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課」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華語心理學科普小視頻。
內容包括而不限於,心理學入門,心理諮詢信息,心理知識小科普。
本期介紹怎樣幫助身邊的抑鬱者:要知道該做什麼,也一定記住千萬不要做什麼。
主講:於玲娜諮詢師
大家好,我是映心堂創始人於玲娜,歡迎大家收看映心堂「心理小課」。
抑鬱症可以說是如今最常見、最引人關注的心理問題了。我不時會收到來信,問說:我的朋友或家人得了抑鬱症,我可以做點什麼來幫助他/她呢?
今天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
·
首先要告訴大家,有很多人自以為是在幫助身邊得抑鬱症的人,但其實常常是在幫倒忙。所以,我要先把常見的雷區給大家標出來。
如果你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請不要對ta做下面這些事:
這三個字,常常是抑鬱的人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壓力源。他們不需要別人來說這三個字,因為他們心裡已經對自己說過無數遍了:
你應該起床了。
你應該好好工作。
你應該學會察言觀色。
你應該振作起來,不要被困難打倒。
——正是因為這些「應該」沒有用,所以他們才抑鬱了。
所以你不要再對他們說這三個字。如果你認為運動可以緩解抑鬱情緒,就不要說「你應該出去跑步」,你可以說:「我要出去跑步了,你要不要一起來?」
對抑鬱的人來說,逼迫會造成很大傷害和消耗。他們常常已經在心裡逼自己太久,你再逼他們,就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你邀請ta一起去跑步,而ta拒絕了,那你就不要拉著ta說:「去嘛,跟我一起去嘛,心理專家說跑跑步心情就好了。」——極端情況下,ta也許會跟你一起去跑步,回到家半夜就跳樓了。
抑鬱的人如果能說出來,就會有部分好轉。他們抑鬱,常常正是因為痛苦無法表達。
如果你一定要ta說出來,就像去撬緊閉的蚌殼,最終只會傷害他們。
·
·
「我當年遇到……事的時候,也是難過得不行不行的,後來我……就走出來了。」很多抑鬱者都不喜歡這種勸導,在他們看來,這種話既充分表達了對他們的不理解,也炫耀了說話人的幸運人生。
這就好比你跟一個剛查出癌症的人說:
我也是呢,身體一直好好的,上個月突然就感冒了,咳嗽咳得我以為自己都快死了。後來喝了點板藍根,睡了兩天,總算緩過來了,大難不死啊。所以我跟你說,你也不要悲觀,只要有勇氣,一定能戰勝病魔。
總之,千萬不要以為抑鬱症是很簡單的事。有些人會這樣說:
你看ta吃穿不愁,有房有車,還抑鬱什麼?矯情吧?
其實絕大多數抑鬱症都跟童年經歷有關。你看人家現在過的好,你知道人家小時候吃過多少苦嗎?
不知道就別輕易現身說法,很容易惹人討厭。
有時候,你會很擔心得抑鬱症的朋友,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如果你碰巧認識ta的家人,也許會想告訴他們,讓他們來安慰安慰ta。
請注意,家人可以在落難時安慰自己——這是和睦家庭才具有的功能。大部分抑鬱的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一帆風順。
你以為ta的家人可以安慰ta,說不定ta的家人正是那個傷ta最深、導致ta抑鬱的人。未經允許聯繫ta的家人,結果是難以預料的。
當然,一種情況除外——當ta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
·
·
剛才說了不要做什麼,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最後要提醒大家,抑鬱症不是一兩周可以好起來的,有些人可能需要好幾年。
所以,如果你想給他們提供幫助,請先仔細評估這些幫助的時限,不要讓他們對你有過多的期待又落空——生活給他們的打擊已經夠多了。
·
感謝觀看,下期再見。
·映心堂諮詢師·
於玲娜
心理諮詢師,寫作者。東京映心堂心理諮詢工作室創始人。
浙江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高級組畢業。
譯有《母愛的羈絆》《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為何母愛會傷人》。
全職從業10年,6000小時以上諮詢和團體工作經驗。
擅長
- 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等神經症
- 軀體化問題
- 女性個人成長
- 輕度人格問題
- 創傷陪伴
- 諮詢師自我體驗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