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可以做點什麼幫助TA?| 心理小課

2020-10-25 映心理

「心理小課」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華語心理學科普小視頻。

內容包括而不限於,心理學入門,心理諮詢信息,心理知識小科普。

本期介紹怎樣幫助身邊的抑鬱者:要知道該做什麼,也一定記住千萬不要做什麼。

主講:於玲娜諮詢師

大家好,我是映心堂創始人於玲娜,歡迎大家收看映心堂「心理小課」。

抑鬱症可以說是如今最常見、最引人關注的心理問題了。我不時會收到來信,問說:我的朋友或家人得了抑鬱症,我可以做點什麼來幫助他/她呢?

今天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

·

首先要告訴大家,有很多人自以為是在幫助身邊得抑鬱症的人,但其實常常是在幫倒忙。所以,我要先把常見的雷區給大家標出來。

如果你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請不要對ta做下面這些事:

  1. 說「你應該」三個字。

這三個字,常常是抑鬱的人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壓力源。他們不需要別人來說這三個字,因為他們心裡已經對自己說過無數遍了:

你應該起床了。

你應該好好工作。

你應該學會察言觀色。

你應該振作起來,不要被困難打倒。

——正是因為這些「應該」沒有用,所以他們才抑鬱了。

所以你不要再對他們說這三個字。如果你認為運動可以緩解抑鬱情緒,就不要說「你應該出去跑步」,你可以說:「我要出去跑步了,你要不要一起來?」

  1. 不要逼ta做任何ta不願意的事。

對抑鬱的人來說,逼迫會造成很大傷害和消耗。他們常常已經在心裡逼自己太久,你再逼他們,就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你邀請ta一起去跑步,而ta拒絕了,那你就不要拉著ta說:「去嘛,跟我一起去嘛,心理專家說跑跑步心情就好了。」——極端情況下,ta也許會跟你一起去跑步,回到家半夜就跳樓了。

  1. 不要過度詢問ta的隱私,要求ta打開心結。

抑鬱的人如果能說出來,就會有部分好轉。他們抑鬱,常常正是因為痛苦無法表達。

如果你一定要ta說出來,就像去撬緊閉的蚌殼,最終只會傷害他們。

·

·

  1. 不要現身說法。

「我當年遇到……事的時候,也是難過得不行不行的,後來我……就走出來了。」很多抑鬱者都不喜歡這種勸導,在他們看來,這種話既充分表達了對他們的不理解,也炫耀了說話人的幸運人生。

這就好比你跟一個剛查出癌症的人說:

我也是呢,身體一直好好的,上個月突然就感冒了,咳嗽咳得我以為自己都快死了。後來喝了點板藍根,睡了兩天,總算緩過來了,大難不死啊。所以我跟你說,你也不要悲觀,只要有勇氣,一定能戰勝病魔。

總之,千萬不要以為抑鬱症是很簡單的事。有些人會這樣說:

你看ta吃穿不愁,有房有車,還抑鬱什麼?矯情吧?

其實絕大多數抑鬱症都跟童年經歷有關。你看人家現在過的好,你知道人家小時候吃過多少苦嗎?

不知道就別輕易現身說法,很容易惹人討厭。

  1. 不要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聯繫他們的家人。

有時候,你會很擔心得抑鬱症的朋友,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如果你碰巧認識ta的家人,也許會想告訴他們,讓他們來安慰安慰ta。

請注意,家人可以在落難時安慰自己——這是和睦家庭才具有的功能。大部分抑鬱的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一帆風順。

你以為ta的家人可以安慰ta,說不定ta的家人正是那個傷ta最深、導致ta抑鬱的人。未經允許聯繫ta的家人,結果是難以預料的。

當然,一種情況除外——當ta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

·

·

剛才說了不要做什麼,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1. 不帶評判的耐心傾聽。聽ta說話,只是聽,同時試著去感受ta的痛苦——這樣做已經會對抑鬱的人有幫助,但這一點其實很難,經過多年訓練的心理諮詢師也沒法時時刻刻做到。不過,作為普通人,你至少可以在聽ta講話時不要評判,不要討論對和錯,不要對ta進行思想教育……只是傾聽和陪伴。
  2. 我們可以做的第二件事,是在經過對方允許時,提供一些家務和生活支持。比如幫ta帶飯、打掃衛生、請假等等。但不要太多,以免對方有壓力,同時要察言觀色,事情做完差不多就可以離開,不要纏著ta聊天,侵佔ta獨處的時間。要記住,對很多抑鬱的人來說,社交都是一種負擔。
  3. 就是幫ta尋找一些幹預資源。你可以收集一些靠譜的精神科、心理諮詢師、心理團體的信息給ta,但不要幫ta預約,等ta準備好的時候自己去聯繫。
  4. 你可以認真地告訴ta:你很在意ta,ta對你而言很重要,所以,如果ta有任何緊急需求,有任何想不開,比如遇到危險或想自殺,都可以隨時聯繫你,你會幫助ta。——當然,要先謹慎評估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再說出來。

