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者A: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個個人觀點:掙錢,沒有什麼性價比不性價比,你每多掙一元錢,就實實在在的多得到一元錢!
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種,5天八小時雙休,工資5000
在不考慮其它因素情況下(下同),
年收入:5000 x 12= 60000
10年收入:6萬 x 10=60萬
20年收入:120萬
第二種,全月無休,工資8000
年收入:8000 x 12=96000
10年收入:9.6萬 x 10=96萬
20年收入:192萬
我們現在來比較下,
10年收入差距
96 萬- 60 萬=36萬
20年差距
192萬 - 120萬=72萬
我想問一下,大家工作10年能存到36萬,工作20年存到72萬的人有多少?
如果,後者拿每月多掙得3000元去供一套房,3000元供的一套房,估計房子價值也得100萬左右吧?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二者在10年,20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千萬別說每天都工作,全年無休的工作沒有
快遞,送水工,美團送外賣的等等,很多工作都是幾乎全年無休的,要休息都是調休的。
所以為什麼很多送水工,外賣員能買車買房,很多保安卻買不了房,就是這個道理。
採訪者B:如果是我,從長遠的角度看,且目前無經濟壓力的前提下,我會選擇5天周末雙休四五千的工作。具體原因如下:
一、單位薪酬差異不大
1、5天八小時周末雙休,一般每天上班天數為22天,我們姑且按月收入5K計算,日薪為227元;
2、一個月都在上班,題主對於每天上班時長的信息並沒描述出來,我們暫且樂觀的按一天8小時計算(但一般會一整個月都上班的單位,單天上班時長都不止8小時),月收入8K,日薪為266元。
如此算來,日薪差異40元不到,如果一個月都在上班的再加個班啥的(這個概率很高),我們把收入拆解為時薪,那麼差異會進一步縮小,甚至一個都在上班的時薪會更少。
二、隱性或機會成本
1、自我可控時間。一個月都在上班,基本上都沒有了自己的業餘時間。長此以往,每天都在上班的話,一方面更容易出現職場疲憊,在自我心理調整方面難度更大;另一方面,也基本喪失了自我提升的時間和機會,除非你是一個非常自律和自我驅動非常良好的人。
2、人脈圈子差距拉大。從整體上看,5天八小時周末雙休的單位環境一般會比一個月都上班的單位環境好,你所能接觸到的人脈圈子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如果一個都在上班,你原有的人脈圈子也會逐步的流失,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兩次約不到你都可以理解,但是連續超過三次後,別人有啥活動也基本上不會再叫你。
3、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一個月都上班,起碼在國內是違反勞動法的,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企業的老闆:要麼沒有法律意識;要麼就是沒有長遠的考慮,能撈一筆是一筆,且企業所在的行業基本上毫無前景可言。如果我們在這樣的行業和企業從事工作,那也只能掙今天的錢,明天還是個未知數。
綜上,選擇5天八小時周末雙休的工作會更好些。
作者的話:其實不管是五天八小時還是全月無休工作制都是一個人的選擇問題。但是全年無休的話要量力而行,現在許多公司大佬也是才去九九六點工作制。對他們來說,他們有工作的動力。而作為一個打工者說 他們只想得到那份工資,而不想那麼辛苦的工作。我說不管是怎麼樣的選擇,主要是心裡能夠得到滿足就可以了。另外,常年無休的工作對於體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說也要慎重的選擇。