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取標題,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2020-12-17 九月櫻緋

從古到今,優秀的作家都很注意標題的寫法,如魯迅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文眼就放在標題上全文就是通過剖析標題所概括的內容,層層剝皮,揭露了某些人的反動本質和醜惡嘴臉。

我們所處的自媒體時代,標題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增強。俗話說:標題定生死,標題決定文章的打開率。咪蒙的團隊開選題會,都有一個專門的標題庫,往往會為哪個標題更好爭論半天。

然而現在很多寫作者對於標題不夠重視,明明文章內容寫得很好,但是標題卻德不配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習慣用幾個字做標題。

比如:《我的父親》、《無題》,不能提供文章信息量,也吸引不了讀者點擊的興趣。再好的內容,沒有展示出來,實在是可惜了。

2.標題和內容不相符。

完全沒有辦法概括文章的內容,甚至南轅北轍。

3.標題過於簡單隨意。

比如:你今天還好嗎,中年女人,外婆,蓮霧,35歲之後找工作……過於平淡,不能引起讀者點開的欲望。

4.太過誇張的標題容易引起人反感。

這個主要是在自媒體上有明顯的誘導性的標題會引起打壓,現在簡書也管得特別嚴格了,我的文章和標題都被鎖過幾次,我自己還一臉懵逼,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我自己也是一個特別不善於起標題的人,上面列舉的4種方式,基本上每一種雷我都踩過,沒有在標題上花過什麼時間心思。

後來跟著群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寫文,看著大家取的標題,總算是比之前稍微有了一點起色。雖然還是有待提高,但是慢慢地有了一些心得。如何儘自己所能起一個好標題呢?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1、標題儘可能取長一些,以適當的透露文章內容為宜。

很多平臺的標題最長限度為30個字,有的平臺還推行過雙標題。由此可見,標題取得比較長,能夠透露更多的信息量,更能夠吸引讀者點開。

2.參考借鑑好的標題,慢慢地你也會有了起標題的感覺。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在頭條上面抄20個青雲獲獎文章的標題在筆記本上,多看,多讀,那一段時間起標題明顯比之前要強很多。

3.每篇文章逼自己取三個以上標題,然後從中選最優的一個。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標題上面,就隨手起了一個,覺得還可以用就發出去了。現在要強迫自己急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多娶幾個標題,這也是鍛鍊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你認為好的發送出去這樣的話,平臺的閱讀量就是檢驗我們標題是否取得好的標準。這樣我們也有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總結一下,標題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決定了文章的打開率,標題不宜太短,太平淡,也不要誘導性太強。想要取一個好的標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練習,儘可能取得長一些,多學習優秀文章的標題,每篇文章取三個以上標題。勤加練習,希望你也能成為取標題高手。