最後要提醒大家,抑鬱症不是一兩周可以好起來的,有些人可能需要好幾年。

所以,如果你想給他們提供幫助,請先仔細評估這些幫助的時限,不要讓他們對你有過多的期待又落空——生活給他們的打擊已經夠多了。

·

感謝觀看,下期再見。


·映心堂諮詢師·

於玲娜

心理諮詢師,寫作者。東京映心堂心理諮詢工作室創始人。

浙江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高級組畢業。

譯有《母愛的羈絆》《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為何母愛會傷人》。

全職從業10年,6000小時以上諮詢和團體工作經驗。

擅長

- 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等神經症

- 軀體化問題

- 女性個人成長

- 輕度人格問題

- 創傷陪伴

- 諮詢師自我體驗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觀看視頻。

相關焦點

  • 得了抑鬱症的人,都有什麼特徵?身邊有人出現,請多給點幫助
    曾經有抑鬱症患者描述自己得了抑鬱症的狀態,就是桌子上有一瓶水,即使再渴自己也不會伸手去拿,不少人都覺得這是一種懶病,因此經常會被人忽略掉,可直到最後才知道自己是真的病了。得患抑鬱症的人,都有什麼特徵呢?身邊有人出現的話,請多給點幫助。
  • 身邊人患了抑鬱症,我無意中說的話讓ta更絕望了
    我會以一位曾經的抑鬱症患者的角度,結合具體的實例,指導大家該如何與抑鬱症患者進行合適的交流。01認知抑鬱症ta:我好像抑鬱了錯誤回應:害!這年頭誰不抑鬱啊!我比你還慘balabala ……正確回應: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 漫畫丨當你的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你能做些什麼?
    關於漫畫作者:少女兔(iiilass)當你身邊有人抑鬱了,你該怎麼做?這個時候除了給予理解以外,主要的還是幫助其治療。創造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有些壓力對於尋常人不過爾爾,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
  • 真正的抑鬱症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什麼?
    也是,作為內源性疾病,抑鬱症並不像其他軀體疾病那樣容易被發現,卻經常隱藏在生活中的細節當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抑鬱症的幾點常見的表現:1.很多時候對什麼活動都提不起興趣即使是之前自己很感興趣的2.體重有明顯的變化減輕或者增重,但是患者自身並沒有進行刻意增重或者減肥
  • 如果你的心理不夠強大,就儘量別去和抑鬱症的患者,建立感情關係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抑鬱症是心理疾病,不願意承認,覺得自己身體挺好的,能吃能喝,能說能笑,幹嘛要糾結自己有病呢?可事實是,抑鬱症前期你感覺不出什麼,頂多就是心情低落,但長期下去,絕對是一種無法挽回的傷害,因為它對工作,戀愛,生活都有影響。
  • 「我得了抑鬱症,吃藥整整5年,但我不敢告訴任何人「
    很多人有這種反應,不是因為漠不關心,而是對抑鬱症了解太少了。不開心、傷心、憂鬱等等,經常會和抑鬱症混為一談,事實上這些根本不是一碼事。醫學上對憂鬱症的判斷,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才可以幫助身邊人順利度過低谷期,知道怎樣支持和陪伴患有抑鬱症的人。
  • 我可能得了抑鬱症了?
    一個人出現情緒不好,「感覺不對勁兒」,他沒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病。有人上網看文章、做問卷,結果提示自己得的是抑鬱症。這.個結論不一定可靠。必須去醫院心理科,請專業的醫生下判斷。所以懷疑自己得抑鬱症的,先去看醫生。醫生確診是抑鬱症,才能算是抑鬱症。
  • 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表現?
    關於抑鬱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心裡或許也有這樣一個疑惑: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症狀? 抑鬱症,作為一個非常常見的心理疾病,它的核心的表現一般是三個方面。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如果家人得了抑鬱症,可以嘗試以下方式陪伴TA:1、要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你得先學會交談 有可分享的東西才向對方表達「你對我很重要」,「無論如何我都在你身邊」,「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問TA「你想聊一聊嗎?」有時候,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TA談論困擾時傾聽,讓對方釋放被壓抑的情緒。
  • 心理學: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迴避社交,這是抑鬱症的狀態
    5.脾氣也越來越差,躁狂發作A.通過陪伴,傾訴,是否可以緩解抑鬱? 當你身邊的人已經患上抑鬱了,你想幫ta走出來,可能會選擇主動陪伴,聽ta傾訴,來幫助對方緩解抑鬱或者走出抑鬱,這個舉動客觀點來說,是好的行為,可能對方心裡確實有些事想不開,你幫ta疏通,就好多了,但是,患有抑鬱的人,發病狀態不同,你的方法也不能就代表生效,上面我也提到,抑鬱症的表現有一條是「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了,迴避社交」,如果你面對抑鬱患者中了此條。
  • 如果你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 記住不要說這十句話
