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出面宣傳,馬雲親臨做客,這家店號稱中國最牛小吃攤,單日排隊2萬號,接待顧客5萬人,老闆叫文斌,曾豪擲一個億,擠走星巴克,把自家小吃攤搬進了長沙地標海信大廈裡,有人稱他為中國版食神,然而盛名之下,果真如此嗎?
其實文老闆早就說過,「文和友賣的是文化」,他爆紅的本質根本就不是美食,文賓87年生,初中學歷,當過汽車四s店銷售,每月拿著微薄的工資得過且過,女友嫌他沒錢,寧可去寶馬車上哭,也不要在電瓶車後笑。
失戀的文賓揣著兜裡皺巴巴的鈔票鋼鏰去街頭買醉,醉酒之下跟日賺三五百的燒烤店老闆誇下海口,他要開個燒烤攤,每天賣到3000塊,結果花了三個月時間靠著炸排骨和三種秘制醬料,文賓竟然真的做到了每天賣出3000塊,那時的他或許也曾將街頭美食當作人生追求。
然而就在一次夜裡,前女友來打卡美食街,卻偶遇了正在吆喝招客的文賓,雙目對視間,前女友眉頭一皺,轉身就走,毫不遮掩的嫌棄瞬間擊穿了文賓面上最後一塊遮羞布,文賓當場就崩潰了。
做餐館、賣美食單單好吃,養活自己可以,想要暴富那是痴人說夢,立志賣美食的文賓在那一刻就死了,天天頹廢,日日買醉,終於在好友勸說下,決心放下過去重新來過,只不過這次重生的卻是商人文老闆。
開店經商,打造爆款美食,從香腸、臭豆腐、媽媽茶做到文和友美食集團,斥資兩個億入駐CBD,翻桌率達到恐怖的8.5,日均排隊六千桌,立志要做餐飲界的迪斯尼的文老闆,他的秘訣就在於牢牢抓住了「蟻族」青年的需求。
為什麼說餐飲界神技日接客5萬人,翻桌率是海底撈兩倍的文和友,爆紅出圈是抓住「蟻族」青年的需求。在日本有這樣一個群體,被稱為失落的一代,自從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中產階層逐漸消失,以至於年輕人想要破圈躍升基本做不到,只能降低欲望宅在家,長此以往,消費觀念逐漸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國內俗稱的「蟻族」青年。
正是如此,二十來歲,月收入不高,上班準點打卡下班就宅家玩兒電腦,急需解決的就是空洞又焦慮的精神需求,文和友大肆搜集老物件,將商貿大廈打造成80年代的長沙老街,恰好給空虛焦慮的打工人們營造出一種人情溫暖,歲月沉澱的踏實感,古往今來世界聞名的品牌,無一不是在輸出文化。
引領人們的精神認同感,星巴克的精緻主義,迪斯尼的夢幻家園,耐克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愛馬仕的匠心製作,創業黑馬聶雲宸可以靠著品牌文化,讓喜茶從飽和的奶茶市場硬生生殺出血路,文和友的市井文化又未嘗不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版的迪斯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