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兩個孩子,老大閨女,老大兒子,對於兩個孩子的教育我們全家都很重視,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現在有一個觀念,作為父母,想讓孩子有比較好的成長,父母本身就需要不斷的學習,做到跟孩子同步成長,而如果以後想孩子長大之後還能跟孩子和諧相處,就必須做到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所以我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只要有一些心得我就會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分享給大家,另一方面也作為自己的沉澱,同時也許以後還有機會分享給我的孩子們和下一代。
首先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涯的經驗和孩子學習的經驗談談我對於各個學科的認識。
兒子小時候
先說語文。
如果單獨談學校學習的部分,那終極目標無疑就是高考考高分,分數高就可以上985上211,分數低就只能去垃圾學校,一下子人和人之間平臺差距就拉開了很多。別的不說,我高中上的是全縣排第二的高中,現在回頭看看同學們的整體發展跟全縣最好的一中的同學之間就拉開了明顯差距。
對於高考,最重要的學科就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成績重要性有先後順序。
閨女小時候看書識字
為什麼語文成績最重要,因為作為頂尖孩子之間的競爭,這些孩子的英語基本都是滿分或者接近滿分的水平,數學也是接近滿分甚至滿分的水平,根本拉不開差距,而語文是最能拉開差距的。
語文科目有它的特殊性,語文更像是一門內功,比拼的是積累和內力,語文能力的積累其實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所以語文學的不好,是幾乎沒法補習的,你也很難靠做習題等方式硬補,所以很少有人去語文輔導班,因為基本沒啥用。我家的兩個孩子都是從不會說話就開始認字的,差不多三歲開始就能自己讀書,具備獨立閱讀能力之後,就會經常主動看書。
閨女、兒子、侄女小時候
語文的成績我認為主要靠幾個方面。
第一是天賦,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語言能力強,語感也更好,更有想像力和分析能力,所以不管是做題還是閱讀理解還是作文都會更好一些。
第二是積累,語文沒有很明確的知識點,靠的是大量的閱讀,積累詞彙,積累常識,積累語感。
第三是練習,平時老師講的內容,平時做的習題,沒有什麼東西是沒有幫助的,都要扎紮實實的做和練。
基本上,我見過的語文學的好的孩子都是從小讀書,大量閱讀,而且語文成績相當穩定,幾乎不用輔導。不過這裡面我覺得需要說明一下,語文的作文是最吃天賦的,天賦不足的孩子想像力不夠,內容容易出現流水帳或者缺乏亮點,這種就需要加強練習,學習寫作套路,做到以勤補拙。
我女兒是從還不會說話開始就開始認字,當時我不懂,是我母親受到一些資料啟發開始教的。到差不多一歲的時候,基本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認字,可以大人扶著走過去拿卡片,拿到卡片很開心。
兒子在讀書
之後帶著上街,只要看到有廣告牌路牌之類的大字就教她讀,不知不覺的就具備了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喜歡書,喜歡讀書,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經常自發的閱讀大量課外書,有很多科學知識我們都沒有教過都是她自己看書學到的。
五歲開始學彈鋼琴,去年考過了八級,準備讓她考十級,學習鋼琴的時候也能感覺到識字的作用,孩子學習的時候教材上的字都能看懂和理解,對專業學習幫助明顯。
同時具備閱讀理解能力對數學也有幫助,因為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讀題審題,要讀懂和理解題目的準確含義和要求才能學的好,這方面孩子提前認字的幫助也很明顯。
從小到大,我女兒的語文學習我是基本沒操過心的,另外說實話,現在的孩子學的內容比我們那時候難多了,那些題給我們做我們也有很多都不會。但是孩子的語文成績一直都能穩定在班級前幾名的水平,甚至小學四年級還考過一次語文滿分,語文這種課程能得到滿分是很難的,也完全出乎了我的預料。究其原因,我覺得跟小時候的基礎打的好,以及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大量的課外閱讀有關。
閨女參加鋼琴比賽
總結一下語文學習的問題,我覺得有一點就是讓孩子看書看的有點多,導致視力受損,同時孩子過於重視閱讀導致跟人交往方面有些不足,我們一直都在想辦法改善。
現在我女兒的作文能力相對較弱,個人覺得有幾方面因素。
首先是天賦確實跟頂尖天賦的孩子有差距,作文這個東西也是很需要天賦的,畢竟我本人就是專業寫文章出身。其中,頭腦靈活度,想像力,都是對寫作文的精彩程度和巧妙程度有影響的,所以你作文想寫的精彩得高分,還是需要這些天賦的。
再一個,跟我的教育經驗不足也有關,最初並不了解作文學習的特殊性,所以沒有對作文進行專門輔導。
閨女參加活動
所以在發現孩子的作文有些不足之後,我特意針對作文進行了講解和訓練,感覺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說有機會重來,我還覺得還有一些改進的空間。
比如我兒子,今年六歲半,我除了讓他跟姐姐一樣從小就開始識字,三歲開始讀書之外,我還加強了對他的傳統文化教育。
我購買了一系列的國學經典書籍,包括千字文、道德經、三字經、唐詩宋詞等等,每天拿出四十分鐘左右時間讓孩子閱讀這些經典,最終達到能背誦的程度。目前千字文和三字經已經背完,唐詩也差不多背了三百首左右。
目的有幾個,一個是孩子在這個年齡背書如刻骨,一輩子忘不掉,是積累文學基礎的最佳時機,每天花個把小時學習既不累,也不影響孩子休閒娛樂。再一個,這些經典之所以能流傳至今,都是因為其中大部分東西都是古人總結的經典精華,裡面蘊含了很多為人做事的哲理,孩子先把他們背下來,以後成長過程中遇到事情也許因事件觸發突然就會領悟其中的奧妙,這樣可以讓孩子懂得如何為人處世,自己找到方向,畢竟我們父母本身能力和水平都有限,將來孩子想有出息還是得靠孩子自己領悟而不是靠我們手把手的教。
另外這些經典在孩子日後寫作文的時候,乃至工作之後寫文章,都會提升孩子的境界和高度,讓文章具備深度和高度,考試作文得個高分就更不在話下了。
語文方面就說到這裡,下期咱再聊聊數學和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