    9.你想變得好點嗎?  分析: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因為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想開心,就能夠開心。我不懷疑你能控制你的思維,但抑鬱症患者或許做不到,特別是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再讓一個抑鬱的人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10.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誰過得都不容易。  分析:太多人說這句話了。說這話並不能減輕抑鬱症患者的痛苦。
  • 小心TA得了抑鬱症
    裡面的小主人公茜茜頂著巨大的壓力學習,最後得了抑鬱症,變得不愛說話、鬱鬱寡歡。很多家長看到這裡滿臉疑惑:抑鬱症不是孕產婦、中年人才會有嗎?孩子怎麼會得?實際上,世衛組織調查顯示,全球3.5億抑鬱症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抑鬱症已經成為青少年患病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 如何幫助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
    當你的家人或朋友患上抑鬱症時,你的幫助與鼓勵對他們的康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幫助他們應對抑鬱症的症狀,克服負面思維,重拾熱情與樂觀,再一次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你因此而忽視了自己的需求,照顧他們也可能使你筋疲力盡。我們需要在保持自身情緒平衡的情況下,給予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以可貴的支持。
  • 抑鬱那點兒事系列: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這些乍一看好像沒有問題,但仔細琢磨就會有很多的問題,你做了什麼,你就成了失敗者?你又為什麼會永遠無法成功?大部分的心理治療,是從這個角度切入:改變你的認知,改變你的行為,進而讓你逐步擺脫抑鬱的困擾。另外還有一些物理治療,比如說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也是治療抑鬱症的一個方法。這些技術性的治療方法,一般都是在正規的醫院才能夠進行,不是說隨隨便便一個小診所就可以的。總之,抑鬱症是綜合治療,如果有條件能夠選擇更多的方法綜合治療,效果會更好一點,如果沒有條件也儘可能選擇在本階段最有幫助的方法。
  • 我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當人長期陷入負面情緒,就會容易得心理方面的疾病,諸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之類的。 筆者本人就因為心理疾病而痛苦不堪。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有同感。 得了抑鬱症的人,往往很難開心起來,總是會想著很悲觀的事情。極其普通的事情之中,都能夠讓我焦慮,而且一件接著一件,好像永遠沒有停下的時候。
  • 世衛統計,全球約超過3億人受抑鬱症困擾,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想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人們對抑鬱症及抑鬱症患者普遍懷有哪些誤解,而患者的主觀體驗和科學事實又是什麼樣的:誤解一:得抑鬱症的人心態都不好;軟弱、矯情、想太多的人才會得抑鬱症。談論抑鬱症前,先了解抑鬱症通過正確的途徑了解抑鬱症,儘量避免因為不了解產生誤會,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知道抑鬱症有生理基礎後,不要簡單粗暴地將抑鬱症歸咎為患者想不開、脆弱,還去教育他們堅強、想開點。這樣會給患者造成的更大的壓力。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拒絕出門?作為身邊的人如何幫助ta們?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人,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的發生,最長的莫過於抑鬱症這種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種疾病,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低自我評價和絕望性思維:抑鬱症的典型思維方式,覺得自己幹啥啥不行,總是想很多,然後從各種角度否定自己。想邁出那一步出門工作真的很難很難很難。再有就是看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都覺得是無色彩無意義的。
  • 抑鬱症 | 聽說「TA」心靈上生了病,會傳染嗎?
    「本來就覺得自己很差了,再給別人帶來麻煩,那就太糟糕了……」都說抑鬱症是 「心靈的感冒」,那和得了抑鬱症的人待久了,自己會不會被傳染上抑鬱症呢?情緒低落,即悶悶不樂,感受不到快樂;思維遲緩,即思維聯想的能力變慢,在旁人看來有些 「遲鈍」;行為減退,即什麼都不想做,不想出門、不想社交、不想學習與工作。
  • 心理科普:如果你身邊的人被確診抑鬱症,該怎麼幫助他?
    今天我們來談談如果你身邊的人被確診抑鬱症,你應該怎麼幫助他? 通過前面幾期,我們基本了解了抑鬱症的相關症狀和治療方法,其實在抑鬱症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 那就是身邊的人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 如果身邊的人患上了抑鬱症,做好這7件事可以幫到他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他的抑鬱症後很擔心,我願意盡我所能去幫助他,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他在確診抑鬱症之後讓我遠離他?我應該怎麼辦?」 「我知道她活著已經很努力了,所以不忍心再對她說一句加油。我真的很想知道,我該做什麼、說什麼才能更好的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