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推動人類歷史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 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
    所謂影響力,並不是說誰的名聲比較大,做出的貢獻大、流傳比較廣泛或者說是影響到一方百姓,而是看這個人是否是改變或加快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發展方向、民生經濟和生活方式,是否將我們中國的歷史先民改變了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精神狀態等等......小編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有影響力。
  • 幾個四川農民打了一口1001米深井,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人類一開始是在湖床、河床上面直接採集鹽的結晶,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古人又在海邊建造出大量鹽池,將海水曬乾製鹽。一直到今天,海水製鹽仍然是人類獲取食鹽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清朝的道光年間,幾個四川農民為了採鹽打了一口1001米的深井,從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四川自古以來就盛產蜀鹽,當地開採鹽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之久。蜀鹽主要依賴於鹽井開採,隨著開採程度的不斷深入,鹽井的深度也越來越深。到了清朝時期,鹽井深度已經普遍達到了數百米之深。雖然當時的人們已經將鹽井挖得如此之深,但是鹽的產量卻還是越來越低。
  • 深刻闡明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每一種文明都應遵循這一歷史規律而保持其發展的生機活力;如果違背這一歷史規律,就會失去生機活力而走向衰亡。 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昭示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人類社會的光明前途。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各國人民的人心所向,是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
  • 人民日報:《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 世界通簡史:西方歷史,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啟蒙運動的爆發
    在理性主義史家看來,理性的力量被認為是改造社會、拯救黎民百姓的靈丹妙藥和唯一力量,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動力。然而,人類歷史不可能以理性為主線貫穿始終,理性的力量也不是萬能的,這種對思想意識的力量的過分誇大,正是理性主義史家的共同歷史局限性之所在,他們的歷史觀總的說來還是唯心的。
  • 《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翻譯傳播及其影響
    紀念這部人類不朽著作和偉大導師馬克思的最好方式之一便是研究《共產黨宣言》的傳播及影響。170年來,《共產黨宣言》傳播到世界各國,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出版上千種版本,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社會政治和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傳播不僅深刻改變了人類命運和世界格局,而且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現代文化。
  • 影響世界的十大發明,人類進步永不止步
    而人類的使用工具並非一簇可就,而是經過漫長的摸索和總結,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直到最後的發明問世。 人類史上,最具影響影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又是哪些呢?這麼多實用的發明當中,又有哪些的影響最大呢?傳播最廣的又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改變了世界的十大人類發明。(以下並非排名) 第一、讓世界動起來的輪子。
  •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國際論道)
    新加坡《海峽時報》歷數改革開放40年來的精彩瞬間,由衷感慨,「世界上沒有一個角落未曾感受到它的影響。」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奇蹟: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及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 他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之一,卻死因成謎
    美國學者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一書風靡全世界,他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見解、中肯的評價贏得了世界人名的喜愛。而有這麼一位中國名人,他位列百位名人之一,功蓋千古,彪炳史冊,卻死因成謎,正史與野史對此的記載更是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