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兩幅道教楹聯,就悟透了功名利祿

2020-12-12 道教文摘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與中華文化、歷史、民俗等方面都聯繫密切,早在東漢末年,祖天師創立制度性道教,民間就開始大規模盛行,此後歷經唐、宋、明等多個尊奉道教的盛世王朝,更是影響深遠。

隨著歷史變革,道教也在不同階段呈現出眾多嶄新內涵,而其中道教的楹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千百年來一直流傳在民間。

楹聯,在口語中又叫對聯,常採用朗朗上口的對仗句式書寫,讓人讀後回味無窮,很多修為高深的道士在普度大眾時,也常引用對聯作為勸誡之語,教人發心向善。

小道士這裡就搜集了幾副道教的對聯,和大家一起來解析其中奧妙,感受人生大智慧。

先談名利

上聯: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

下聯:晨鐘暮鼓,驚醒無限痴人

此聯相傳為明代朱元璋十一子蜀獻王朱椿在湖南關山中武當道觀所題。

縱觀古今,熙熙攘攘皆為名利,多少英雄好漢為名為利而四處奔波,不得安閒,對聯中的「利鎖名韁」一詞說得十分形象,名利就好像鎖頭和韁繩般,能羈絆人的一生,誰又能逃脫掉呢?

下聯的「晨鐘暮鼓」暗藏珠璣,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以鐘鼓之音敲響還沉迷在名利中的人們,得以悟透人生至理。

縱觀整首楹聯,告訴我們要不為名利所累,才能活得自在瀟灑。只要能做到「心無旁騖」自然就會「高瞻遠矚」,心靈也能得到升華。

馬雲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曾經說:今天我做網際網路企業,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從商業的角度完善社會,這樣才有樂趣。

可我們都知道,不為名利的他最終收穫了極多的名利。

對名利淡薄些,做好自己的事,也許驚喜就在不遠處。

(一山不容二馬

再說命運

上聯: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

下聯: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

此聯為參加過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的近代教育家黃齊生所集,謝促謀書於青城山建福宮。

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就對「命運」尤為關注,很多人在遭遇人生挫折時,都會以命裡無時莫強求作為安慰之語,甚至還有些人認為道教文化中無為不爭等,便是要求我們什麼都不做。

實際上,道教是一個對現實世界異常積極的宗教,它不過分希求死後世界如何如何,但寄希望於今生的腳踏實地。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相信生命的主動權操縱在自己手中,甚至人可以憑藉主觀努力,逆轉生命衰老之路,復歸本源,實現生命形態的轉化而逃離生死之度數,簡言之:成仙。

這幅對聯中,上聯開篇就說事在人為,告訴我們命運要自己主動嘗試去掌控,所謂「強者找方法,弱者找藉口」,只有在全身心投入仍然不見成效後才有權力說出這句「萬般都是命」,否則,不經努力便信命任命,就是弱者的自我安慰。

下聯同樣是絕對,道祖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在生活中,以水的心態做人做事便會營造出良好心態,利萬物幫助他人,以不爭之心面對糾紛,自然是「退後一步自然寬」。

如果,像這幅對聯中所寫,每個人都付出一點善念和美好:於個人來說,會一生福祿自來,好運常在;於社會而言,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最後,對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文化瑰寶,被賦予道教內涵後,更是處處閃爍著慈愛和智慧的光芒,它就像是我們人生路上前行的指明燈,當我們讀懂之後,人生就會豁然開朗,自然福祿雙至,好運常來!