相關焦點

  • 心得體會格式
    1、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在XX活動(或XX工作)
  • 魔獸世界懷舊服攻略:淺談我關於牧師治療的一些心得
    魔獸世界懷舊服攻略:淺談我關於牧師治療的一些心得 2020-07-23 23:11  NGA玩家社區
  • 2020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心得體會的格式與範文
    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於某項工作或者活動的許多感受與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是要經過嚴密的分析與思考,有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或者活動的一個感性認識或者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 FLASH基礎的一些心得體會
    【IT168 軟體應用】FLASH基礎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文字快速分配到各層  1.輸入幾個文字,ctrl+b打散一次。這時看到的文字是分離開的,而且也是選中的狀態。  2.在這些文字(不要取消選中狀態)上右擊選擇「分配到層」。
  • 活動心得體會怎麼寫?
    以前參加春遊秋遊,老師一定會布置作業:參加XX活動後的心得體會。那個時候也不會覺得詞窮,想起什麼事情就寫什麼?反觀現在,參加了無數次的活動,但真的要自己寫心得體會的時候,卻無從下手。活動心得體會怎麼寫呢?
  • 簡短地談一下我在潭州學習畫畫的一些心得體會
    突然跑來寫心得,一臉懵逼。不過還是來簡短地談一下吧。我大學畢業已經兩年了,但是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並不滿意,因為我覺得自己有社恐,但是大學的專業讓我現在幹的工作得天天和人打交道,這是令我很恐慌得一件事情。想轉行,但是沒有經驗也轉不出去。
  • 自由式弱側換氣的一些心得體會
    自由式換氣大多數的自由式愛好者都是右側換氣,左側是弱側,我也是,所以我曾經也碰到過和前面描述類似的問題。對於已經能夠輕鬆遊起全浸式自由式的愛好者,我建議還是用第二種方法。弱側換氣困難很正常,但也不一定是因為動作上哪裡有問題造成的,這就好像人們通常習慣於用右手寫字,雖然用左手也可以寫字,但寫出來的字卻歪歪扭扭不好看一樣。所以,這只是個習慣養成的問題。
  • 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心得體會、自傳等格式正確書寫攻略!
    標題。心得體會撰寫要求> 標題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1.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2.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3.心得體會改行開頭寫稱呼:「敬愛的黨組織」或者「敬愛的領導」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1)開頭 簡述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 每個女生都想變美,說一說自己的一些關於護理皮膚的體會和心得
    每個女生都想變美,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自己的一些關於護理皮膚的體會和心得。現在正值冬天,空氣乾燥,本來空氣中水分含量就少,皮膚也一樣,所以如果你皮膚很乾的話,做好日常的補水護膚是一方面,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要多多喝水,每天喝夠自己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只要沒事幹了就喝水,可以買一個好看的杯子,那樣想喝水的欲望就會高。
  • 原創 關於孩子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
    所以我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只要有一些心得我就會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分享給大家,另一方面也作為自己的沉澱,同時也許以後還有機會分享給我的孩子們和下一代
  • 關於工作總結的心得體會
    2020付出了艱辛收穫了成果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關於工作總結的心得體會沒有漂亮的數據可供選擇時,工作總結也不會因此而消失,所以為此而頭疼的人們該更換一些思路了,徹底跳出數據量化的維度,從定性出發,工作總結依然可以做得漂亮。在寫總結時,要多動一動文學的頭腦,咬文嚼字不會吃虧。做法就是,「細寫行動過程,多寫思想動機,勤寫那些粗看起來有些關聯,實質卻不甚相關的話題」。
  • 積極分子黨課心得體會3000字 大學生黨課心得體會2000字
    黨課學習心得體會>>  從我正式開始接受黨課再次薰陶和教育的那天起,就決心按黨章的規定嚴苛要求自己,努力在黨課的學習過程中,做到「三個轉變」:  一是角色的轉變。從普通同學向入黨積極分子身份的轉變,高標準,嚴要求自己,高度重視黨課的培訓學習,我覺得這一點做到了,而且做的比較好。因為每一次的培訓或者活動我都積極準時地參加,從未遲到或者早退過,並且都作了詳細而認真的聽課筆錄,並在課餘時間在自己的博課上發表了自己對於黨課學習的心得體會。  二是學習內容的轉變。
  • 《如何撰寫心得體會》:通俗易懂、實操性強的寫作實用技巧書籍
    相信點開此文章的你,不管是學生還是各行各業的人,都需要了解如何寫心得體會,不管是因什麼目的,心得體會都會讓人更善於總結、觀察更《如何撰寫心得體會》:通俗易懂、實操性強的寫作實用技巧書籍加入微。那就讓我們進入此本書,找出本書的價值,一起活學活用吧!
  • 心得體會抄襲拼湊、應付了事……後果很嚴重!
    近年來,一些黨員幹部因照搬照抄學習心得體會被處分的案例時有發生,有的單位甚至出現大範圍複製抄襲現象。領導的心得體會別人怎麼心有靈犀get到?當然不能,所以有的幹部索性直接把自己的體會複製給領導。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行政綜合執法局一幹部薛某安排下屬餘某代筆學習體會,餘某將自己寫好的心得體會複製了一份,換成薛某姓名後一起上交相關部門。俗話說上行下效,領導都如此應付,下面能認真到哪裡去?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於理,以情動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個觀點。
  • 【新人報導】旁聽庭審心得體會
    【新人報導】旁聽庭審心得體會 2020-11-30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得體會|知行合一 築牢思想防線
    心得體會|知行合一 築牢思想防線 2020-10-2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軍訓心得體會500字三天裡的四季軍訓心得體會
    軍訓心得體會500字三天裡的四季軍訓心得體會 2013-08-30 17:5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黨建學習交流】心得體會(三)
    【黨建學習交流】心得體會(三) 2020-11-21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次赴京培訓的心得體會
    2013年7月,蒙教育局領導的厚愛,我縣挑選了十名校長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培訓,很僥倖我也在其中。回來後要求每人要上交一份培訓心得,我就寫了這篇作業交差。今天偶然翻到,深感當時的態度不夠端正,認識膚淺。但七年過去了,當時的困惑依然還在。這麼多年,是自己沒有進步呢,還是教育的發展就是這麼艱難?平臺多次提醒我,應該寫作自己職業認證方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