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用戶們交通出行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從公交車到計程車,在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雙重變化下,網約車也成為了新時代的代表。5月5日,兩位百萬級網紅的維權舉措也將「網約車」行業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的新聞與滴滴、神州專車等專注於出行的「網約車」平臺沒有關係,矛頭指向的是貨運「網約車」平臺——貨拉拉。
據了解,在5月5日,兩位網紅博主在微博爆料,稱自己搬家的過程中遭到貨拉拉平臺司機的漫天要價。在下單的時候,平臺上支付系統顯示預估費用440元,但是兩位博主在與平臺司機取得聯繫後,司機表示需要再支付330元的人工費用。在搬家當天,1.2公裡的路程,2分鐘的車程,司機漫天要價5400元搬家費。最終在雙方交涉後,兩位博主不得已付了3440元,比平臺預估價格多出了3000元。
對此,也有不少人認為,碰見如此情況可以和貨拉拉的客服進行反映。在這件事件中,兩位博主先後三次聯繫貨拉拉平臺的客服,但是客服卻要求他們和司機協商。而司機方面對於這「漫天要價」的舉措也表示,貨拉拉平臺是允許司機與用戶協商收費價格的。因此在多方協商無果的情況下,不得已才支付了這「高價」搬家費。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與貨拉拉的內部管理逃脫不了關係。貨拉拉在搬家服務上有便捷搬家和無憂搬家兩種業務,其中便捷搬家的收費標準也比較簡單,就是按裡程給你估算費用,其他的搬運費用有相應的收費標準可以參考。
不過在無憂搬家的業務方面,收費就有不太合理的地方。在額外收費標準上,不同的套餐之間價格差距較大,2公裡的路程價格就差了150多元。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果不仔細看清楚的話,很容易掉入坑裡。如此懸殊的定價,在不少人看來有收費標準和沒有收費標準並沒有什麼不同,反正收多少錢還是貨拉拉說了算。
雖然無憂搬家套餐價格懸殊甚大,但是便捷搬家套餐裡的弊端也不小。在便捷套餐中,雖然有收費標準可以參考,但是具體的費用平臺給了用戶和司機協商的機會。也正是因此,在線下搬家的過程中,不良司機可以坐地起價。而作為消費者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就如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不吃虧的話家就搬不成了,吃虧的話損失的也是自己。
換個方向分析,貨拉拉司機難道真的是因為有空子可鑽才這樣「漫天要價」的嗎?在消費者-司機-平臺這一條產業鏈來看,司機在消費者權益的同時,自身的權益也在被平臺侵犯。
在2019年的時候,貨拉拉就開啟了大幅降價模式,目的是為了與快狗打車爭奪貨運網約車市場。作為2013年成立的貨拉拉,從2015年完成1000萬美元融資後,發展勢頭開始一路向好,在2017年10月,貨拉拉更是完成了1億美元的C輪融資。
但是好景不長,在2018年-2019年期間,貨拉拉因為貨車拉客、車身貼廣告等違法事件被多次約談。同期,在2018年8月,58到家旗下貨運平臺「58速運」正式升級為「快狗打車」,該平臺的業務內容與貨拉拉相差不大。
因此在其他平臺競爭下,貨拉拉在2019年開始打起了價格戰,開始下調貨運價格。對於消費者而言,降價價自然是好的,但是對於平臺司機而言,一旦降價那麼自己的收入也隨之減少。因此從去年6月來,貨拉拉「臨時加價」的情況也越來越多,一直到這次的曝光才被重視。
這次事件曝光的時候,貨拉拉平臺也沒有第一時間進行道歉或是澄清,而是在事情發生36小時後,貨拉拉才出面道歉,並對司機行為進行處理。在道歉之前,貨拉拉更是稱此事件是「炒作行為」。儘管爆料者是百萬級網紅,但是如果沒有輿論的壓力,貨拉拉平臺還會認識到自己的弊端嗎?
在如今網約車市場中,貨拉拉要想站穩腳跟,必然要對自己企業內部進行一次調整,至於今後貨拉拉將會如何發展,不妨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