最最後。

相關焦點

  • 鬼谷子:睡前思考四句話,悟透功名利祿,看淡是非成敗!
    鬼谷子的謀略分說天地大道,人生無常,變換無形,這可能就是我們煩惱的根源。真念只在我們心中,世間都是身外之物,但是誰又能真正看淡功名利祿?為了功名利祿,爭個出人頭地,有人因為一己私慾,有人因為光宗耀祖,有人以為濟世救民,目的不同,但殊途同歸,多少千古俊傑為此付出代價,最後不過是:榮華富貴草上霜,是非成敗轉頭空!追求功名利祿的過程,就是放縱私慾的過程,往往會作繭自縛,沒有大毅力、大智慧不能破繭而出。
  • 400年前,這幅「醜畫」讓人想笑,如今人們才悟透畫的真實含義
    400年前,這幅「醜畫」讓人想笑,如今人們才悟透畫的真實含義前言:古代時期的人們所遺留下來的畫作,總是無法被我們當代人所看懂當中到底有何意義。有一幅400多年前的畫作,就被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內,這幅畫作就是被稱為奇怪古畫的《三駝圖》。這幅畫作也是一件稀世珍寶,更是展現出了人性。之所以說它怪,就是因為圖中只有三個怪模樣的老頭,一丁點的美感都沒有,作者李士達雖說名氣不是很響亮,但是好歹也算是一位曾經被提名雁塔的孤傲進士。
  • 道教的這3副對聯,蘊含了深刻的智慧,看懂後人生會豁然開朗!
    而我們在參觀一些寺廟的時候,總會在剛進門的時候發現門口的匾額還有門聯,這些道教的楹聯細細品讀,能讓我們引發很多聯想,得到很多智慧。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看看道教的3副楹聯,每一副都很有深意,看懂後人生會豁然開朗!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01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初讀這句話,會被它的四個字「夢幻泡影」所吸引,但是其實應該首先弄清楚「有為法」的意思。
  • 精選二十幅「適合掛在書房」的書法楹聯,收藏了!
    精選二十幅「適合掛在書房」的書法楹聯,收藏了!筆酣墨暢;心曠神怡。風雅千秋韻味,情操一品香蘭。筆海文河成墨浪,梅煙竹月獲書聲。以上為精選二十幅「適合掛在書房」的書法楹聯,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書法雅賞!
  • 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人類追求「功名利祿」的熱情,猶如這「飛蛾撲火」一般,絲毫不知疲倦。縱使是人生苦短,幾十個春秋彈指一揮間,但有些人卻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非凡的功績,在歷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筆,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進步。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
  • 那是因為你沒有悟透這4件事,句句通透
    前言:只有經歷了紅塵中的善惡是非,愛恨恩仇,才能領悟真正的大道真諦,把人生悟透,將人世看懂。一草一木,皆是一悟,悟道,悟心,皆是悟人。人生一悟:花開半夏,亂心亂情以前的一位,在大學的時候,談了一段感情,和一位會計學院女生,兩情相悅,兩人在一起度過了大學美好的時光,但是到了畢業之際,才發現這一切打臉的那麼快,女方家庭優越,男方家庭一般,畢業,女方父母為她鋪好了康莊大道,迫於父母的壓力,最後兩人有緣無分,
  • 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
    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語出戰國·莊周《莊子》。君子之間相互交往,就像水一樣純潔;小人之間交往,就像甜酒一樣濃鬱、稠密。人、魚、鳥和麋鹿這四者到底誰才能知曉天下真正的美色呢?5. 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語出戰國·莊周《莊子·齊物論》。我認為仁與義的開端,是與非的途徑,都是錯綜複雜的,我們怎麼能夠知曉他們的區別呢?6.
  • 【人生心語】人一旦悟透了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一時糊塗難免, 一生糊塗可悲, 只到有一天, 你終於清醒, 你悟透了人生, 生命的存在才有意義
  • 悟透英語中的「一」算入門,悟透「三」才是高手,所謂三生萬物!
    在上次文章「學了多年英語,始終不得章法,原來是沒有悟透這個一」中提到,只要把中文中的「主謂賓」找到,然後再根據英語句法永遠都是「主謂賓」的特點就不難翻譯出英語。悟透了這一點才算是走進了英語的大門,但是想要達到融會貫通的高手程度,光有這個一還是遠遠不夠的,今天就帶著大家來進一步感悟其中的奧秘——即《易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的理論如何應用到英語中?三是什麼?三又如何演變出千變萬化的句子?請看下圖:
  • 《金剛經》四大名句,悟透一句,也很不錯!
    在歷史上,由於不斷地有人悟到《金剛經》的一些句子所飽含的深意,因此特地將它單獨奉持。此經中也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也就是說,只要受持此經中的一個佛句,他的功德,要比用滿世界的七寶來供養佛陀的功德要多、要好。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王陽明制勝法則:想要成大事,悟透三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儘管心學創辦之初,連他的弟子也認為這是異端邪說,但他卻毫不在意,最終將心學發揚成蜚聲海內外,與程朱理學勢均力敵的心學大派。 王陽明匯集畢生經驗與智慧總結了無數受益終生的真言,以此勸誡世人,要想有所作為,必須有所悟,要有想成大事必須悟透三句話,方可大富大貴。
  • 南無羌佛聲明展顯——楹聯
    從南無羌佛的第一幅楹聯「仁者」,可看出其處世立人的方向宗旨,上聯是「育己利人慈於行」,首先教育自己以慈悲行為為宗旨,下聯是「造良為善責其身」,有了自己的成功大悲覺悟,就應該拿來造就人材為目的、做好事,利益大家,這是自身的責任。
  • 悟透《心經》裡的兩大智慧,學會過大自在的生活
    有的人覺得這就是命。其實,境由心轉,命由己造,每個人的煩惱都是自己造成的,之所以煩惱無窮,是因為眾生只想著解決煩惱,沒有想從心的根本上杜絕煩惱的產生。通過修心,才能不生煩惱,通過修行,得自在超脫,擺脫煩惱苦厄。想到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得誦讀《心經》。
  • 悟透自己!(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在世,我們時常會感嘆看不透人心,其實,最難看透的反而是自己。有句話說得好:「人會認識宇宙,然而卻不認識自我。自己比任何星球都來得遙遠。」
  •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九本道教的思想典籍,讓你更加了解道教文化
    體現出道教典型的哲學、修煉觀點,故而歷來為道教徒、內丹家和道教學者所重視。 《悟真篇》 《悟真篇》是內丹術的主要著作之一。張伯端撰,全部由詩詞歌曲等體裁寫成。其中七言律詩16首,絕句64首,五言一首;《西江月》詞12首,以及歌曲32首。 《悟真篇》與《參同契》齊名,被道教推為內丹術之正宗。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事,悟透這五句話,或許可能飛黃騰達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事,悟透這五句話,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男人成大事有沒有訣竅?是否存在捷徑?很多男人應該都想知道答案。答案是:有。當然,這裡所謂的「有」並不是一步登天那種訣竅和捷徑,而是男人成大事的一些做事上的絕學,掌握了這些絕學,其實就是有了訣竅,也就是走了捷徑。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悟透兩條天道,遲早飛黃騰達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悟透下面這兩條天道,遲早飛黃騰達!人世間的事情也許沒有兩軍交戰時那麼慘烈,但人與人之間交鋒的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戰爭。因此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和情境下,還是需要裝裝無能的。比如同事費了很大力也解決不了一個技術問題,領導見了勃然大怒,當場指定作為新人的你上——而這個問題恰恰是你能夠輕鬆解決的。領導叫你上你當然得上,但如何上卻有很多的講究。是一上場就三下五除二地解決?還是上場之後假裝自己也不能解決?或者假裝很艱難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